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的教育需要智慧型的教师。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表现为:在理论学习中领悟教育智慧,即通过阅读和理解教育文献尤其是教育名著来领悟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不断提升教育智慧。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教育智慧,一方面要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智慧。在研究探索中提升教育智慧,其中教育叙事研究是提升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的力量来自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文学经典凝聚了一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文学经典进入通识教育是以感性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与文学大师进行思想对话。文学经典进入大学通识课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能够在传承文化、塑造人格、涵养智慧等方面为大学通识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李强华 《文教资料》2011,(33):85-87
中国哲学经典一直以来是高等院校中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经典教育法在《中国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哲学经典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吸纳经典中的人生哲理,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启迪人生智慧。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经典教育法时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准备、注重分组讨论和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例。教师对经典的诠释要以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育机智,有着厚重的理论渊源,它源于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的论述,得益于舍恩“反思性实践者”概念的启发,成型于范梅南对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关注.在无数的教育故事中,教育机智是教师对教育时机的敏感捕捉,是教师面对教育时机的巧妙反应,更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向.教育机智的养成需要教师融入教育生活,积累教育理论,反思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选修哲学通识课程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其哲学基础薄弱。在哲学通识教育中引入"故事教学法",既符合学生的特点,也符合课程的特点。要讲好哲学家的故事,以哲学家的魅力吸引学生;讲好历史故事,深入理解哲学产生的时代和背景;讲好哲学理论故事,或用故事来阐发哲学理论,有效掌握各种哲学理论;讲好生活故事,用哲学智慧解答人生困惑;讲好时代故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相对接。在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环节,要采取各种措施讲好故事;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故事,要从故事出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还要引导学生对哲学经典和哲学理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一篇经典的教材文章,不仅有其浓浓的语文味道,还可以让教师从中悟出满满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一、故事激趣。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参与学习过程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我常常在新课引入时用故事、游戏、图片、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励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收到明显效果。比如 :…  相似文献   

8.
批评的艺术     
一、智慧批评是一种接纳、发现与理解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永远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好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工读学校时,留下一个经典的教育故事:当时来工读学校就读的有一个男生,是有名的"小偷"。  相似文献   

9.
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审美的(即智慧与欢乐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性。智慧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引导学生超越有限现实,学会从生命终极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理解、领悟人生,欢乐的人生态度就是让学生在功利追求与人生意义和乐趣之间保持平衡。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片面开发、培育使人性遭到割裂和失衡,审美教育可以恢复心灵的丰富、完整和和谐状态,并在审美移情中培养人性中珍爱生命的素质和情怀。  相似文献   

10.
刘甜甜 《中国德育》2014,(14):73-75
正很多教师发现,教育案例精彩纷呈,看似信手拈来,恰如"神来之笔",然而,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再次呈现,或再实践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是未能真切地解剖教育案例实践,领悟其教育的真谛。比如,陶行知大师"四颗糖"的教育故事已经成为经典,启发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里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智慧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智慧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智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智慧教育实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和智慧教育对教育管理与服务影响等5个维度论述了北京市智慧教育发展的模式,分析了北京市中小学发展智慧教育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陈向如 《天中学刊》2006,21(3):17-19
教育智慧是教育的一种良好品质,表现为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教育状态。教育智慧有利于教师领会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从而促使新课程有效实施;教育智慧能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领悟能力,从而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泰国电影<我的老师>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位中学教师与七名吸毒少年之间的教育故事,影片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戒毒的曲折经历,表现了老师独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文章结合该片的时代背景,从教育良心,教育信念和教育智慧层面深入解读电影中所蕴含的教育意蕴及其对"问题学生"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青年教师》2009,(7):6-11
上期我们讲了很多教育机智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要讲的故事,离我们其实也不远。它是那些弥久还香的教育经典故事。经典的意义在于什么时候咀嚼都有味道,这味道对于老师来讲,永远散发着爱的芳香。对于学生来讲,也会成为他们生活中永不磨灭的记忆,甚或影响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四个教育故事,让我的教育充满了智慧,让我获得了育人的成功……教育要避免空洞苍白的说教,让受教育者动情入心,就需要让教育充满智慧。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我摸索出一条通过教育智慧故事来启迪学生心灵,启动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智慧在一定的教育境界上反映了教师的认识自由和实践自由,是教师达到"自我解放"的完美产物。教育智慧也是教师在站在学生立场、探求学生成长密码、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该来自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紧密结合中。单纯的教育实践诞生不了教育智慧,因为实践智慧需要通过教育理性来加以审视和洞悉;同样,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智慧     
一、何谓智慧 要讨论教育的智慧,首先需要研究什么是智慧?它与才干、聪明、知识等有什么关系。关于智慧,很难找到能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定义,也许还没有这样一个定义。我们初步认为:智慧在于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发展到透彻的领悟,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和思想智慧。语文教师要将古诗词教学与生命教育紧密结合,厘清学校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古诗词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形成古诗词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引导学生走进古代先贤的生命世界,感知他们的生命情感,从而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感受生命美好,领悟生命意义,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提升其生命境界。经典文学著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品质,是生命智慧教育的最佳载体。引导大学生静心阅读经典名著,吸取其中精华,才能帮助他们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地发展,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每当我发现学生中有什么问题或想对学生提出什么要求时,我都想方设法从教育智慧故事讲起。教育充满了智慧,学生爱听,乐于接受,我的教育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