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藏历新年藏历元月初一是藏历新年,藏语称“洛萨”,是藏族传统的喜庆日子,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它和汉族的春节在时间上大体一致,有时因为闰月而晚一个月。每当新年来临,人们就忙于制作新装,酿青棵酒,准备各种食品。过年时,每户人家中要摆放一个叫做“竹素演玛”的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精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棵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名叫“孜卓”的彩色板;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孩子们放鞭炮;大家喝青棵酒、酥油茶,尽情欢乐。节日一直持续到元月十五。藏历年期间,如果要到藏民…  相似文献   

2.
每年4月13日~15日(或14日~16日),是老挝传统的佛历"新年"。也是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和我国云南傣族的共同节日。新年,也叫宋干节或泼水节,是上述国家和地区最重大的节日。在老挝,新年庆祝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其主要活动有浴佛、斋僧、拴线、泼水和跳南旺舞等。新年期间,人们见面时,总是双手合十,说一声"萨巴依迪碧麻依"(新年好)。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任职期间,我曾多次与老挝人民一起庆祝新年。虽然我离任回国已经多年,但在老挝过新年的欢乐情景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寻根》2016,(1)
正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按照中国旧历来迎接中国新年的到来。这一新春佳节,处处气象一新,家家户户喜迎新年。但就在这"辞旧迎新""万象更新"之际,又特别讲究个"旧"字,旧风俗、老规矩得一例照旧,这个年才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但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移风易俗也在所难免,总有那么一点旧时"年味"会不  相似文献   

4.
卢鹏 《寻根》2012,(6):88-96
哈尼族是人数超百万的跨国民族,分布在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国.中国境内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其中尤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为集中.这一地区哈尼族主要从事梯田稻作农耕,遵循农作物自然生长周期过传统的节日.哈尼族有"昂玛突"(祭祀寨神)、"苦扎扎"、"十月年"(过新年)三大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家庭节日不仅包括结婚、订婚、迁新居、生日,金婚日、银婚日、新年,而且还包括日历上用红字标出的节日,如十月革命节、五一节、三八妇女节等。在庆祝家庭节日时,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如新年时点缀松树,绕松树跳乎舞,举行家庭音乐会等。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妇女不干家务活儿,而由男人和孩子们准备酒宴,烤节日大蛋糕,布置住宅,孩子们还要把鲜花和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送结奶奶、妈妈和姐姐。按习俗,苏联人经常请朋友来家里一起庆祝家庭节日。主人要对所有的客人表现出同样的尊敬和  相似文献   

6.
张楠 《寻根》2021,(2):74-79
西藏布达拉宫的红宫是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佛教典籍和艺术品集中于此。红宫内南侧的殊胜三界殿,藏有藏、汉、满、蒙文佛经。在殿内北侧,供奉着清康熙皇帝的长生牌,从右至左用藏、汉、满、蒙四体文字竖体书"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金字牌位。还有八世达赖喇嘛供置的乾隆皇帝佛装唐卡。乾隆以后,每逢藏历新年,历世达赖喇嘛都在此朝拜。  相似文献   

7.
每年4月13日~15日(或14日~16日),是老挝传统的佛历“新年”。也是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和我国云南傣族的共同节日。新年,也叫宋千节或泼水节,是上述国家和地区最重大的节日。在老挝,新年庆祝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其主要活动有浴佛、斋僧、拴线、泼水和跳南旺舞等。新年期间,人们见面时,总是双手合十,说一声“萨巴依迪碧麻依”(新年好)。  相似文献   

8.
高城 《寻根》2016,(4):109-114
正藏传佛教有许多隆重的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展示和弘扬藏族宗教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流行于藏传佛教中的晒佛节,就是其一。晒佛节,又称瞻佛节和浴佛节,一般在藏历二月初或四月、六月的中旬举行,时间和形式各地略有不同。蔚为壮观的年度晒佛晒佛节,流行于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等藏区。每年这个节日到来时,各个寺院会将寺内所藏著名的巨幅布画及锦缎织绣佛像请出,抬到展佛地展开,让佛徒和世人观赏。展地一  相似文献   

9.
正圣诞节前,我照例去给弗兰克寄节日贺卡。邮局人很多,大家排队给远方的亲友寄信寄礼物,充满对节日的期待,我也是兴致勃勃的。老先生年纪大了,很少回信或电子邮件。圣诞新年期间我在家休假,便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拨通了电话,不料,传来的是电话公司的语音:这个号码无人使用。我心里一沉,预感不祥,但还心存侥幸,或许老先生健康有问题,搬到老人院去了?我开始找朋友打听。新年后,传来噩耗,弗兰克于2016年12月去世了。26年的朋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人们有兴趣欣赏河上和湖中漂浮的小船,也喜欢观看圣诞节的灯火及7月4日的国庆焰火。然而在印度,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庆祝排灯节期间,人们可同时观赏到上述情景。排灯节是印度最大也是最亮的节日。排灯节实际上是五个相连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名称及含义。第一个节日为元旦,即印度毗克罗摩历新年。  相似文献   

11.
正在乌江流域沿河土家族群社区内,人们在过年期间会举行一些简单的仪式增添节日的喜庆,这些简单的仪式往往会带着宗教的色彩,其目的都是祈愿新年丰收、顺利,是一种良好的祝愿。其中,在正月十四日举行的"爆虼蚤""焰毛虫"活动,近似一种简单的除害仪式,也是乌江流域土家族群社区内流传久远的民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不发红包送小礼———美国节日新时尚张小平与东方人过年采购年货的习俗相似,圣诞节和新年不仅是西方人难得一求的购物高潮季节,而且也是西方人互相馈赠礼品的大好时机。在美国,每当圣诞或新年来临之际,除了亲戚朋友之间要互赠礼物外,企业老板也向雇员赠送小礼品,以...  相似文献   

13.
庄小芳 《寻根》2015,(2):58-62
冬至,闽南人又俗称为"冬节",民间有谚语称"冬至小年兜",即冬至是跟新年一样颇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吃汤圆、祭祖等习俗。明清以来,随着闽南人开发台湾的脚步,冬至习俗也随之被带到台湾,在闽台两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冬至习俗。因为汤圆有团圆的意味,又因为台湾子孙常在这一天跨海前来福建祭祀共同的祖先,故冬至这一节日,在闽台两地有不一样的意味。而闽台两地的冬至习俗,既有高度的相似性,又有因时因地产生的变异性,一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新年即将来到,接着就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们见面都要彼此说一些美好的祝愿的话,例如“心想事成”、“吉祥幸福”之类。这些都无可厚非,人们听了觉得心里愉快,虽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都不会相信“心想事成”这类神话。  相似文献   

15.
春节与圣诞节,同为这个世界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二者的性质迥然不同。春节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根据农事历法记年而设立的民俗节日,圣诞节则由西方基督教发展而来的宗教节日。两大节日分别浓缩了东方与西方民族的文化,是东西方文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称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一个时段为“年”。每年的一月一日为元旦。中国农历的元旦也称“春节”“新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人们把它当成大自然生命周期的开始,为它涂上了许多喜庆的色彩。每逢春节,都要举行辞旧迎新活动。清宫贺岁迎新,要举行许多宴会,极为重要而且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中国传统的节日,以色列拉玛·特甘市文化局暨叶希埃尔·纳哈里远东艺术博物馆在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的推动和赞助下,从1996年2月17日开始举办大型中国文化展览——《鼠年——中国传统新年》,共展出由该博物馆收藏的和中国大使馆提供的中国年画lbo多幅;此外,还上演中国传统皮影戏、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播放中国动画和纪录影片的录像《中国春节》和计二生肖》等。《鼠年——中国传统新年》文化展览开幕式于1996年2月17日晚在远东艺术博物馆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拉玛·特甘市市长兹维·巴尔、中国驻以色列大使王昌义,以及以色列…  相似文献   

18.
欧阳 《世界文化》2008,(12):45-45
欢度新年,世界各国都有自己传统的食品。美国是各种民族汇集的国家.因此,新年的吉祥食物也五花八门。在俄亥俄州的德国移民后裔.传统的新年食品是泡菜和猪肉。他们认为,鸡是刨土求食勉强求生,而猪却不同,新年里吃了猪肉.这一年就一定会像猪那样不愁吃喝。多福多财。  相似文献   

19.
李玉洁 《寻根》2009,(1):96-101
2008年8月15日,暑气渐消,秋天即将来临,我在伊势市度过了日本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节日——盂兰盆节,从一个侧面目睹了日本盂兰盆节的盛况。日本人对盂兰盆节是非常重视的,每个部门都要放假,3天、7天或15天不等。2008年8月15日,正巧就是旧历的七月十五日。日本的旧历原是采取中国的农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采取了西历,但与中国的封建社会一样,用天皇的年号。每个天皇一个年号。  相似文献   

20.
正石宝山歌会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远古群婚的遗风,几经岁月的淘洗而形成的民间节日。素有"白族情人节"和"中国歌城"之称,是一个让人不思归的盛大民族聚会。石宝山传统白曲已列入国际民歌歌目。2008年,石宝山歌会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