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社会越轨则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两者都是违反或背离了课堂或社会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并且,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同样也可以是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展开讨论,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试析中职学生素质与课堂问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职学生素质的低下而引发的课堂问题行为已经大量涌现,并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下降。教师应该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预防和治理策略,从而有效地矫正和转变课堂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4.
陈歆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112-113,130
从课堂问题行为的主体角度来看,大学的课堂问题行为既包括学生问题行为,也包括教师问题行为。在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界定时,必须注意大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特点,慎重判断何谓问题行为。大学教师问题行为则主要表现在教学态度、课堂管理、情绪异常等方面,大学教师与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存在着明显的相对性和共生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违反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教学活动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的行为。如何调控课堂问题行为,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成败。教师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并掌握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进退有据,收放自如,不致在问题行为发生时,束手无策。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有心理学家根据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如沉默寡言、胆怯退缩、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另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如行为粗暴、人际关系紧张、不专心听讲、活动过度等。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力推广职业教育,很多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课堂问题行为变得越来越多,成了制约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中职课堂管理、减少产生课堂问题行为一直是中职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此,教师要清晰地把握中职生的具体情况,创新教学理念,通过不同的渠道改变学生的问题行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本文分析了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中职数学课堂管理中的重点,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而且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伤及学生人格发展.文章对课堂问题行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干预理念和干预方法方面发生了诸多变革.从注重课堂问题行为出现后的干预转向问题行为出现前的预防;从注重提升教师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转向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从针对学生或教师个体的干预转向多元化、综合性的干预.本文对当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干预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我国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体育课堂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大学生体育课堂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自身或他人课堂利用率和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的行为.大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与教师、学生、环境三方面的不当都因素有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黑河学院大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充分了解和掌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因素分析.为我校师生更好的解决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上,学生常常产生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各种行为问题。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影响课堂行为问题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课堂纪律及行为问题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合理规范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必须要探究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堂上问题行为频发的原因,并探索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针对思想品德课堂问题行为的判定、引起的原因、如何合理规范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堂行为问题做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课堂问题行为屡见不鲜。所谓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一般而言,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四类。一是课堂对立行为(如学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甚至大打出手);二是课堂恶作剧(如有的男生用小动物惊吓女生);三是课堂消极行为(如学生上课没精打彩、打呵欠、伸懒腰);四是课堂冷漠行为(如学生上课表情木然、神色呆滞、无动于衷)。课堂问题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的情绪,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予以切实关注。课堂问题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概括起来主要…  相似文献   

13.
申丽 《华章》2009,(22)
本文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实验效果由五位同学的行为变化来检验.经过三个月的实验,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验证了格拉塞现实疗法和自我监督的方法对矫正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课堂问题行为的恰当处理,取决于教师对于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一、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出于敌意,有的则是出于初始时的不慎。事实上,~些课堂问题行为是在课前就注定了的,而不是因为课堂活动过程中的运作所致。因此,最好的管理,就是采取先行控制,在问…  相似文献   

15.
顾秀林 《文教资料》2014,(3):148-149
课堂问题行为是小学课堂中常见的现象,学界对此的研究很多。对课堂问题行为成因的研究.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课堂问题行为,改善课堂管理,构建和谐有序的课堂环境。在以往的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的研究中.由于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其更多的是考虑外显的原因,而对问题行为内隐方面的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等原因追溯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以对湖北省J市X小学三年级的观察实验为基础,探讨内隐理论视角下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一、提出问题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果的课堂行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问题行为比较严重,具有普遍性,职高生最明显的课堂问题行为就是看课外书、睡觉、肆无忌惮地讲话,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分析了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的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和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侧重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不良行为的研究,而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英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仍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本研究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智障儿童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课堂中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现象的发生,验证该方法对干预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者对智障儿童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功能。通过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ABA实验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正向行为支持计划,并进行行为干预。研究结果表示,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处理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20.
祝玉晶 《考试周刊》2014,(17):190-192
小学生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或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是小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必要场所。课堂问题行为给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直接且明显的。本文以小学生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对课堂问题行为主体进行全面考查,对高年级课堂问题行为提出有效应对策略及措施,以便用此理论辅助广大小学生高年级教师解决困扰已久的课堂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