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声“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呐喊,给已经走向穷途末路的桐城派古文创作判了死刑。随着新时期近代文学研究的深入,近代文学研究者对桐城派及其散文艺术做出了更为科学中肯的评价。但是,研究界几乎没有专门研究桐城选本,或无视桐城选本的存在,或轻视桐城选本的文化功能及其历史地位。我们认为,在桐城派中确实存在着继承肖统《文选》体制而编选古代散文选本的编辑现象。桐城派自创始人方苞、姚鼐到中兴之主曾国藩以及后学者黎庶昌等人,都以其古文选本对这一流派的发生和  相似文献   

2.
“桐城文,寡妇之文也。”桐城派作为一门散文流派,曾在清代风靡文坛,占尽风骚。但因其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在“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受到猛烈抨击,被刘半农、钱玄同等人斥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而最早著文痛骂桐城派的,却是清光绪间举人、桐城人陈澹然。他博学卓识,对墨守成规的桐城派深恶痛绝,坚持走自己的治学道路。他在文章中写道:“桐城文,寡  相似文献   

3.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家最多、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从兴起到终结有200余年的历史,以古文创作和古文理论名世,但该派成员也不乏善持诗论者,他们以古文理论入诗学,形成了一个独有的流派——桐城诗派,与桐城文派并驾齐驱。清末安徽绩溪人程秉钊曾有“论诗转贵桐城派,比似文章孰重轻”之说,对桐城派诗歌的地位作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重新审视桐城派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认为桐城派的最大成就,即在于体系化的散文理论的建设。桐城文论的成功,得力于桐城文人对传统诗歌理论的借鉴与吸收。桐城文人擅长以小文章抒写对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他们对“小说笔法”的认同和运用,极大地增强了其作品的文学意味。桐城派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带有对古代散文全面总结的性质,它是古代散文向现代散文过渡的中介。  相似文献   

5.
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与实际成绩卓然,桐城文派是当时清代势力最大的散文流派,且在中国文坛上居于显赫的地位。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桐城派是清代最正宗的散文流派。姚鼐为“三祖”之一,因他与方苞、刘大櫆同为安徽桐城人。“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传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但是姚鼐晚出,故被视为“三祖”中之集大成者。正如王先谦所言:“自桐城方望溪氏以古文专家之学主张后进,海峰承  相似文献   

7.
王斌 《考试周刊》2007,(38):107-108
曾国藩对后期桐城派空洞的文风和树立门户之见的流弊进行批判,并改变自方苞以来桐城派只重视唐宋散文的阅读习惯,广泛涉猎秦汉、魏晋文章,把骈文与辞赋的写作经验引入创作之中,注意修辞与声调的运用,修正了桐城文派片面追求文字雅洁的单调贫乏之弊;他还提出了"古文之道与骈体相通"的理论,在遵从"道统"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对后期桐城文风进行了修正,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汉宋之争与中西之争对清代散文选本的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桐城派选本与非桐城派选本对汉学家、桐城三祖文章的评判各不相同,在选人定篇上颇有差异,即可见汉宋之争对散文选本的影响;中西之争一方面导致晚清《经世文编》系列选本的涌现,另一方面又促使一些选家通过编选散文选本来保存国粹,保存中华文明,以应对汹涌澎湃的西学浪潮。  相似文献   

9.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它能成为纵贯清代文坛的蔚蔚大派,独特处之一在于在散文创作中自觉融入小说理论,运用小说笔法,记叙描写简洁细致,人物形象丰富生动,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意味。桐城散文上承古代散文的创作脉络,下启现当代散文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桐城派之所以能成为清代文学史上时间最长、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散文流派,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桐城派从产生、发展直至衰敝,其间二百余年共产生作家一千二百余位,这是教育的直接成果。桐城派作家大都有教学经历,有的在民间授课,  相似文献   

11.
李详“桐城派”批评是“宗派”之争、“骈散”之争、“汉宋”之争、“新旧”之争的合力效应。“派别”界说上,李详否认“桐城派”,有意误读其义界,忽略流派多元性,存门户之见;但他于“桐城”之外率先命名“湘乡派”,点明“桐城派”转型契机。“骈散”观念上,李详批评“桐城派”、批评林纾,有意张扬骈文地位,争夺话语权;但他指出“桐城”古文空疏之弊,理性评价“桐城先贤”与“桐城后学”,利于“桐城”古文近代转型。李详立于“汉学”阵营,批评遵奉“宋学”的“桐城派”,以宣扬“汉学”;新、旧文化冲突时,他自觉以“旧派”文人身份对抗“新文学”阵营,力图维护“旧文学”。梳理并反思李详“桐城派”批评,对深化李详研究、“桐城派”研究、骈文学研究、近现代文章学研究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皆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7.桐城派:清中叶的散文流派,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并重,语言简洁平淡。因成员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方苞、姚鼐和刘大櫆,代表作有《狱中杂记》(方苞)和《登泰山记》(姚鼐)。  相似文献   

13.
鲁仕骥是阳明学说的身体力行者,是关心国计民生的贤绅循吏。他早年师从朱仕琇,在朱仕琇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散文风格。姚鼐称赞他的散文“冲夷和易而有体”,曾与他讨论散文美学中的“阳刚”、“阴柔”问题。鲁仕骥后来对姚鼐非常崇拜,他对姚鼐的推崇直接导致了他的门生陈用光对桐城古文理论终生不易的宣传和实践。他的创作成就不是很高,散文理论上也有缺点,但他的确促进了桐城古文在江西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南通范当世,文名被其诗名所掩,本文探讨其散文渊源、理论和艺术风格.范氏遥继桐城古文,私淑曾国藩,师张裕钊,友吴汝纶,主张在继承桐城古文的基础上风格多变,其散文具有“简奥苍坚”、“辞气昌盛”和“诙诡、奇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清代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中坚--岭西五大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下之文章,其萃手岭西乎”,这是嘉道时期桐城派领袖梅曾亮对当时桐城派状况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五位文宗桐城的广西古文家的肯定。这五位广西桐城派古文家就是有“岭西五大家”之称的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和王拯等。“岭西五大家”以其对桐城派理论的笃诚和活跃的创作热情,迅速崛起,成为当中的佼佼者。这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文学创作,推动了广西的文化发展,同时,广西桐城派古文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延续桐城派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所谓“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理论基础。方苞的散文《左忠毅公逸事》真正体现了桐城派行文讲究“义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桐城派是清代乾隆以来,在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它的形成,曾国藩的《欧阳生文集序》中,曾有所论述.文中说: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响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  相似文献   

18.
“白描”手法源于中国绘画,后用于文学创作。明代归有光运用此种技法创作了许多“小文章”,桐城派自方苞起承其技法,也写出大量于细节处传情的“小文章”。这种传承既与时代原因有关,又是散文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桐城派是有清一代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因它的倡导者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为古文,推崇唐宋八大家,上追左、史。其最大成就和贡献,在其文论。桐城派初祖方苞首倡义法说。他说: 《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  相似文献   

20.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影响广泛、深远的散文流派,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有着辉煌业绩的学派。桐城派传承者不仅关注桐城文法与桐城古文,传承桐城派的救世理念,而且侧重从"经济"层面探讨经国济邦。一方面,近代桐城派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吴汝纶、黎庶昌等与曾国藩、李鸿章等有密切关联;另一方面,近代桐城派的主要活动与中国近代文化思潮更迭中的中西文化论争流变相始终,桐城派人物活跃在中国近代各改良思潮中,并对近代社会变革思潮的建构有重要影响。这些都是解读桐城派文统变迁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