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是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个长时期的任务,文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与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进行了比较,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相似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新特征,以及邓小平理论“三进”经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引诗”在战国时期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因为它与引诗者的思想紧密相关,它成为智者思想传达的重要方式。《孟子》中的“引诗”体现了这一特点,孟子将“引诗”与其推行的“仁政”思想紧密结合,借以阐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孟子的“引诗”体现了“仁政”思想的双重性,即君施“仁政”与民尽其力,同时,他又将二者的实现与敬行天道相结合,完成了“仁政”思想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作为时间性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愈发普遍地通过数字化场景而发生与运作,数字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显现出从“单向线性”到“无时间性”、从“公共时间轴”到“私人时间轴”的本体流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异化,科技加速与功利取向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碎片化”,量化时间的理性规训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指涉的“生命体验”,“信息化在场”形塑了错乱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轴。为破解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异化困境,可能的重构理路包括: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时存在”,重构数字化时代的共鸣关系;坚守量化时间与质性时间的辩证统一,重构数字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观;转“信息化在场”为“身体在场”,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叙事性”。  相似文献   

4.
“术”“道”“学”是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形态的重要维度。“术”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与方法论之维,它经历了从“感性之术”到“理性之术”再到“作为方法论之术”的演进与发展过程。“道”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依循与方向性之维,它具有“道理”“道路”“道德”三个方面的内涵。“学”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与科学化之维,它具有“学术”“学科”“科学”三重含义。从“术”经由“道”再到“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从经验形态到理论形态再到学科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式从工具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到科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交叉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从“‘自我’与美政”、“‘自我’与彭咸”两方面进行探索,指出《离骚》“自我”因受北方文化的熏陶,有“仁政”、“民本”等思想。同时,又受时代和阶级的影响,有“法治”等观念。但是,“自我”的思想既不等同于儒家思想,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其核心是爱国怀乡,构成了抒情主人公思想的主要方面,形成了自成一家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孝经》,“孝”的思想经历了长期的演变,逐渐与“忠”相结合,到汉代“移孝作忠”,孝与忠已经密不可分。魏晋时期,“孝先于忠”思想在继承前代忠孝观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魏晋“以孝治国”的特殊政治背景与政治功用为“孝先于忠”的思想盛行提供了政治土壤,门阀士族政治的兴盛以及名教与自然矛盾的调和也为它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墨家“兼爱”思想的基础上,张栽在《西铭》中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思想。“民胞物与”思想的主要内涵表现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做到“民吾同胞”,“爱必兼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做到“物吾与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张栽的“民胞物与”思想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自觉,既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的反思,也有对“基础课”教学过程的回应,它是对“基础课”解决何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回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重新审视“成人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并进一步围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展开前提批判和哲学沉思,肩负起“基础课”走向教学自觉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法治”思想理论基于苟子“性恶论”思想,并批判地吸收墨家的“尚同”思想,同时对黄老“法”、“术”、“势”思想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合,吸收其法治、术治、势治思想,最终确立了韩非子的哲学思想,对秦朝乃至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集权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先秦货殖思想家中,对货殖“取予”思想有独到见解的,首推白圭,其“取予以时”思想最具代表性。老子的“欲取固与”思想,孔子的“惠而不费”思想,管子的“形予实取”思想,也体现了“先予后取,以予为取”的精髓。先秦贷殖家白圭及老子、孔子、管子的“取予”思想,独具中国特色,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