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有一对夫妇,工作之余,除了打麻将,没有任何别的爱好。每天打麻将他们都要“鏖战”到深夜十一二点,而且平时在家里,言谈也必是麻将。家不像家,俨然是赌场。由于忙着打麻将,他们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在给足孩子一天的饭钱之后,便放任自流。至于孩子是否做了作业,功课如何,甚至孩子是否吃了饭,在搓麻声中是否能休息好,都不管不问,只顾自己玩得快乐。就这样,失去了父母的监督,孩子也找到了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去网吧玩网络游戏。除了用于必需的一日三餐,他把父母给的钱全部用来上网。当父母晚上“挑灯夜战”的时候,他则在网络游戏中尽情地“纵横驰骋…  相似文献   

2.
审麻将     
前些年,爸爸妈妈都是麻将迷,单位、家里、亲友家的麻将桌上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几乎每天早晨,全班就我一个人空着肚子去上学。下午放学了,他们把我往奶奶家一“扔”,便又沉浸在“唏里哗啦”的麻将声中。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法官审案的场面,眼睛一亮,想到了一条让爸爸妈妈戒掉麻将瘾的妙招。这天晚上11点,我在朦胧中被父母接回家。一回到家,我睡意全无,趁爸爸妈妈收拾屋子的时候,我将麻将一股脑倒在茶几上,扮演起了法官审罪犯的戏,被告当然是它——麻将。我先站在麻将这一方,尖声尖气地辩解道“:法官大人,小人冤枉啊!”然后再以法官的姿态,…  相似文献   

3.
最近,爸爸和妈妈突然迷上了麻将,整天带着一群人在家里不停地“搓”,吵得我作业写不成,觉也睡不好。今天放学,我一进门就听见有人喊:“和了!拿钱!”唉,爸爸妈妈又在打麻将。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自己的屋里做作业,可隔壁传来的笑声和麻将声吵得我心烦。这时,一道题难住了我,我就去请教爸爸。往常爸爸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可今天,爸爸却只给我写了一个正确答案,说:“拿去吧,一抄就行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相似文献   

4.
奶奶爱打麻将,白天打,晚上也打。她年纪大了,又患有高血压,身体越来越差。怎么帮助奶奶戒麻将呢?我想啊,想啊,有办法了!奶奶相信“兆头”,兆头不好,那天她就不打麻将。一天,奶奶准备打麻将了。我把一本书偷偷地塞到她的椅子上,然后说:“奶奶,您坐在书上了。”坐书(输),奶奶离开  相似文献   

5.
我最讨厌的东西就是麻将,因为它时常剥夺妈妈给我的爱。妈妈,您知道吗?每当您玩麻将最开心的时候,便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因为玩它,您时常没时间陪我玩游戏;因为玩它,您时常没时间给我辅导作业;因为玩它,您时常没时间好好做饭给我吃……记得有一次,我考试得了满分,像一只快乐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回家,希望得到您的表扬,开心地吃您亲手做的拿手好菜。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美好。一推开门,见您又在津津有味地和别人打麻将。那一瞬间,我的愉快心情全都没了。我有点生气地问:“妈妈,今天中午吃什么?”您漫不经心地回答:“别烦我了,我今天输钱了,不…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想起电视剧《赌命汉》那些赌徒悲惨的下场,我就心惊胆战,寝食不安。因为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几乎每天都因为赌博而发生“战争”。一大早,爸爸妈妈还没起床,就开始联系自己的“合作伙伴”,饭也顾不上做,扔下两元钱就匆匆“上班”了。他们往往从早打到晚,从晚上打到深夜;有时早上八点该上学了,我却怎么叫也叫不醒他们。只好空着肚子去上学。放学回家,又总是见不着他们,即使见了,也是在分享他们的“战果”:赢了,就手舞足蹈;输了,就  相似文献   

7.
和爸爸妈妈谈谈 天津市河北区小王庄小学唐云:直接对你爸爸妈妈说,叫他们不要打麻将,影响你的学习。江西省南昌市北湖小学李硕:和爸爸妈妈谈谈,要不就在爸爸妈妈玩麻将的时候,你捣乱。呵呵!  相似文献   

8.
夜,一片寂静。可那“沙沙沙”的麻将声和喧闹声打碎了这美好的环境。楼下“沙沙沙”的麻将声和喧闹声传进我的耳朵,这声音越来越大,使得在楼上写作文的我心神不定。终于,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箭一般地冲下楼去。在烟雾中,只见有人得意洋洋,有人愁眉苦脸,真是天壤之别!还有的在一边赌气地骂道:“妈的,今天手气真背……”面对他们,我轻轻地拉住妈妈的衣角,鼓起勇气说:“妈妈,别再打麻将了。”妈妈皱着眉头,很不耐烦地大声呵斥起我来:“还不去写作业,到这儿瞎搅和什么?”“您们这么吵,叫我怎么写?”我不甘示弱地顶了回去。妈妈见惊动了旁人,瞬…  相似文献   

9.
人们闲暇之余,搓上几圈麻将,以放松身心,自当无可厚非。但校园本是儒雅之地,盈耳应为丝竹管乐,朗朗书声。人民教师乃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人。故而,麻将之声充斥校园,不绝于耳,实在是不甚和谐。身负育人之责的人民教师,打麻将打到深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一门心思沉溺于“方城”之中,何来教育质量的提高?近日,笔者在学习了李岚清同志《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开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局面》的讲话后,更觉校园中麻将声之刺耳。李岚清在讲话中精辟地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0.
姥姥很喜欢打麻将,每天都要出“去修”她“那长城”。姥姥抓麻将的手法很特别:她抓到一“颗子”,紧紧地握在手中,脸上显得十分紧张,然后轻轻地把手张开,看到好牌“就笑逐颜开”,如果看“到臭”牌就“乌云密布”了。  相似文献   

11.
带儿子回家时发现走廊墙壁涂了油漆。走廊很宽,儿子离墙壁也还有一段距离,但为了保险,我大声对儿子说“:洋洋,你的小手千万不要触摸墙壁,因为刚涂了油漆,小心!”话音未落,洋洋举起小手“啪”地打到了墙上……看来,我的“提醒”错了!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很多时候“,不要”在他们听来就等于“要”。所以,家长必须慎用“不”字。比如孩子想站着滑滑梯,而家长认为这样做不安全,我们不妨对孩子说“滑的时候坐下来”,而不要说“不要站着滑”;对想站着荡秋千的孩子,父母的提醒应该是“坐着荡”,而不是“不要站着荡”;当孩子胡乱翻…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自从我呱呱坠地,父母就开始含辛茹苦地拉扯我,抚养我,并且无时无刻不对我倾注着他们的爱。我犯错的时候,耳边总能听见他们谆谆的教导;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们会不断地勉励我;我获奖的时候,他们更为我拍手叫好,加油鼓劲。——总之,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们这样呕心沥血,全是为了我长大之后能成为栋梁之材,为祖国作出贡献啊!  相似文献   

13.
麻将的趣味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很早就有了麻将的印象。父亲负责管理灯塔,工作与居家可以兼顾,一到周末就约同事来家中打麻将。麻将的声音对我不但不是干扰,反而成了催眠的良伴。  相似文献   

14.
不少中队辅导员都在不经意中发现,队员对父母之恩往往熟视无睹。他们总感觉父母对他们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常常会因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心愿,而感到不快。鉴于此,我组织队员们在寒假中开展了“暖心”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许诺:“谁能在期中考试时得到满分,谁就可以让老师尽其所能实现他的一个心愿。”今天,竟然有十余名同学因为满分登上了讲台,他们的双眼中无一不流动着兴奋与骄傲的光彩。而我呢?既欣慰又紧张:欣慰的是有这么多孩子在一年级就拥有了勤奋的品质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紧张的是谁也不知道这些小脑瓜究竟会想出什么样的心愿。也许让我带他们吃顿肯德基?也许让我送他们一本连环画?也许让我答应他们当几天班干部?总不至于让我带他们去月球吧?幸亏当时我在许诺时曾狠狠地强调了这个心愿必须是老师力所能及的。我不禁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1,(3):57
●繁星:姐姐你好!我爸爸经常打麻将,妈妈很伤心。我该怎么办呢?适当地玩麻将是一种工作之余放松自己的方式,但是如果经常打麻将,很晚回家,甚至沉迷于赌博,不仅会危害自己的健康,还会给家庭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繁星,试着好好地跟爸爸沟通一次。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告诉他你不喜欢这样的爸爸。也许,爸爸就听你的呢!  相似文献   

17.
星星阿姐:我的父母开麻将馆,没时间管我。他们要是赢了钱,对我既关心又会顺着我的意;输了钱,烦了就骂,急了就揍。因学习差、表现差,我几乎天天被老师叫到  相似文献   

18.
爸妈,初中就要毕业了,我想给你们说说心里话。以我现在的成绩肯定考不上高中,我知道中考过后,又将面临着妈妈无休止的唠叨和爸爸酒后羞辱性的谩骂。我已经15岁了,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知道父母望子成龙的苦心。可我没有优异的成绩,是班里,乃至整个学校公认的差生。爸爸妈妈,你们知道我这个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吗?是我智力低下?是我不用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也曾考过双一百,你们也曾夸过我给你们争了光,可自从你们染上麻将瘾,成为地地道道的“麻将夫妻”,我的学习成绩就在“哗啦、哗啦”的麻将声中一落千丈,成为差生。爸妈,我清楚地记得,二年级…  相似文献   

19.
夺桌     
为了这张桌子,我不知流过多少泪;为了这张桌子,我不知挨过多少次打;为了这张桌子,记不清我与父母发生过多少次争吵;为了这张桌子,老师不知找我谈过多少次话……这桌子,就是我在小学时回家做家庭作业兼吃饭的方桌。爸爸妈妈喜欢在家里吃饭的方桌上打麻将。我,也喜欢在这张桌子上做作业。“爽爽,上楼去,乖。”我刚刚摊开作业本想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这样说。“我不去,我要做作业。”我很不开心地说。此时,已从门口走进来两位客人(打麻将的对手)。当时,我多么希望妈妈会这样说:“好吧,今天就算了,你做作业吧!”可是,这时爸爸见我迟疑不…  相似文献   

20.
四、期望父母莫把“开饭”当“开庭”晓民(初二男生14岁):我对父母的期望只有一个——别再把“开饭”当“开庭”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晚上我们家开饭的时间,就变成了父母对我“开庭审讯”的专用时间。这几年来一直是这个样子。白天父母上班我上学,晚饭后又是父母给我规定的温习功课的时间。所以,晚饭时间,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与父母交流的时间。交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那一番对我学习、与同学交往的情况所进行的“审讯式”的询问。稍有不如他们意的地方,轻则给我上起“思想政治课”,大讲特讲一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