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网格题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现分类举例如下:一、网格计算题例1(福州市)如图1,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结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AC边的高是( )  相似文献   

2.
《 中学数学月刊》1997年第2期上介绍了第十一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解答.其中第三道试题为: 设△ABC三边上的三个内接正方形(有两个顶点在三角形的一边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另两边上)的面积都相等.证明:△ABC为正三角形. 这里,笔者给出上述赛题的另一种证法. 证明 如图1,设一边在BC边上的内接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x.则由△AGF∽△ABC.可得上x/a=(h_a-x)/h~a,于是x=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的格点三角形是指在正方形的网格中,以方格的顶点为三角形的顶点的三角形.近年来,不少地区就以格点三角形为背景设计格点相似三角形问题.为说明问题,现举例说明.一、判断三角形的相似例1(枣庄市)如图1,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l,则在如图2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简析因为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l,所以△ABC的三边分别是’10、2、’2,且∠ACB=135°,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只有B图中有一个角是135°,且三边分别是’2、’5、1,所以选B.说明判断正方形网格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通常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出三角形的三边,再利用三…  相似文献   

4.
2012年普通高考理科数学(大纲全国卷)第12题: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BC上,AE=BF=3/7.动点P从E出发沿直线向F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一次碰到E时,  相似文献   

5.
例1 如图1,已知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5,E、F分别为边CD、AD的中点,BE、CF交于点P.求AP的长.分析从几何解题的角度出发,此题有多种解法.解法1 如图2,延长CF、 BA交于点Q.因为 F为AD的中点,  相似文献   

6.
黄桂萍 《考试周刊》2011,(17):82-83
题1.如图1所示,△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的余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相似文献   

7.
题1(2010·徐州)如图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P,连结EP.  相似文献   

8.
试题:(2010徐州)如图1(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结EP.  相似文献   

9.
我们把顶点都在正方形边上的正三角形叫做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关于正方形的内接正三角形相关的作图、操作、计算等问题,与学习内容密切相连,学生很感兴趣.下面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结果.问题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求作:等边△EFG,使G、F、E分别在正方形ABCD边AB、BC、CD上.1作法探讨关键是作出等边三角形的一边.  相似文献   

10.
题目(2010徐州中考题)如图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结EP.  相似文献   

11.
定义 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上 ,则称这个正三角形为(已知三角形的 )内接正三角形 .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三角形 ,它是否存在内接正三角形 ?若存在 ,有多少个 ?本文回答了这些问题 ,同时还给出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公式等重要结论 .定理 任意三角形都存在内接正三角形 .已知 :△ABC是任意三角形 .求作 :正三角形 EFG.其中 E,F,G分别在三边 BC,CA,AB上 .图 1分析 假设正三角形 EFG已经作出 (如图 1) ,则由正弦定理知BEsin y=EGsin B,ECsin x=EFsin C,由此得 BEEC=sin Csin ysin Bsin x. (* )可见△ E…  相似文献   

12.
题目(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12题):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BC上,AE=BF=3/7,动点P从E出发沿直线向F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一次碰到E时,P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16 B.14 C.12 D.10  相似文献   

13.
1试题再现(江苏徐州第27题)如图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接EP.(1)如图2,若M为AD边的中点,①△AEM的周长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安徽省一道数学中考题貌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它是一道作图题,设计新颖,解题思路广阔;既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它起点低,入口宽,动手易,立意高,活而不难,解法多样,令人叫绝.题目: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是网格的交点)和点A1.(1)画出一个格点△A1B1C1,使它与△ABC全等,且A与A1是对应点.(2)略.  相似文献   

15.
1 原题呈现 题目:如图1,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E 为格点,B,F 为小正方形边的中点,C 为AE,BF的延长线的交点.  相似文献   

16.
题如图1所示,已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P0是BC边的中点,一束光线自P0发出射到A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AB、BC上的点P2和P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1相似文献   

17.
题 如图1,边长为5的正方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处,点A、C分别在x轴、y 轴的正半轴上,点E是OA边上的点(不与点A重合),EF⊥CE,且与正方形外角平分线AG交于点P.  相似文献   

18.
《中等数学》2014,(5):22-27
1.如图1,设锐角△ABC的外心为O,点A在边BC上的射影为HA,AO的延长线与△BOC的外接圆交于点A’,点A’在直线AB、AC上的射影分别是D、E,△DEHA的外心为OA·类似定义点HB、OB及HC、OC·证明:OAHA、OBHB、OCHC三线共点. (张思汇 供题) 2.设A1A2…A101是正101边形.将每个顶点染上红、蓝两色之一.记N是满足如下条件的钝角三角形的个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均为该101边形的顶点,两个锐角顶点的颜色相同,且与钝角顶点的颜色不同.求: (1)N的最大可能值; (2)使得N取得最大值的不同染色方法数(对于两种染色方法,只要有某个Ai上的颜色不同,就认为是不同的染色方法).(瞿振华 供题)  相似文献   

19.
覃忠新 《云南教育》2007,(8Z):12-13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想一想”栏目中有如下一道习题: 题目如图1(1),正方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O是正方形A′B′C′O的一个顶点,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正方形A′B′C′O绕点O无论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总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1/4,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有些数学问题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推理,从而得到几种不同的证法,这就是数学解题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能使我们广泛地综合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有效地发挥逻辑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题多解是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增强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仅举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解法加以说明.题目在正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AB、BC上的一点,且1AD=3AB,BE=BC/3,AE、CD交于点P,求证:BP⊥CP.图1证明1(解析法)如图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ABC的边长为6a,则A(?3a,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