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下第24~26页。【教学重点】结合现实问题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模型1.复习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和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a+b=b+a(a×b)×c=a×(b×c)。2.师生赛一赛,出示:589×4+589×6,(40+4)×25,学生每人挑一道题做,教师全做,看谁算得快。比赛结果,教师获胜。师:想知道老师算得快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104页第1~4题,第105页第5、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以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第3~4页例题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百以内)、几乘几十(积在千以内)。2.通过自主探究口算乘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用乘数乘被乘数的个位满了10怎样进位。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提示课题1.填空。20里面有()个十400里有()个百6个十是()12个百是()15个十是()6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2.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10×313×3130×32×202×242×240选择两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揭示课题:这节…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页例3、例4,完成这页上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3—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算理和算法,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积不满10)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和第70页的例题及“试一试”,第71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知道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乘法的验算。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请大家口算下列各题。(学生直接口答)10+29+310+59+610+79+8师:刚才口答的过程中,你感觉哪几道题比较容易算?(10加几的口算比较容易算)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刚学完了"混合运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比赛谁做得又对又快!出示:89×24+11×24,学生还没动笔,老师就直接写出结果。(此时学生肯定不服气)师:你们可以将"24"换成其他任意一个数,我也能很快算出得数!请2名学生用计算器检验计算结果。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对呢?观察学生表情。(学生此时肯定有点疑惑并且不服气)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6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页例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一】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二年级同学准备坐船"去鸟岛"的场景图。)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统编五年制教材第五册第96页例7)教学过程: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学会了利用它们对有些计算题目进行简便计算。一、复习口算(要求学生说出简算过程及依据)25×194×4 24×125×88×5×4×5 125×4×25×8[评:复习简明扼要,如果在口算题的最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02×43、9×37+9×63,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0-51页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寻求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体验。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和例2及第132页中间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牢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重点)2.会用上述法则准确、迅速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难点)3.使学生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并培养学生认真、严格、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1.叙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2.计算下面各题。14+14=78-38=36+26=1012-912=3.什么叫通分?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  相似文献   

14.
案例内容《用数学》练习课(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2页练习四3~7题。)案例描述〔片断一〕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不知道同学们掌握得怎样,老师想通过口算比赛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敢试一试吗?(生:敢。)请翻开课本第21页第3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开始。(约1分钟后,老师喊停。)师:你们做了几道题?生1:我做了5道题。师:这是一条信息。(板书:已做)没做的有几道题?生1:没做的有7道题。师:这又是一条信息。(板书:没做的)一共有几道题?生1:一共有12道题。师:这是第三条信息。(板书:一共有)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三条信…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8耀4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教学过程】一、互动:背7、8、9的口诀师:同学们,还记得7、8、9的乘法口诀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生齐背7、8、9的乘法口诀。二、创设情境,巧妙复习铺垫(一)播放教材主题图。图1:我们组做了25面小旗,要挂成5行。图2:我们组做了24颗五星,要分给6个小组。图3:我们带来12个气球,每4个摆一行。其中的数字信息故意改动为已学过的2耀6的乘法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6.
听了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的"小数乘法"一课,笔者有一种强烈的感悟——计算课教学同样精彩。【教学片断】师:我们先来口答几道题,热热身。请大家看算式直接说得数。师:0.3×0.3=0.9,犯过这个错的请举手。师:把1.5×6、1.6×5这两题放在一起是因为——(容易混淆),把2.5×4、2.4×5这两题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容易混淆)。师:20×0.5越10,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14~15页例1、例2及“做一做”,教科书第37页,练习四中的1、2、7、8、9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3页例2、练一练以及练习十六的相关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师生谈话中逐步出示课题:分数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5~26页的例9、例10"、试一试"和"练一练"。【前置作业】一、动手操作1援用你准备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填写下表。(注意:摆出长方体及时做好记录)  相似文献   

20.
魏芳 《江苏教育》2012,(16):53-54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09页的"回顾与整理",第109~110页的第1~7题。【教学过程】师:(课前贴好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圆"这一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师:课前,同学们在学习单上画了一个圆,并进行了自主整理。(课件出示"学习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