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左传》战争篇章的人物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期历史名著《左传》,在记叙春秋时期的战争时,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刻画历史人物形象,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左传》战争篇章可以称得起是早期军事文学作品。我国古代军事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历史悠久,与《左传》有着深刻的艺术渊源关系,人物描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左传》战争篇章的军事文学特质来研究它的人物描写成就,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左传》中有较多关于梦的记述,而且其中对梦境描写几乎涉及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左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对梦的阐释就是按照某种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结合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体验进行再加工,从而展现出人物潜在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思想性格。《左传》这种梦叙述的文学手法是梦文学的滥觞,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下面三方面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及许多古代散文选集节选的《秦晋被之战》,记述的是春秋六大战役之一。《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完整地记叙了这坊战争的全过程。有的选本说它的主题是“表现侵略战争必败”,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不错,文章通篇就是在写“秦必败”和为什么失败,然而,真正涉及战争性质的描写却没有。关于战争的起因,作者是这样写的:“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穆公拒绝了蹇叔的谏阻而冒然出师袭郑。晋国听到消息后,觉得有利可图,决定截击秦:“将  相似文献   

4.
《左传》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各国歧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状况的历史著作.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背景下,外交言辞、军事战争、君主王权等成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然而,《左传》在叙事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胆识过人的勇士形象,并以其言语和行动表现出了他们的忠君、知恩图报、勇武、果敢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左传》中的这一类勇士形象...  相似文献   

5.
否定副词是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次类,在汉语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先秦时期的两部重要典籍《左传》和《国语》,全面梳理两书的否定副词系统,通过对两书否定副词的描写和比较,总结了两部书中乃至先秦汉语中否定副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6.
历来论述左传辞令者,涉及行人、大夫颇多,关照俘虏这一特定群体的辞令的专篇很少.但就其论说技巧而言,俘虏辞令不仅运用了《左传》辞令晓以大义、示以利害的一贯手法,还使用了隐语、呼号、针锋相对等许多特殊的言辞表现形式.俘虏辞令的这些特点使得俘虏的言辞精彩纷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左传辞令描写的高妙手法,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鲜活的春秋世界开启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7.
《左传》是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一,对研究当时的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其中的"以"字进行考察分析,对其用法进行分类研究,以展现出"以"字在《左传》中的语法面貌。  相似文献   

8.
空间在《左传》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具有重要意义,《左传》中的空间可以分为"国""郊""野""境"与礼仪中的"位"两个大类。越境与失位凸显了贵族人物违礼的一面,这一点或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参考了《左传》,从史实、体例、叙事方法和史论几个方面都对《左传》有所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据《左传》记载,郑庄公是春秋动乱的始作俑者、地地道道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清人判之为"奸雄之尤"。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公羊"、"谷梁"二传对郑庄公却极少记载。《春秋》三传比较研究的意义,应在于证明《左传》文学价值之明显和重要,而对于郑庄公的研究,恰好彰显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由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过程中,对有的课文的提示分析,笔者认为并非那么恰如其份,而且似乎分析的着眼点也值得考虑,兹提出两篇课文分析的不足,正教于大方。 对《郑伯克段于鄢》提示的质疑 《大学语文》教本记叙文单元首篇选了这篇出自《左传》描述战争的散文,这绝非巧合,《古文观止》的开头也是这篇文章,足见该文的典范性。教本对该文中心思想的提示是:  相似文献   

12.
符号学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是索绪尔和皮尔斯,他们的符号学思想——"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学说,奠定了现代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典籍,积淀了丰富的符号学思想。本文仅举《左传》辞令中引《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战争与和平》这一部享誉全球,惊世骇俗的艺术巨作是在俄国的作家、世界级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诞生的,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艺术巨作。本文赏析并讨论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人道主义的表达和博爱精神的体现,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列夫·托尔斯泰在这本历史巨著中所要表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西厢记》与《春香传》作为两部描写东方古典爱情故事的典范之作,在艺术表现及主题思想上有同有异,既表现出了作为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方面所具有的相同之处,又因其所产生的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史传文学源远流长,在春秋末和战国时代就已产生,典型的代表作是《左传》、《战国策》。以后逐步向前发展,到了司马迁的《史记》,史传文学蔚为壮观。本文将以这个嬗变过程为线索,以《左传》、《战国策》、《史记》三部著作为主要依据,探讨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问题。一人物形象的建立,时间空间是首要条件,它构成了人物活动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舞台。《左传》属编年体史书,人物活动受时间的严格限制,虽然有些片断具有纪传体雏形,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有二:一为战争,二为祭祀.《左传》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祭祀与战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把祭祀作为诸礼俗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秦晋殽之战》是《左传》里的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无论写战争、写人物、还是处理史实等方面,都代表着《左传》的艺术风格。 不少文章,对《殽之战》的艺术特色作过详细的分析,但有些文章在对秦穆公形象的分析上却有失偏颇,如说穆公刚愎自用,不听忠言,贸然出兵袭郑,招至全军覆没。有的文章还举出穆公骂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的话,说他显露出奴隶主的狰狞面目。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著名的文学著作。鲁迅先生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凭借其思想的深刻、描写的生动、叙事的严谨、语言的杰出等众多特色而深刻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创作。其中有一类戏剧的创作因为《史记》而表现出了独特的色彩,作家通过对《史记》中的一些故事进行借鉴,对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等进行艺术在加工,最终创造出一种虚构与史实交错,娱乐与教化融合的戏剧,人们称之为"史记戏"。对这种在原著上进行改写的"史记戏"进行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个青出于蓝的《左传》选本─—读《左传纪事精选》高海夫诚如梁启超所说,《左传》乃“秦汉以降史界不桃之大宗”(《中国历史研究法》第2章),为有志于研究中国古代史者必读之典籍;而且其“文章优美”,记事者“严谨而分明”,“委曲而简洁”;记言者“渊懿美茂,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