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鲁迅先生为文严谨,就连他的小说中人物的姓名也绝不随便乱用,它们往往有着一定的含义。尽管有的人物有姓无名,有的有名无姓,有的连姓名也没有,只有一种称呼或一个绰号,但它们或反映人物品质,或表现人物面貌,或点明人物地位,或折射人物心灵,无不生肖毕现,处处体现作者的匠心与机趣,在小说中有着重要意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人物已成为文学画廊中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称谓中,有些传统的姓名被引申出其它意义。这些引申义有的出自俚语和小说,有的表示某一事物,有的不定指具体人物。现特将常见的英语姓名的引申义及其它内容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为文严谨,就连他的小说中人物的姓名也绝不随便乱用,它们往往有着一定的含义。尽管有的人物有姓无名,有的有名无姓,有的连姓名也没  相似文献   

4.
王开元 《文教资料》2012,(32):60-62
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其中人名命定及寓意的解读,是《红楼梦》人物姓名研究的重点。评点派最早对《红楼梦》中人名的命定进行探究;索隐派大多依据《红楼梦》中的人名,推测小说中的人物是影射历史人物的;改革开放之后,对小说中人名的研究开发出新的领域。另外,也有学者注意到《红楼梦》中人物的字号、改名等问题。目前来看,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文化的研究已较深入,但也具有尚可开拓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唐代道教兴盛,豪侠小说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豪侠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发生地点多与道教有密切联系,这是显性影响;豪侠小说中表现出的轻财轻名、崇尚自然、功成隐退等精神以及其中的神秘色彩同样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即隐性影响。相比之下,隐性影响更为重要。唐代豪侠小说在中国武侠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品读鲁迅的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尤其是人物的姓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人物姓名的语言运用上看,他力求用较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从修辞上看.他在给人物命名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通过姓名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人物姓名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独特视角。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出鲁迅小说创作的严肃性和深刻性.是我们走近鲁迅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满了隐喻与象征。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人物姓名往往含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该文主要从她小说中的人物姓名着手,分析这些人物姓名在小说背景中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分辨小说的类型 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从13个国家、不同时代选了16篇经典小说,编写时考虑到小说发展史、创作方法和小说流派。其中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小说,也有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小说。有的小说是以情节为主的,比如《清兵卫与葫芦》讲了清兵卫是如何醉心于葫芦的故事,实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是清晰的,情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9.
狐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象。在唐代小说中,有关狐的故事众多,狐的形象也比较复杂。唐代小说继承了六朝志怪的特点,塑造了一批媚人、害人的妖狐形象,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塑造了一些助人、帮人的人性化的狐形象,这对《聊斋志异》等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狐形象的演变过程中,唐代小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洪艳 《海外英语》2014,(15):165-166
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绝大多数名字并不像数字只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是蕴含着深意,被赋予了不同的期望,小说中的人物名称也是如此。A.S.拜厄特在为《占有》中的人物命名时可谓煞费苦心,尤其是迈亚·托马森·贝利一名,因为这个名字和人物的性格以及命运息息相关。通观全本小说不难发现该人名的内涵,人名中蕴含着故事,而故事也诠释着人名,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该小说读起来更加的韵味十足。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古代小说发展历程当中,由于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的男权主义的影响,女性角色在小说当中一般都没有特定的"侠"类形象,由于当时女性的地位较低,很多小说都将侧重点放在男性角色上。唐代开始尤其是晚唐,小说中女侠的形象开始作为故事的主线。同时在当时的武侠小说当中,赋予了女性应有的地位。唐代的女侠形象比较突出,她们不仅才貌兼备、智勇双全,还侠肝义胆,情深意长。唐代小说的女侠形象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塑造方式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世女侠小说中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先例。  相似文献   

12.
刘云鹏 《文教资料》2008,(30):18-20
唐代以"夜奔"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中女性对待恋爱大多泼辣而大胆.但由于唐代士子佻达轻浮的个性,"夜奔"一定程度上成为旖旎艳遇的点缀.这种缺点一直到<聊斋志异>,以"情"之一字灌注其中才得到改变.本文尝试从唐代小说"夜奔"故事入手,并在<聊斋>中选择同类故事进行比较,从而看出<聊斋>在艺术上、思想上对之进行的再创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故事的教学     
故事在小学的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儿童,最爱读的是故事和小说,因此,教好故事和小说,在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方面,意义极其重大。我们这里谈的故事教学是包括小说的教学在内的.因为故事与小说有很多相同点,它们都有人物、环境、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不同的是小说的艺术加工更高一些,小说的人物都是典型化了的人物,情节较复杂,篇辐较长。根据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熟悉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熟悉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是分析人物的基础.儿童不熟悉课文,教师就无法(?)发提问,势必造成教师一个人唱独脚戏,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小说中站立着一群丰满鲜活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姓名。姓名作为人物的形式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决不是随便贴上的标签,而是联系着人物的社会经历、个性特征、故事情节等内容意蕴的标志性符号,是鲜活人物的一个充满修辞机趣的有机组成部分。鲁迅小说人物取名的修辞机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姓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姓名在鲁迅小说中有着独特的意义。从人物姓名的语言运用上看,他力求用较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从修辞上看,他在给人物命名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通过姓名展示人物性格的表现作品主题。人物姓名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6.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11):42-44
有读朋友问我:你写小说是先有故事呢,还是先有人物?我一时间难以回答。对我来说这是说不准的事,有的篇目是先有人物,有的篇目是先有故事。  相似文献   

17.
《补江总白猿传》和《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虽一为唐代传奇,一为宋元话本,但两篇小说有共同的"猿猴盗妇"的母题,其次,两者故事重心、主旨和艺术技巧存在种种不同,这不同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唐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文人和民间艺人不同的审美趣味、传奇和小说艺术技巧的变化和猿猴形象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正>一、当前小说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当下小说教学中,笔者发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的教师在小说教学中围绕情节、人物、环境和主旨四要素来展开教学,这样的教法虽说能紧密围绕考点,但却难逃模式化教学的窠臼;有的教师追崇教法的多样化,但细究起来,并未紧扣小说的文本体式来展开设计,这即使能激趣导学,但学生未必能真正领略小说阅  相似文献   

19.
有许多的中学生朋友来信询问,“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鲁迅小说中的“我”有些有他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但无论哪类作品,鲁迅的小说都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下面就从叙述、故事、“意思”(鲁迅语)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卡森·麦卡勒斯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通过分析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其作用是双重的。在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下,其叙述者既是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也是读者,从而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此外,该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运用的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其中包括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叙述视角。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交代故事背景、揭示小说主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