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级教师薛法根用其简约语文的教学新理念打破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频繁出现"以讲代读""以机代读""以默读代朗读"这些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朗读教学现象。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应该将有声的"品""导""演""悟"作为朗读教学的线索,将这"四字"朗读教学贯穿整个课堂,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从文本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内心的世界以及智慧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加强重视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才能提高朗读的质量,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加强朗读指导,努力达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范读引导,读中‘激’情""评读,促进发展""寻机点染,读中品‘韵’""演读与感悟体验""情感朗读"这几个方面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有的教师因此就轻视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朗读指导呢?一、以身示范,引领在先李吉林教师说过:"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因此,教师的范  相似文献   

4.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手段。古人就非常重视朗读。朱熹的读书方法就有“口诵心惟”法。他强调:“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要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这样便可“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就是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因此,从一年级起,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儿童朗读的兴趣。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法宝,也是当今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朗读实践的指导,让学生爱朗读,养成坚持朗读的良好习惯。一、朗读能促进初中生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会玲 《甘肃教育》2014,(13):100-100
正一、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文本的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些古语可看出古人是非常重视朗诵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妙悟","悟"就是理解能力。而"妙悟"的前提就是朗读。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方法,注意掌握轻重缓急、停顿节奏等。通过学生充满感情抑扬顿挫的朗读,激发学生兴趣,体会作者以及文中人物的感情,初步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如余光中的《乡愁》读时语速要较为舒缓。其中的几句:"长大后,乡愁/是一方/矮  相似文献   

8.
文本范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下的语文课上,"以机代读""请看视频""请听录音"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对此,教师应唤起学生的朗读期待,渗透朗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从而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在明确朗读目的的基础上,深入研制朗读的内容和形式,强化"读什么""如何读""为何读"的和谐统一,为朗读配置上适切的搭配元素,完成形式多样的"读+X"的组合,从而形成"1+1>2"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引领学生探寻表达规律,在读背中深化积累;历练表达技巧,在读写中夯实语用;体验多样化语言,在读讲中走向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朗读教学应聚焦于"准"字:准确再现文本语言;准确再现自然生活;准确突显个性解读。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自然、读得有个性。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声情并茂地表情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练读,进而能绘声绘色地表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基础上达到模仿、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学家蒋仲人说:"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没有朗读,就学不好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朗读与默读,应该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搞好朗读教学是一项需要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一、营造朗读氛围每篇文章都涌动着作者的内心情感,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丰富情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先秦到清代都非常重视朗读,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写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朗朗可诵矣。"古人更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名言,古人重视朗读的程度可见一斑。而如今,朗读教学更是当前  相似文献   

15.
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古往今来,在语文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几千年来,他们便是让学生认真朗读范文。在这朗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受到了审美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能力。教研教改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界的名师高手们也常常提醒我们,要把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视为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证明,注重朗读教学,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摒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关键还在于读。试用修订版大纲强调:“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即声音响亮、清晰地读书或念文章,“需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朱熹语 )还要求读出韵味和节奏。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以及启承转合、急迫舒缓的节奏美;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养成学生字斟句酌、不苟且、不粗心大意的习惯。比起默读、跳读、猜读等,朗读对打基本功的小学生更有价值。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朗读,并…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作用很大。自实施新课标以来,朗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已被当做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确定初读课文的感情基调;二是从品味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带着感受不断读好;三是从教师的指导意识入手,突出"读字当头"的理念;四是加大朗读训练的力度。抓好这四个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会迅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靠读;课文的理解,靠读;体味课文的感情色彩,靠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靠读。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内容,流利有感情地去朗读,这就要求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9.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努力培养朗读习惯""加强朗读教学指导"等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朗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和朗诵不同 ,朗诵一般指舞台上的一种艺术表演 ,除了在语言上表达幅度比朗读大外 ,还需要运用一定的表情和手势来强化它的表达效果。而朗读 ,它对生活语言的夸张和提炼接近生活语言的真实 ,使听者越听越感亲切。朗读也不是念读。“念读”只是大声地念 ,只要字词句不错 ,发音准确就行 ,但使人觉得平淡无味。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1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一环。从学生预习课文 ,到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归纳中心思想都离不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读。读是为了了解课文 ,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