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政期间,清政府从不同角度效仿、移植日本制度,创办新式官报即为一例典型.文章以1896-1911年出现的新式官报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日本官报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表明,日本官报的内容体例、运营模式以及办报理念逐渐被中国接纳.受其影响,中国官报在内容上以文牍居多,在管理上采用印刷办报一体的经营模式,在理念上视媒介为行政机关,呈现出与民间报刊不同的特性.从制度移植视角展开的审视,有助于重新理解中国官报的发展,它表明清廷自我变革的努力,而不只是全然因循守旧.  相似文献   

2.
徐建平 《历史档案》2007,(2):92-96,91
晚清以来民间报刊大量涌现,并出现了报业专业化的趋势.随着清末"新政"的进行,新式官报随之兴起,成为发布公文、命令、政令的重要载体,而且成为大众传媒.就直隶而言,直隶地方政府在地方官报的创办、资金的投入及发行等方面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使直隶地方官报不仅在形式上进行了较大改革,而且在内容上有许多创新.  相似文献   

3.
談邸报     
“邸报”是中阔古代的宫廷官报。在歷史文献中,它有时被称为:“邸鈔”、“閣鈔”、“朝报”、“雜报”、“条报”、或“除日”。因为这种官报大多在首都出版,所以又通称为“京报”。远在公元前二世紀汉武帝初年,中国就出現了这种被称为“邸报”的宫廷报紙,它們是一种由地方藩鎮派駐在首都的“邸吏”,用竹簡把朝廷的命令傳报給地方的官报。  相似文献   

4.
富报民报的纷纷出版和清朝对报刊的压迫 1900年义和团运动遭受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以后,1901年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出卖中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从而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也日益高涨起来了。为了缓和人民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清政府不得不在1901年和1904年间,发表了一些实行改革的命令,1906年9月宣布了所谓预备立宪,1908年9月又公布了钦定的“宪法大纲”,并规定以九年为预备立宪的期限。这个时期,全国各地先后出版了许多官办报刊,如“北洋官报”,“南洋官报”、“安徽官报”、“湖  相似文献   

5.
(一) 我国新闻出版法的出现1815年外国传教士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近代报刊。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在外报宣传的刺激下,我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开始了办报活动,并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问题。随着改良运动的发展,国人的办报活动有了蓬勃发展。在维新变法期间,有人提出制定新闻法的建议。“报律”一词在中国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是1898年6月孙家鼐为筹办上海《时务官报》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提出来的。他说《时务官报》“既改为官报,自应拨以官款。拟照官书局月拨千金”,  相似文献   

6.
《两广官报》是研究辛亥革命前夕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等方面的较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张鸣歧任广西巡抚时曾办《广西官报》,升任两广总督后,即依原法饬令设立《两广官报》,“举凡中央及地方之一切法令切于是为公布,一经公布以后,该项法令效力缘此而生,嗣后官民禀牍准其征引官报以代文书”。实际上,它所刊载的内容除“电传谕旨”及当时由清朝贵族把持的作谓“内阁”的各项指令、文件,两广总督衙门发出的有关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7.
倪延年 《传媒观察》2023,(5):114-120
本文依据“中国近代官报是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环境中,由‘官方人员’用‘官方资源’创办并为‘官方利益服务’的新闻媒介”的观点,认为林则徐奉旨到广州禁烟时期主持编译的《澳门新闻纸》具有中国近代官报的主要属性;通过梳理《澳门新闻纸》启迪后人译报活动并在后世中国近代官报留下不同“印记”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中国近代官报起源于《澳门新闻纸》”的基本观点。《澳门新闻纸》编译工作在广州完成,内容围绕“广州禁烟”主题,抄送对象主要是与广东事务相关的朝廷官员,因此具有了近代地方官报的某些特点,因而《澳门新闻纸》也可说是中国近代地方官报“起源”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1908年北京内外城的人口与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1960年以后是短暂而独特的时期。“庚子事变”和新政等事件改变了近代中国及北京的历史进程,使传统社会加速解体,近代城市社会初见端倪。在多种社会经济要素中,城市人口是体现近代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是反映城市状况的基本要素;而近代城市人口统计亦自1906年开始实施,为认识近代人口与城市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一内外城人口分布作为社会变革的结果、作为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朝廷最早在北京实行了近代警察制度,自19O6年起在内城开始了人口统计,①至19O8年建立了规范化的户口统计和日常内口登记管理,形成…  相似文献   

9.
向来被认为是“官报官办,官订官看”的党报,在面向市场经济的今天,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党报原来的“官位”优势。也受到了市场的冲击,一种新的“市场”状况已经摆在报人的面前。 原来“官报官办,官订官看”的形势逐渐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党委机关对报社的管理主要宏观调控,而经济上也要求“下海”,财政对报社“断奶”,走企业发展的道路。这就迫使报纸必须走向市场。由读者自愿订报。就要经得起读者的挑选,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靠行政命令的“卖方市场”时代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10.
本刊编辑部策划了2015年我国传媒行业“十大新政”和“十大事件”的内容,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继承. 分开来讲,这“十大新政”,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发展性”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性”的政策法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等五条新政应属于“发展性”范畴;《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的通知》《互联网用户帐号名称管理规定》《关于当前阶段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年修订)《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则应属于“管理性”范畴.  相似文献   

11.
笔者梳理了王安石“熙丰新政”教育改革的内容,探索了“熙丰新政”教育改革对宋代发展的影响。对于“熙丰新政”教育改革的影响,笔者主要从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统一教材的使用加强了思想控制、恢复武学巩固了宋代的国防来谈。  相似文献   

12.
研究近代河南报刊的人,常提出,河南近代报章究竟发端于何时何报呢?我国著名报刊收藏家冯翰飞先生在《开封报界小史》中写道:“开封当前清戊戍政变之时,即刊有河南官报一种,半月一册,实为河南(近代)报章之鼻祖”。冯先生在这里所说的“河南官报一种”,就是河南清政府官书局于1898年8月在开封出版的《汇报辑要》。过去,只见有冯先生的这一记述和开封市图书馆肖凤桂同志  相似文献   

13.
新书·评点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美]任达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本书中新政时期的历史意义不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前奏或背景,"新政革命"的说法,即表明新政时期是一种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或社会革命,此时中国开始经历了知识与制度的革命性创新和变革,启动了漫长而硝烟弥漫的革命史和近代化过程。这硝烟和炮火中沉淀着中国和日本到如今也无法平息的恩怨,而本书最受国人关注的则是它以另一  相似文献   

14.
吕顺长 《浙江档案》2001,(11):39-40
一、《官报》的收藏状况 有关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史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还很少有人对清末留日学生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官报》进行充分利用.1923年,由于东京大地震,留日学生监督处在撤离东京前将大量的资料移送到日华学会,请其代管;战后,实藤惠秀氏最先在日华学会发现并保存了《官报》(第8-50期).  相似文献   

15.
"上下之通"是贯穿中华帝国两千年的传播学命题.但至晚清,以上下相通为核心的帝国传播体系,己难应对内外剧烈变动带来的信息压力,而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主体开办的新式官报,不仅在帝国疆域内建构了纵横交错的信息流动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帝国传播体系的开放、多元和互动.新式官报不仅是帝国晚期为应对传播危局而在时空关系上所作的一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交通广播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要标志的社会变革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也为广播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20世纪80年代的“珠江模式”改变了中国广播的“语态”——使广播从“报纸有声版”的文字传播模式中走出来,适应社会变革,以直播节目形式发挥声音传播的规律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史料的发现,文章探讨了晚清新式官报的发行费用变迁及其背后复杂的权力关系。创办初期,新式官报享有发行免邮优待,官方邮政也因此得以推广。执行了长达四年的免邮政策后,因经费浩繁,难以支撑,新式官报的发行费用由免费调整为收费七成。其后,中央政府创办了《政治官报》《内阁官报》,报费金额随着清廷态度而松动,中央官报再一次享受了部分免邮政策。新式官报发行费用从无到有的反复改变表明,报刊活动不仅事关媒介自身,而且往往处于动态平衡的权力关系中,应将其置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因素环环相扣的整体网络中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人文精神:从理论走向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进入新世纪后,作为实用图书馆学的人文图书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人文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和技术图书馆学的迅猛发展,使新世纪之初的图书馆学研究形成一个高潮。如果我们将此期的图书馆学研究与20年前图书馆学研究高潮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一些相同之处:两次高潮皆是以实用图书馆学为主力,两次高潮的出现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背景和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两次高潮亦存在明显的差别:1986年前后的“发展战略研究”和“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均以效率和效益为价值取向,而当前的“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研究则是以人文和制度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徐稳 《大观周刊》2012,(33):94-94
我圆的房地产“新政”政策从2008年开始拉开了序幕,坚持住房市场化的方向.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落实在民生与住房的消费性上,加大中低位价住宅的建设等。此次“新政”的理论基础是住房政策的公共性,房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新政"的最主要效应是使房价回归理性,以消费市场为主导。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新闻实践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发展规律、工作传统都取得了较为充分的建立和展示,其中,中国新闻源远流长的宣传功能与西方新闻的权力制衡功能都通过双方的比较而得以彰显。一、中国新闻的功能——宣达政令我国的新闻事业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地烙上了“政治”的烙印,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发展。新闻的政治性尤为明显,其宣达政令的功能一直被传承、沿袭至今。我国古代的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⑴官报,统称邸报,最早产生于唐代,存在于自唐开元年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