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5年,全球传媒娱乐业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跨国传媒集团纷纷向新媒体的主动转型,他们从“想”新媒体。“说”新媒体的阶段,进入了实实在在“做”新媒体的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传媒科技领域集中涌现出所谓"新媒体实验室"、"传媒梦工场"、"新媒体联合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等诸如此类的一批以新媒体为核心的研究机构。时至今日,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横跨我国大江南北诸多省份的大型媒体集团、传媒高校、科技企业都有在建新媒体实验室的身影。一句话,"新媒体实验室"火了!  相似文献   

3.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将“创新、转型、融合”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媒体发展和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化报媒融合形式,目前已形成了10余种新媒体形式。初步形成了以“荆门新闻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以“荆门在线”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以“电子阅报栏(屏)”为代表的电子阅报媒体、以微电影为代表的数字光影出版媒体等新媒体矩阵。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实验室,是当前我国各类传媒机构在搭建新媒体平台、研发并开展新媒体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所构建的一种创新平台和机制,对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在目前的新媒体实验室平台构建中,普遍存在着包括技术路径、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困惑与问题。本文结合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的实验室体系建设工作,对当前新媒体实验室平台构建中的关键策略进行论述,以期为传媒机构的新媒体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后电视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残酷的是,当网络异军突起之后,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被称为了“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7.
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媒体间的竞争,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使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以“颠覆传统技术”为先导的传媒大革命,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迅速蔓延开来,纸质媒体“寒冬论”、“拐点论”、“冰河期”的断言接踵而至。那么在这场传媒大革命中,我们纸质媒体应如何克服出版时间、信息量、出版频率和版面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突出重围呢?  相似文献   

8.
杨春兰 《传媒》2006,(8):14-16
住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我国的报业正面临若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习惯于以“传媒老大”自居的中国报业也开始了反思,并任努力寻求新的出路。在新老媒体共谋发展的时代,融合似乎成为双方都无法回避的必由之路。面对多元化传播格局,中国报业将何去何从?在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融合发展——多元传播环境中的新技术与新媒体”论坛上,各方代表共商发展大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的传媒影响文化的趋势弱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的文化,反而影响着传统传媒,传媒必须体现这种文化,否则会失去受众。实质上,社会上的各种文化内容,与各种传媒(包括网络)已经融为一种全社会性质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3,(11):87-87
本刊讯2013年9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学术委员会年会第一分沦坛“新媒体表达权与传媒高等教育变革”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专家学者以及传媒政策与法规专业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与会嘉宾就“新媒体表达权”和“传媒高等教育变革”两个主题进行了探讨,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新媒体表达权进行了法学定位,并就谣言的标准、认定者以及认定边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2010年在国家三网融合的政策鼓舞下,传媒产业步入了上行轨道,同时,在金融危机中沉寂许久的新媒体再度掀起吸金狂潮,融资规模已经远超前年。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诸如“微博”这一带来“自媒体”时代的新的传播手段。而“第五媒体”的兴起,更是带来传媒产业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2.
罗青 《现代传播》2005,(5):103-104
由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的“第三届亚洲传媒论坛”和“2005东北亚传播学国际研讨会”,2005年8月26-27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作为亚洲传媒研究的年度盛会,近16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知名传媒业界人士,分别就“新技术、新媒体、变革中的传媒”和“东北亚的文化交流”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除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蒙古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外,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的代表也参加了论坛。面向新技术变革中的传媒IP电视、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发展面临怎样的瓶颈?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2021,(1):118-118
2020年12月26日,以“破局·突围·奋进”为主题的“2020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领军人物,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50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传媒茶话会、中国财经媒体版权保护联盟承办。中宣部传媒监管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领导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6,(9):111-111
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颖说,未来的传媒产业,应该是新技术驱动下的媒体业。新技术不是新媒体的专利,没有人说不让谁用这些新的技术。新媒体可以用新技术,老媒体也可以用新技术,谁用的好谁就是英雄,而不是简单以新与旧来区分高与低。因此,新技术确实应该是驱动整个传媒产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比如说人们现在看到的新媒体“二八原则”,就是少数领先盈利,而大部分都是追随。我国现有商业网站1.6万个,前5大网站占据了50%的广告份额,其他大多数网站都处于亏损状态,与此相比,传统传媒业的广告份额远比新媒体要高。  相似文献   

15.
<正>“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几百年前《三国演义》里的这句古话似乎早已参透了当今新闻传媒行业的“合”与“分”。“合”,即“融合”、“整合”,而“分”,即“分立”、“分化”。从传媒形态的角度来看,所谓“融合”是各种传媒形态之间的融合,比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这是外在的融合。而从传媒个体的角度来看,“融合”则是各传媒个体自身资源的融合,比如传统的报业、广播电视媒体自身各种信息资源的融合,这是内部的融合。外部融合只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8,(4):10-10
近日,由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旗下全资附属机构星空传媒要从中国内地撤退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尽管这一消息最后被否认,但是默多克急于转型新媒体,新媒体将成为默多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新载体,这一观点不容置疑。在这背后,“传媒大鳄”又欲以何为?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06,(6):65-65
继凤凰卫视把节目制作基地迁至朝阳公园东南角,代表亚洲杰出传媒学术成就的“亚洲传媒论坛“、领跑CCTV广告代理业并连续三年蝉联CCTV冠军代理商的昌荣传播、大中华领先的网络宽频数字新媒体——新传国际已正式落户北京CBD。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冲击并改变了原有的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传媒是信息的制作和发布者,内容是核心竞争力,随着传媒竞争的加剧。高质量的内容成为传媒竞争的焦点。对于报纸特别是地市党报来说,如何在搭上数字化快车的同时实现内容的不断创新,意义重大。笔者以为,地市党报应该从拓展选题广度、寻找独特角度、挖掘写作深度三方面来实现内容的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需求和报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仲富兰 《中国广播》2009,(4):37-40,64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为广播电视传媒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传输技术、传输手段、传输渠道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形,接收终端也越来越多样化。曾经威力无比的大众传播媒介,被这个将全世界“网”起来的新媒介的强大冲击力卷入其中。曾经的报纸覆灭论渐渐平息,传统媒体用“媒介融合”的理念迎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的时代,新闻事业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信息海量化带来的挑战,各种媒介形态也都因此发生了巨大变革。本文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斗寺.量切入,分析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广播内容建设紧迫性,进而探讨目前在新媒体影响下广播节目内容建设的一些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28—29日,由中国高教影视学会、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香港科讯交流有限公闻联合举办的“2009新媒体时代传媒专业发展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80余名国内新闻传播界学者、业界高层及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