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学生在享受浪漫爱情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恋爱心理不成熟、亲密行为过度开放、恋爱态度草率、恋爱"成活率"低、恋爱导致的悲剧增多等等,给大学生的爱情增添了不和谐因素。单相思、三角恋爱、失恋、如何维持爱情、如何对待"性"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心理困惑,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心理困惑分析了学校和大学生要如何积极应对,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恋爱中的难题,让大学生顺利度过恋爱季。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恋爱幸福感现状,笔者采用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28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恋爱幸福感性态度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来自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恋爱幸福感存在差异,恋爱幸福感总体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恋爱道德偏差的分析首先从道德的四大基本要素即恋爱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出发,运用调查数据进行论证;然后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主客观角度分析偏差的成因。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对恋爱向往是极其正常的事情。恋爱是一件神圣美好的事情,从高考制度恢复初始到现在,大学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谈恋爱也都持认可态度。然而大学生经济还未独立,如何处理好恋爱中消费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大学生如何处理好恋爱消费的问题,现本文拟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原因、思想观念上产生的偏差以及市场经济转型下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大学生恋爱道德失范现象严重,恋爱道德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导致了部分大学生难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行校园生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及时给予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6.
大部分大学生恋爱态度趋于感性;人际承诺与恋爱态度之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即人际承诺度越高,恋爱态度越趋近于浪漫型;自尊与人际承诺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自尊越高,人际承诺也越高。自尊、人际承诺与恋爱态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大学生自尊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大学生恋爱态度亟待调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心理教育者的角度对高职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了问卷研究与分析,认为教育者应该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对大学生恋爱现象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恋爱动机的从众心理、恋爱过程中的嫉妒心理和恋爱失败后的挫折心理等问题,针对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采取教育、疏导的策略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爱情。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冲突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值得关注,本研究以心理咨询中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家庭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即案例主要分为四类:家庭经济条件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父母婚姻质量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家庭期望和态度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方法:利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心理问卷测量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变化状况.结果:对数据进行多因素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了性别、年级、专业以及恋爱的次数等因素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结论:部分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刘刚 《职大学报》2009,(3):1-4,29
墨家兼爱原则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特殊的伦理传统.从马克斯·韦伯的"邻人共同体"理论观照墨家伦理思想,可以看出兼爱原则是对传统社会邻人援助伦理的改造与提升,是墨家对地缘结合的社会建立伦理秩序的一次尝试.由于兼爱原则不同于血缘宗法社会及其制下的家庭伦理,因而具有功利主义、对等互报和平等精神等独特的伦理特征.这对认识墨家兼爱原则在伦理思想史上的理论价值和当代社会中的现实价值,有新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爱的饥渴》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名男子之间的婚爱故事。主人公悦子的一生是不断寻爱又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长期的压抑终于导致了最后的爆发,她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意中人以求解脱,结果却是堕入更深的痛苦和虚无。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爱中无法体验真实的自我是浅层根源;文化冲突造成的身份危机和内心痛苦是深层根源;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及结果的不可得导致的虚无感是最终根源。所以说《爱的饥渴》的悲剧是人性自身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兼爱"是墨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重要主张,为的是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期求得天下和谐,它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墨子的"兼爱"具有与儒家的"仁爱"和西方的"博爱"所不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让"兼爱"思想一度沉寂以后,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中重新大放异彩。本文试图运用逻辑分析工具,从讨论"兼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勾画了"兼爱"思想实现的必要和现实条件,得出结论认为:提倡和发扬墨家兼爱精神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合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明代以后,词"缘情"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公论,俨然词天然适合"写艳".其实"缘情"并非早期词的本色.本文从早期词的文本入手,结合对社会历史现实与文人心态的分析,探讨早期词的本色以及词"缘情"特性形成的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兼爱理想贯穿墨子学说.墨子提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道德原则来正确处理群己人我关系,以提高社会整体道德修养,这于现代道德建设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墨子在道德评价中所采取的志功合一的标准也是值得借鉴的.墨子兼爱不仅是一种理论理想,更注重践行,其"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行为准则和"自苦为义"的精神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该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所倡行的“师爱”是一种理智的人道之爱,这种爱建立在对学生的人性和个性的深刻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这种爱,教师需要成为一个心灵与理智和谐的人,一个善于观察了解学生世界的人,一个自身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人。他的“师爱”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院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范围越来越广,贫困学生的比例不断提高,给学生管理及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班级"爱心"基金的设立不但对我院《贫困生管理办法》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而且在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班级、锻炼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西悲歌》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以蕴于心灵的爱,热情赞美了水西人民在抗击吴三桂镇压的英勇战斗中,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出色地描绘出黔西北大地奇特的生态地貌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并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关感,感人以深。  相似文献   

19.
韩旭 《职大学报》2008,(3):35-37
<伤逝>和<倾城之恋>都是从宗教婚姻向现代婚姻过渡的典型代表,都呈现了"在女性没有真正经济独立之前,两性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和理解"这主题.但在<伤逝>和<倾城之恋>中,鲁迅与张爱玲都是不经意间流露了自己的性别立场和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20.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突出创作个性和成就的诗人、作家.但他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却做着"永恒的苦役",且因不堪重负而自杀过两次,最后终于因身心俱疲而英年早逝.他的苦恋,是一种执著而崇高的追求,透露出诗人纯真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念.所以他的苦吟虽历经悠长的岁月至今还能激动我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