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不当,就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引起高校师生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从而造成不良结局。深入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跟踪与管理机制,能够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掌握舆论主动权,对于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进入WEB2.0时代,校园舆论控制成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教育的更为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校园舆情传播现状出发,分析了当今高校校园舆情传播的特点,并提出了对信息来源、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在给予人们办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舆情的复杂化和青年生活的网络化难题油然而生,这对高校共青团组织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本文旨在结合网络新媒体现状,完善高校共青团网络建设,加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探究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新媒体舆情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而出现了新特点。如何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处理和引导,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本文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阐述,探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完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干预和引导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汇聚,激荡传播着各种思潮。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关卡,网络舆情的引导也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参与网络舆论引导,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舆论传播呈现出蝴蝶效应、多元化价值表达等特征,逐渐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怪圈,弱化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性、权威性和崇高性,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舆论的优势,借力发力,搭建平等对话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新媒体平台;正本清源,倡导一元导向和多元表达相结合的新媒体氛围;以理服人,营造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控相结合的新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下的大学校园中已经基本实现了互联网的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日常交流、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已经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地点,高校网络舆情在引导传播方面十分的复杂,这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工作,所以高校要想正确引导与处置就要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特点,利用网络弘扬正能量,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发展。因此,本文就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引导与处置网络舆情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舆论人群的多层次与复杂性、舆论环境的共享性与群体倾向性、舆论效应的突发性与难控性是高校网络舆情的的主要现状及特征。碎片化信息的裂变传递、学生权益的自觉诉求与维护、网络法制不健全与道德约束不完善及高校沟通机制不畅通等则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所直面的困境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在给高校管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的创新管理创造了机遇。高校应在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上与时俱进,积极寻找舆情管理与引导的突破点深入建设,努力创新高校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生态下社会舆情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社会舆情不断呈现新特点。分析新媒体生态下社会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新媒体生态下科学有效的社会舆情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面对挑战,高校应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途径一是注重新媒体制度设计,二要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三是提高新媒体工作素养,四要健全新媒体舆情预测与预警常态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