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短视频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各类“网红”景区景点借助网络力量迅速走红。“网红经济”带动流量与热度的同时,网红景区发展面临竞争后劲不足、有“流量”无“质量”、过度营销包装等问题,因此深入探究“网红”景区“长红”发展策略,对新时代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新晋网红景区陕西省西安永兴坊村为案例,从产品内涵、管理能力、配套设施、产品营销角度分析景区在新媒体时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文章最后针对性提出了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实现景区精准管理、完善景区智慧建设、创新网络营销方式等发展对策,为未来网红景区管理与营销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海洋旅游景区进行了界定,将其分为海洋观光型、海岛历史古迹型、海洋宗教文化型、海洋民俗风情型、海滨度假型、海洋科普教育型六类景区;分析了海洋旅游景区管理人才特点:具备海洋自然人文、海上安全知识,管理能力与服务技能兼有,具有较高的身心素质等;提出了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思路:开设海洋方面的课程、实行“情景化”教学、突出技能教育、体现工学结合、实行订单式培养等。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集成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正在管理界兴起,其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景区管理已经开始注重信息化的建设,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在实现景区的数字化经营和降低管理成本方面受到了业界的青睐。供应链管理对客观上已经存在的旅游服务分工协作的系统以及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运作管理提供了理念的启发、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参照,本文基于均衡游客容量对以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景区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及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院风采——旅游管理系三大热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旅行社、酒店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就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机场及机场延伸部门就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类景区,从事景区经营管理、景区导游、景区酒店服务、景区开  相似文献   

5.
位于毕节实验区境内的百里杜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其管理体制改革几经试错后,于2007年创新性地建立了“既管资源保护又管景区经营管理”发展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景区管理体制变迁为视角,分析并比较百里杜鹃景区管理体制变迁前后的旅游效应,对比结果表明管理体制改革消除了景区治理的政区壁垒以及制约旅游发展多种瓶颈因素,促进了景区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但受到条件所限,这门课程的教学往往存在实践条件与教学要求不匹配,双师素质教师不足等困境,为解决以上困境,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重新构建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必能有效改善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出对口性强、适用度高的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景区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定制化的培养形式及操作要求,构建了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以期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景区内中老年健身的特征.研究发现:景区内中老年人健身持续时间和周健身次数较高,主要是散步、慢跑、太极木兰类和舞蹈四种形式;景区内健身团体组织对中老年人的健身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作用;恶劣气候、体质影响、家务工作繁忙、缺乏指导、经济因素、场地器械等是影响健身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政府行政上的管理和扶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的培训,加大宣传中老年人健身的科学方法.景区管理部门需改善中老年人健身场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县域旅游景区对于美丽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结合河北省兴隆县核心景区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构建了“八位一体”景区辐射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提出从基础条件、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层组织、长效管理八个方面的措施,以景区带动周边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门票收入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公共景区门票定价如何摆脱“门票经济”的桎梏成为了横亘于推动景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深化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难题。本文结合杭州西湖与九寨沟两个案例分析景区实行门票低价或免费政策时需考虑景区的可进入性、相关配套设施、相关政策扶持等考量因素在地方的具体应用状况。同时提出由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的可行措施,其中丰富旅游业态,形成反哺机制是完善景区产业链的基本方式;统筹地方资源形成联票机制,拓展资金来源是解除景区与地方形成利益绑定的可行措施;成立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权限是解决景区多头管理,多主体权责关系模糊的关键路径,以此在产业经济的发展潮流中寻求中央与地方、地方与景区之间协同发展的平衡点,推动景区在内部转型升级与外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驱动中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