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法学>的教学应注意民法理念的确立、民法规则的掌握、民事法律实践的了解与接触,这三个层次知识的学习应齐头并进相互交融,这样学生才能扎实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社会发展、法学体系不断健全和司法考试改革的挑战,民法课作为法学本科院校的基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重要而紧迫。本文阐释了民法课程教学的意义,并在分析民法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民法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几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3.
<民法学>的教学应注意民法理念的确立、民法规则的掌握、民事法律实践的了解与接触,这三个层次知识的学习应齐头并进相互交融,这样学生才能扎实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民法概念的位阶性,民法原则、规范以及法律关系之体系性均要求在民法教学中贯彻体系化思维.应帮助学生掌握民法概念体系、架构民法规范体系、领会民法原则体系、把握民法法律关系体系以及灵活运用民法请求权体系,同时,避免运用机械化、空洞化、片断化的思维开展民法教学.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阐述的民法知识能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职业法律素养,对高职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基础"课民法教育教学培养高职生职业法律素养的科学含义和内容;其次要改革其方法:改变民法教学理念,构建民法教学的新模块,突出高职生职业法律要求,巧妙地运用有关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到作为职业人所必需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6.
不仅在民法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更要关注案例教学在民法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本文通过调研,总结了案例在民法教学中的选择、具体操作过程和运用方法三方面的经验,以求教于诸位民法同仁。  相似文献   

7.
民法基本原则含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的根本准则及具有一定宣示价值的特别规则.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特征分别是安定性和妥当性,它们的主要价值取向都是公平和秩序.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等和其它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8.
在民众的观念当中警察执法与刑事案件息息相关,且在执法过程中运用的基本上都是公法,实际上民法却发挥着更为广泛的影响。转变警察的执法理念、提高警察的执法水平、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在未来的警察执法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以探索民法的追求作为民法本位研究的逻辑起点.透过民法的历程,梳理国外、国内民事实定法本位的流变规律,探索民法本位演变的方向.回眸法本位观及中西民法本位理念的源起与流变,正视民法本位观在现今的争鸣,破解民法本位社会化问题,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提出我的民法本位观即近现代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论.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性等多学科、多视角的方法对民法本位的种种基础进行分析.民法本位即指民法的中心任务和价值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法本位就是民法最核心的价值,而民法原则则是民法本位价值取向的外载形式.以民法私主体权利本位观作导引,对民事实定法之物权法所有权个人本位的兴起及社会倾向进行辨剖,对债法合同自由中个人本位思想及社会化补修作些析辨,分析定式合同的主体本位自由与社会化制限的原因,结合司法实践中案例,论析对于合同的社会顾虑与本位原则.对于民事立法实践,建议以带有社会顾虑的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构设中国民法典体系、原则、制度和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10.
案例教学法引入民法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途径。它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案例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补充,为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要在案例选择、教学的具体方式等方面努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刑轻民的认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其含义,它对中国古代法制虽然有一些正确的反映,但低估了中国古代民法的发展程度,也忽略了中国传统社会是礼治社会这一基本事实,重刑轻民是中国传统法律化中的消极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2.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的母法,是市民社会中具有普遍适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本文通过探析确立民法基本原则的准则,以期重新审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使我国民法基本原则渐趋科学、规范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为司法实践中有关基本原则适用问题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一个解决的途径和平台.  相似文献   

13.
意思表示瑕疵的法律行为在我国又称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包括无效法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一个合法健全的意思表示意味着表意人的内心意思和外在表意行为是一致的,是有效的民事行为,当行为人的内心意思和外在表现行为出现一定的偏差,则该意思表示存在瑕疵,意思表示瑕疵的类型有哪些、各种瑕疵的意思表示之间有何异同以及每种类型的意思表示瑕疵法律效力应该如何界定,是我国民法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制作和运用好民法学多媒体课件,对于提高民法学的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民法学多媒体课件应有六大模块构成,要制作和运用好民法学课堂教学课件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具有五点注意心理,把握住教师主宰地位,提高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与公务员概念内涵相对应的外延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被称为公务员范围;公务员范围应当作为公务员法的基础性条款,实质上是对公务员法律关系主体进行明确界定;我国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的公务员范围过于原则、笼统,应当通过修改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6.
在民法学教与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注重民法学理论和基本概念,立足基础知识;推展案例教学法、学习法;打好基础,选好书籍,学会阅读,力戒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7.
自德国民法典已来,包括以其为榜样的国家均将物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设于民法总则篇中,体现了人与物二元划分的思想。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民法中物的概念提出了新挑战,二元格局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物的涵义应作怎样的解释?从物的意义层次把握其脉络,以体系化的视角解读其涵义,为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物的疑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回国内民商事仲裁撤销事由的范围,与域外立法相比,实体性事项规定得较多,程序性事由涵盖过窄;实践中,作为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的理由中,实体性事项被选择的过多,相应的司法审查也难以产生良性效果;理论上,保障公正、维护仲裁、接轨国际等原则的共同指向一个逻辑结果;具体事由的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