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供求矛盾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层次结构矛盾以及市场衔接矛盾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供求矛盾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重点国家战略,为京津冀休闲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京津冀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现状,提出抓住申奥契机、整合优势资源、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促进京津冀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研究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地区就业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例,探究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就业的影响。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于2014年实施,本文选取30个省级层面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PSM-DID模型进行政策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改善了就业结构;基准模型中,一体化战略显著降低了地区失业率,但在控制固定效应后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北京市失业率显著降低,并未降低河北省的失业率,说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劳动力要素资源分配不协调,存在一定程度的虹吸效应。本文研究能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对改善地区就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手调查唐山市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分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旨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为大学生就业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存在工资收入与福利待遇巨大差距,而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使得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高等教育职业化速度远远滞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矛盾变得日益突出。正确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就业形势、学科发展、就业取向等内容,借助教育、心理、管理等学科知识,为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让他们逐渐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既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跟社会和教育等各个系统都有很密切的联系,但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和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不对称等问题,从政府应建立健全就业保障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和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这三方面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剖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变革与现实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人才市场的不完善、就业模式的陈旧和就业观念的落后等。最后,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和适应就业模式变革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区域内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逐步开展,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现状出发,简要探讨了传统行政观念的束缚、有效规范机制的缺失、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等因素对其影响,在观念思想、政策保障、合作机制、合作领域、核心学科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两个角度对承德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承德自身优劣势对承德和京津冀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业在承德未来经济发展中仍起支撑作用;第二产业是承德市的主导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据最核心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重点发展。同时对承德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进行定位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认可度低、专业优势不突出、岗位胜任能力不强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是实践能力欠缺、对就业能力认识不够、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可以通过加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全程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优化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突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优势等4条途径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