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德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出中国德育事业走自主发展、特色创新的中国式新道路的决心。德育现代化通过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德育体系自身的现代化以及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现代化等方面,全方位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格支撑及道德基础。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德育现代化,涵盖了一体而多样的德育、平等而有尊严的德育、和谐而共生的德育、实体而虚拟的德育、国家而世界的德育等重要主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现代化,我们应进一步推进德育目的的革新,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促进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变革,实现共同价值的传递;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构建协同共治的现代德育治理体系;面向人的数字化生存,以技术革新引领德育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培育具有健全的现代人格及现代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它是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传统的话题,因为它是现代化的基础。每一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都与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因素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中,也有对教育现代化起着严重阻碍作用的因素。只有经历一个自觉的批判、深刻的反思的过程,经历一个选择和接受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步伐才能够加快。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翘首企盼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对中国现代化的解读中,需要与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过程连接统一起来,才能更清晰历史的现代化之路选择的合理性,且为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化的意识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自魏源要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始,至今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大致经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意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意识反映在实践层面上,即形成了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内涵、方向的现代化意识和实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在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借鉴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小来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它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精华,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成果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关于发展思想的创新。它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何以成为引领世界现代化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在于它是党和人民历经重重磨难探索实践而创造的现代化道路,在广泛吸取世界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兼备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的个性。它的出现决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为此,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过程,归纳出其演进历程中所表现的内在特征,进而得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蕴藏的丰富经验,从而为现代化发展落后的国家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史历 《天中学刊》2006,21(6):21-24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及持续发展,它是我们在新世纪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经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提高,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加快了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步伐。信息时代的来临,迫切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注重教学目标,也要注重教育手段。并且要求我们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应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便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实际情况怎样?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又是怎样和它衔接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从史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近代化的特殊过程和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根本要求,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有传统现代化和新型现代化之分,生产力发展有一般发展与跨越式发展之分,回顾中国现代化历程,我们认为中国应在传统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生产力的一般发展,同时在新型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这直接关涉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性质、方向、水平和实现程度。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阐明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时代要求,剖析当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形成因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公平性、终身性、普及性、国际性和生产性。作为社会现代化组成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立足现实、适度发展民办教育、强化政府行为、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统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史历 《天中学刊》2007,22(3):21-25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它是我们在新世纪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选择。要顺利实现现代化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对现代化目标进行优化选择和正确定位,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定型、功能目标定位和目标系统定值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传人中国的二十年已经对现代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摧毁了一些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也建构了一些对中国现代化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和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军事、教育和政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我们21世纪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内生式现代化萌芽溯源于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出现了中国内生的现代化的可能性 ,但最终在封建文化的强力围剿和民族矛盾的倾轧中破灭了。这一历史教训促使我们再度思考现代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深层内涵是人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人的文化的现代化。文化转型意味着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的深刻变化,它直接制约着我们能否在实质上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文化转型应坚持尊重历史、传统重建、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我们的文化使命是努力做新世纪中国现代人。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毛泽东一生奋斗的重要目标。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深刻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和战略构想,提出要实现并保护农民的利益等。当然,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即带有民粹主义的色彩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人类明进步的动态过程,它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任务。以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将“小康”这一在中国传统化中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社会发展模式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阶段,是邓小平的伟大创新。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时俱进地融入新的发展观念;同时也要研究并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切实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20.
程美东 《天中学刊》2001,16(1):20-23
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有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理论为指导.近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之所以一直在步履蹒跚中徘徊,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实践之所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就是因为我们有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基本目标、宏观的方法论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规定,从而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