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利用活动区的活动生成新主题 活动区中幼儿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操作,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教师要用心观察,选择其中有价值的,生成相应的主题活动.如"奇妙的车"这一活动就来自于孩子们在科学区对玩具车的摆弄.一位孩子说:"瞧,我的这个车这么小,叫袖珍汽车."另一位孩子说:"我的是赛车."他们的谈话吸引了大部分的孩子,并引起了一场关于车子问题的讨论.在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中,我发现他们对车的种类、构造、发展史等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设计并举行了一次"玩车"活动,以此拉开了"奇妙的车"这个主题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围绕着“活动区与幼儿的发展”这一主题,我国教师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探索中,我们认为活动区活动对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功不可没,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面向墙壁的活动多,有固定的活动桌椅,幼儿进入这个区域后活动范围较小,其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活动区的创设往往倾向于划分若干个教育功能不同的并列区域如角色区、数学区、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拼插区等,但目标性强,教育功能较单一,横向联系少,并常常忽略了孩子的乐趣需求; (三)幼儿在室内活动区里的活动多以小肌肉动…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活动区游戏中,玩“娃娃家”的几个小朋友突然大喊:“着大火啦!快救火呀!”说着,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娃娃家的家具往“墙”外扔。看到他们那兴奋劲儿,我马上意识到应因势利导。为了既不影响其他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又要教育幼儿爱护娃娃家的玩具,我扮演了一位娃娃家的邻居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苏阳喘着气说:“家里着火了,正在抢救。”“那你快去打电话,拨119,请消防队来。”我也装作非常紧张的样子对苏阳说,然后请小朋友们快把家具抬出去。小朋友还真按我说的去做了,随着我小心翼翼地往外格家具。接着我又说:“不行,火太大…  相似文献   

4.
主题由来 有一天我问幼儿:“你们看到的海是怎样的?”孩子们纷纷说起自己对大海的印象。胡班拮说:“我看到的海水黄黄的。不是蓝蓝的。”其他的孩子也都觉得我们这边的海不是很美。徐子鸣等几个孩子都说:“我们看到海里有许多垃圾。海水发臭了。把小鱼都臭死了。”顺着他们的话。我问:“那这些垃圾该怎么办呢?”于是。有关“海洋环保”主题的生成活动生成了。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2008,(9):42-43
在中班“磁铁”主题活动中,赵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完“磁铁找朋友”活动之后,在科学活动区投放了“鸭子戏水”的新玩具,目的是让幼儿在玩儿中充分感知磁铁隔物吸物的特性。结果,有的孩子看到新投放的玩具不知所措,有的盲目操作。于是,有的教师提出,活动区玩具是物化教育目标的操作材料,投放新玩具时告诉幼儿最基本的玩法,才不至于出现幼儿盲目探索。有的教师则提出相反意见: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探索,教师的引导才可能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才可能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困惑的?  相似文献   

6.
前言: 怎样才能让活动区不断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从而丰富多彩地开展下去呢?在我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报刊亭”活动后,我找出了影响小班幼儿活动区活动由简单到丰富的相关因素。下面就随着我的镜头,去看一看我们班的“报刊亭诞生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生成活动主题”,就字面而言“生成”就是强调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必须是从幼儿和成人的共同生活中,特别是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中生长出来。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尊重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共同学习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中我认为生成活动主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尊重幼儿的兴趣,给予幼儿自发生成活动主题的机会孩子的兴趣是促进活动向前发展的主要线索。幼儿兴趣相当重要,在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但需要是人发展的根本,兴趣是活动的前提,需要则是活动的方向,教育活动只有在社会与儿童之间找到平衡点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  相似文献   

8.
栾伟波  张燕 《幼儿教育》2001,(12):22-23
活动区的创设与教师的课程思想密切相关。在不同的课程模式中,活动区的内容、性质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尝试瑞吉欧方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活动区创设新思路。一、针对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师幼共同构建活动区1.了解幼儿的兴趣,构建活动区活动主题网络。为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了“小问号信箱”,通过它来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并由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里,各班都设有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所以,活动区深受幼儿喜爱。当然,在活动区开展活动时.也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讲几个发生在我园的小故事。图书区里的争吵李老师正在表演区指导幼儿活动,图书区的小朋友来向李老师报告:“老师,丁丁和萌萌吵架了!”于是,李老师赶快到图书区。吵架的两个小朋友看见老师来了,都觉得很委曲,争着说自己的理由。原来,她们是在争抢一本图书。李老师正想批评她fo,并命令她ffl:有图书一起看。转…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学多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易造成忽视幼儿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等问题。我国名儿童教育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主命的。”因此,我园根据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特点,开展了活动区活动。活动区活动以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幼儿兴趣、提供实际操作和探索的机会为主要特征,并主要是通过幼儿在活动区内的活动一般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前言:怎样才能让活动区不断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从而丰富多彩地开展下去呢?在我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报刊亭”活动后,我找出了影响小班幼儿活动区活动由简单到丰富的相关因素。下面就随着我的镜头,去看一看我们班的“报刊亭诞生记”。  相似文献   

12.
活动的产生:女儿五岁多了,很喜欢玩布,常常把它们变着花样披挂在身上。班上的孩子也是五岁多,他们是不是也喜欢玩布呢?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收集了一些窗帘布、被单、丝巾,先把它们放到活动区里,看看孩子们的反应,果然就有许多幼儿拿这些布块往身上比试打扮了。因此,我抓住幼儿喜欢玩布这一教育契机,生成了开放性的探究活动:霓裳翩跹。  相似文献   

13.
面对孩子的要求文/孙颖为了锻炼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开学初,我们在活动区投放了绉纹纸,让幼儿练习搓小球。因为没有教过幼儿如何使用胶水,因此,暂时没投放粘贴用的材料。一天,早餐过后,李会小朋友来到小巧手活动区。不一会儿,她跑来跟我说:“老师,我想...  相似文献   

14.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素质教育更好、更彻底的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成为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面临的问题,在近三年的活动区活动开展中,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活动区活动是一种以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形式,而素质教育只有在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得以实现,活动区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向儿童学习     
记得一位老师在给我的毕业留言中写道:“向儿童学习。”我当时很是不解,而且颇不以为然,问老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寓意,老师神秘地笑了笑说:“以后在教学实践中你会慢慢体会其中的奥秘的。”时隔两年,在教学第一线,我一直思考着老师留给我的这句话,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几天前发生在我与孩子之间的一件事,终于让我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久前,我园准备选送一批幼儿画参加省绘画比赛,因此,我集中精力对幼儿进行指导,小朋友们都积极踊跃地参与绘画活动,有的画“夺金牌”,有的画“2008———北京”,有的画“春天”。在我…  相似文献   

16.
在中班磁铁主题活动中,赵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完磁铁找朋友活动之后,在科学活动区投放了名为鸭子戏水的新玩具,目的是让幼儿在玩儿中充分感知磁铁隔物吸物的特性。结果,有的孩子看到新投放的玩具不知所措,有的盲目操作。于是,有的老教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2005,(10):16-17
我们班的孩子对活动区非常感兴趣,为了给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活动区活动都由幼儿自由选择。欣欣是一个活泼、好动、热情、开朗的孩子,每次自由活动时她都不断地更换活动区,有一次竞更换了5个之多,我认为,欣欣玩每个活动都不能长久,这样下去,对她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我想去干涉但又怕这样做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下午,我们班开展区域活动。小朋友都在各活动区玩,只有杨秀靖在那儿趴着。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参加活动?她说不愿意玩。我对她说:“小朋友都要参加活动。”她却说:“老师,我趴着行吗?”我想她是不是病了?用手摸摸她的头,不发烧。如果硬把她推到活动区,似乎违反了“尊重幼儿意愿”的原则,我该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我决定,在不违反“活动区规则”的情况下,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使杨秀靖以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进入到“别人的区域”。这样,既能有效地保护幼儿游戏热情,又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让大家来想办法帮助她…  相似文献   

19.
我所在的黄木岗幼儿园是特区中一所崭新的初具规模的幼儿园。我园开展了“增强目标意识,设计整体课程”的教育改革活动,把“为幼儿创设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有目的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教育活动作为重点,提出了“创设活动区利用活动区进行教育活动”的方案,并选定我所在的大二班作为活动区教育的试点。  相似文献   

20.
窦婴  冉秀 《今日教育》2006,(9):36-37
“新纲要”的立足点是幼儿,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力求使幼儿得到发展。尤其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活动课题大部分是从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的。同时,幼儿的兴趣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全部采用“一刀切”式的集体教学一部分小朋友的兴趣、愿望往往就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开展了科研课题《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在课题开展中我们经历了茫然、困惑、设想和求证的心路历程,从实践——反思——实践的反复推理,我们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有了一些感悟。以孩子的经验为基础,从孩子生活环境中取材,并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整理获得的经验,以激发他们自主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