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岛端的《支那分割之运命》,体现了"日本侵华思潮中的乡野鸣叫"。对其虽然不能完全否定,但其基本倾向是鼓动日本参与分割乃至独占中国,这是不能否认的。李大钊等北洋法政学子,满怀爱国激情,将该书译为中文并加"驳议"。这些"驳议"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1)殖民野心,理当痛斥;揭其实质,应属犀利。(2)愚忠本性,自应讽刺;拥袁甚力,亦属忠君。(3)共和政体,热切维护;民主人权,亦有述及。(4)良药苦口,多有借鉴;爱国情激,间出恶言。(5)全力拥袁,局限显见;仓促编就,差误难免。(6)"驳议"前多后少,缘由值得探讨。对中岛端的《支那分割之运命》和李大钊等人的"驳议"进行深入研究和客观评价,是深化李大钊研究的重要路径,也是深化中日关系史特别是日本侵华史、民国初年历史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留学日本,对于李大钊思想的发展和学业的造就有着重大作用,在李大钊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诚如1927年4月他在《狱中自述》中所说:“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李大钊在遇难的第三天,《晨报》上发表悼念的文章,把东渡日本称为他“立世之始”.留学日本在李大钊一生中  相似文献   

3.
国人改编历史教科书 应该承认,作为历史教材乃至史学著作,《支那通史》和《中等东洋史》(汉文《东洋史要》)的学术水平都是相当高的,但将其原版引人或翻译而作为中国人学习中国史的教材则问题多多。首先,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国的历史,却用日本人编写的中国史教材,中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脸面何放?其次,以《支那通史》和《东洋史要》作我国学校的中国史教材的书名也不妥。那珂通世也说了:“支那”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他称”,而非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称。而且日本人以“支那”称中国,明治维新以后已有轻视、蔑视之意。  相似文献   

4.
《口占一绝》 这首诗是李大钊同志一九一六年在日本时作的。 口占,指作诗不打草稿,随口吟出。 诗前的小序,简要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和缘由。“丙辰春”,即一九一六年春。当时袁世凯已窃国称帝,中国社会处在分裂动乱之中。蔡锷在云南起义讨袁,南方各省纷纷响应。李大钊同志当时正在日本秘密组织了革命团体“神州学会”,为反对袁世凯而奔走呼号。《口占一绝》这首诗就是一九一六年春天,在日本送别友人幼蘅回国时写的。  相似文献   

5.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的重要标志。有关论著对它的研究和提及很多,《李大钊全集》的编注者对其注解也较多。进一步研究起来,该文中需要探究的问题仍有不少。总起来看,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日本社会主义学者河上肇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要蓝本,其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与一条“金线”的核心论断也出于河上肇此文;写作和定稿时间,应为1919年7月底到8月上旬,而不可能在1919年5月之前。  相似文献   

6.
古堡、沈骏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华中师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一文中说:一九○六年朱执信在《德意志革命家小传》中,“所摘译的《宣言》中十大纲领,是《宣言》在中国最早的节译本。”就笔者所接触的材料看,朱执信摘译的十大纲领,并不是《宣言》在中国最早的节译本.在朱执信之前,一九○三年二月,由香港人冯铳如在上海开设的广智书局,出版了日本福井准造著,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该书的第二编的第一章是“加陆马陆科斯及其主义”,介绍了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学说.第二章是“国际的劳动同盟”,介绍了工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和北方地区的创始人是李大钊,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当时人称“南陈(独秀)、北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九一三年冬至一九一六年夏,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期间,曾阅读过日译本的《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一九一八年一月,李大钊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成为当时“北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人物,他所主持的图书馆成为左倾思潮的发祥地”。同年,李大钊曾多次发表演说,并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  相似文献   

8.
近读《李大钊三莅上海》一文,觉所述内容不确或有需评述的必要。文中说,“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因工作繁忙,连中共一大亦未曾去参加。然而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三次来到上海”。“第一次是1922年8月下旬”。其实,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李大钊为了中国的革命,他不止三次来到上海,第一次也不是1922年8月。李大钊第一次到上海是1916年1月底。当时,他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在日本留学生中秘密进行反袁活动,时值袁世凯忙于复辟帝制,并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为此,李大钊以激愤的心情撰写了《警告全国父老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欲灭亡中国的野心及袁复辟的阴谋,并散发全国。为了广泛联络各方人士,他于1916年1月,来到上海,日夜紧张地与反袁志士协商反袁的一切事宜。此次在上海滞留两周,于2月中旬返回东京。  相似文献   

9.
“支那”系外来语,在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人称中国为Cina Thin、Sinae等,后在佛教经籍中译为“支那”、“至那”或“脂那”等,近代日本曾称中国为“支那”。他们所以称中国为“支那”,或以为“支那”是“秦”字的对音,秦代表中国。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在争夺殖民地的舞台上勾心斗角。英国也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日本在1902年缔结条约,成立英日同盟;1911年两国又续约10年。该同盟在维护英日帝国主义利益方面起过重要作用。1921年同盟到期,日本想继续保持,英国也认为还有此必要,但在华盛顿会议上这个同盟却被《四国条约》所埋葬。那么英日同盟又是如何解体的呢?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5,(5):53-54
李大钊原名李耆华。1913年东渡日本时,他依《方言》中的“钊,远也,燕之北部曰钊”,改名为李大钊,以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相似文献   

12.
“满洲”一词频现于夏目漱石《满韩漫游》一作。然而该词系满族旧称,中国罕见用作地名。日本人以之呼中国东北,意将“满洲”与“支那”并论,割裂东北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满洲”“成为”中日共争之地,殖民“满洲”成了同汉族“闯关东”一样的“开拓”,“文明程度”远超中国的日本有了做“满洲之主”的正当理由。夏目漱石沿用“满洲”一词,不经意间接受了该词背后的殖民逻辑。《满韩漫游》中便出现了“满洲”与“支那”并立、中日对比、“满洲”的主人意识等殖民思想要素。  相似文献   

13.
印度、支那和印度支那是高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几个地理概念,很多学生搞不清它们的地理范围,甚至相互混淆。印度是国名,位于南亚,首都新德里,独立于1947年,是英国“分而治之”方针的产物。1947年前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很长时期里属英国殖民地。支那,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的著作中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后来在佛教经籍中译作支那、至那或脂那。近代日本曾称中国为支那。印度支那,通常指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如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提到的“日内瓦会议终于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  相似文献   

14.
1983年日本立教大学粟屋宪太郎教授(专攻日本现代史)到美国进行调查旅行时,在华盛顿美国国立档案馆,发现一本约70页的小册子,名为《支那事变中化学战例证集》(以下简称《例证集》)。这是日本陆军习志野学校于1942年编印的绝密资料。这本《例证集》记载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进行化学战的56个有特点的战例,并配有战斗图解,另外还简述了使用毒气的种类和方法、战果和教训。但是,所有的战斗地点和部队名称都隐去未提。随后,在一桥大学藤原彰教授(专攻日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环境教育的发展历史 ,大体分为如下四个时期。  一、自然保护教育和公害教育时期 ( 50年代至 70年代 )   1949年成立了由学者和登山家等组成的尾濑保存限制同盟 ;195 1年 ,该同盟改称为日本自然保护协会 ;196 0年 ,该协会法人化 ,并致力于自然保护思想的启蒙和普及活动 ;195 7年 ,该协会曾向文化部大臣及参众两院议长提交了“关于自然保护教育的陈情书” ;196 0年 ,又提交了更具体的“关于高中教育课程的自然保护教育的陈情书” ;1972年 ,该协会还提出过“关于自然保护学科的设置意见书” ,由此 ,1973年 ,东京农工大学开始设置自然…  相似文献   

16.
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看,马克思几乎全部使用“共产主义者”(Kommunisten)来指称共产主义运动的主体,这与恩格斯早前将其命名为“共产主义宣言”(Kommunistisches Manifest)的建议具有一致性。而“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在正文中仅仅出现一次,却被确定在这一文本的正式名称中。文本名称与内容之间乖离、文本得名与恩格斯建议抵牾的双重矛盾表明,《共产党宣言》得名并非仅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决定。事实上,《共产党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名称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二大集体讨论所确定的结果。同盟选用“共产主义”(Kommunistische)充分考虑了同盟的理论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选用“宣言”(Manifest)则既有莫尔(Moll)的承诺因素,也有文体和修辞方面的考量。概念史研究表明,19世纪中叶“党”(Partei)指一种聚集的趋势和因此中聚集所形成的群体的统称,不具有现代语境中“政党”含义。同盟所使用的“die Kommunistische Partei”概念,与20世纪语境中具有严密组织、...  相似文献   

17.
革命前驱李大钊与“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讯的相识,是在一九一八年。这年一月,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新青年》也在这时改由《新青年》社同人组成的编委会负责编辑。在一次商讨《新青年》编辑工作的会议上,李大钊与鲁迅开始相识。鲁讯后来说:“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在保存着一份李大钊同志一九一四年用英文写的自传,这是现存几份自传中年代最早的一份。这则消息是《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一书的作者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 Meisner)报道出来的。关于这件材料发现的经过,迈斯纳是这样说的:一九六三年,他为着了解李大钊同志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时的学习情况,专门到麻塞诸赛州的韦尔斯利(Wellesley)去访问当时在这所学校教英语的阿瑟·鲁宾孙(Arthur Robinson)。鲁宾孙是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人员,那  相似文献   

19.
论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包括四个阶段:接触,影响,接受,确立。1912年前后,李大钊通过《〈支那分割之命运〉驳议》这篇文章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使李大钊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用社会主义的立场去考虑社会问题,解释社会问题,有了接受的倾向;1918年,他系统地接触了俄国革命的资料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并在文化讨论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开始,在这篇文章中,他不只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还在社会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1920年《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是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中国问题的文章,标志着李大钊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编辑先生: 贵报三月三十日刊载了一篇《“支那”出自于何方”》的文章。其文云:外国称呼中国流传最广的当数“支那”。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古国及当代的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支那”来称呼中国。真是这样的吗? 世界的文明古国与中国的实质交往始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也就是在那时,中国实现了最初的统一。各国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以“秦”(CHIN)的谐音来称呼中国,这是被公认的事实。如英语中的“China”和梵文中的“Cina”等等。中国是一个使用汉字的国家,“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