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本全面反映汉字读音的工具书《两万汉字中日韩越英俄读音释义字典》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在2002年上半年出版。汉字早已跨越国界,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变成国际性的,每个汉字在这些国家的语言中都有与中文不同的一个或多个对等读音。 该字典将计算机使用的“GBK统一码中日韩大汉字库”中的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部首符号、常用日本武汉字、某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汉语和汉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且魅力无限。本文从造字和组字两个方面分析汉字,展现了汉字所凝聚的几千年来亿万人民的高超智慧,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汉语和汉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且魅力无限。本文从造字和组字两个方面分析汉字,展现了汉字所凝聚的几千年来亿万人民的高超智慧,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汉字传播吏》是一部文字吏研究的专著,怛因为它研究的是汉字传播,非专业读者也可以把它当作汉字知识的扩展读物。汉字不仅传承久远,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以汉字的使用为中心,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像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都有使用以汉字为基础而创制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汉语和汉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且魅力无限.本文从造字和组字两个方面分析汉字,展现了汉字所凝聚的几千年来亿万人民的高超智慧,及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越南是受汉文化浸润最深的中国邻国之一。古代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是融为一体的,从秦末赵陀建立南越政权至公元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此间的一千多年里,越南曾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存在;尽管此后越南进入了自主时代,但是以推行汉文化为实质的科举制度却从公元1075年持续到1918年;秦汉时期,汉语文教育就开始在南越开展,严可均《全宋文》卷六三所收释道高、法明《答李交州淼难佛不见形》等文是现存最早的越南文献;《全唐文》卷四四六收录了越南第一位进士——爱州人姜公辅所著的《白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字的渊源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汉字无论是在字形、字体还是数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家族在不断增加.从<说文解字>(公元100年,收9353字)到<汉语大字典>(1986年,收56000字),约2000年的间,汉字的数量增加了5倍多,而我们常用的6000多个汉字仅仅是汉字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到目前为止,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国际标准时,共收集到汉字七万多字.  相似文献   

8.
韩开琪 《档案时空》2006,(11):34-34
古邑冯乘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档案馆去年有幸将流传于江永、江华等地民间的珍贵的女书文字《四字女经》文字本收集入馆。全文84句,计664字,是不可多得的古籍。从此解决了《四字女经》一直只是口头流传但查不到文字依据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鸡犬相闻,它世代受汉文化的浸润,历史上,曾长期受中国朝廷的辖属或保护。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远在秦汉时代,此人堪称世界范围内最长寿的帝王——他就是赵佗。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图书馆界》2014,(2):21-23
唐代国力强盛,是书籍编撰事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及东北南亚等邦国形成了以中国书籍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汉文化交流圈,大量的汉文典籍流传至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越南等许多国家。到了宋代,中国散失海外的书籍以及日本人和朝鲜人创作的汉文典籍又源源不断地回归中国,出现了汉典籍逆向输入的文化现象,直接弥补了中国古代典籍的缺失,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古老文字,在长期的流传和形体演变过程中,依然保留了象形文字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不仅忠实地记录下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发展史,而且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阐释提供了系统的依据。因此,现代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了解汉民族的古今文化模式、习惯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本文以汉字“五”为例,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共500万字,近6万幅字形、器物图片首次将汉字作为文物进行解读汉字形义源流全面展现本书是由大象出版社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倾力合作,耗时两年,全面运用出土文字语料库、数据库等汉字数字化工程的集大成之作,是第一部将汉字作为文物进行解读,真正实现"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精品之作。全书15卷,前14卷为正文内容(第15卷为索引),  相似文献   

13.
盛行扶桑的汉籍三翻本──汉籍在日本流传方式的变化羽离子作为汉文化集中体现的汉籍曾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大陆输往日本列岛。向日本延伸的汉文化与日本古老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日本文明的根基。在长长的历史时期里,汉籍对推动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  相似文献   

14.
陈莉 《文化遗产》2014,(5):144-150
中山大学历史悠久,收藏古籍资源丰富,其中有一些是在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用汉文刊刻的古籍,在国内统称朝鲜本(或称高丽本)、日本本(或称和刻本)、越南本(或称安喃本)。这些古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国文化及各国汉籍的刊刻特点。本文着眼于越南汉籍,藉此探知越南本土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之渊源。  相似文献   

15.
全寅初 《中国索引》2005,3(4):48-52
韩国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北部与中国大陆东北接壤,自古以来,韩国便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成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之一,如同日本、越南等国家,韩国也将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到20世纪初为止,韩国大部分档案皆以汉字写成,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朝鲜王朝宝录》、《承政院日记》等文献。韩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创造民族文化遗产时,曾参考各种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自统一新罗时代起,先进的唐文化大量流入韩半岛。至高丽时代,宋元思想文化及书籍由陆路源源不断地传入韩国,尤其是儒家与佛家思想在韩国的盛行,使得儒家经典与佛经典的引入成为主流。据《高丽史》记载,因战乱,在中国早已亡失的典籍,在高丽则保存得完整无损。  相似文献   

16.
谈日文图书字顺目录的组织韩成富(辽宁省图书馆)日文是由汉字、国字(日本人根据中国汉字创造的文字,形同汉字,又称“日文汉字”)及假名组成的,属表意文字。因此,不能象西文、斯拉夫各语文等方使地用于排检。日文的书名和著者的姓名是用汉字与假名混合标印的,都是...  相似文献   

17.
在中越文化交流中,不只是越南搜求中国图籍,也有一些越南人的汉文作品在中国产生或流传。《四库总目》著录越南书数种,如黎崱《安南志略》、黎澄《南翁梦录》,但原属越南书籍,后传入中国的只有一部《越史略》。本文拟对从越南传入中国的数种古籍作一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把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是21世纪越南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理念。越南目前的发展道路“开放式路线”,也被称为Doi Moi改革(译者注:越语Doi Moi意为革新),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它使越南在经历了战争与饥荒之后,达到了当前稳定的整体经济现状。现在越南面临的挑战是:不仅要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声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种:1.以字注字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文字是一种语言,那字体绝对是一种情绪。字体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可以体现力量、信念、温情,甚至更多……方正:从字库到字酷把握时代脉搏上世纪70年代,方正奠基人王选教授主持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王选教授发明的汉字字形信息高速还原技术、不失真的文字变倍技术,成功实现了汉字在计算机上的信息化处理,并随之开启了计算机字库产业。数字化中文字体、字库是汉字书写文化在计算机时代的载体和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