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玉芬 《湖北教育》2004,(10):52-52
“这些孩子,在学校蛮听话,可一到家就不服家长管教了。”一些家长的牢骚充分说明了集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可作用于个体的思想意识制约其行为方式,从而左右学生品德的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集体力量,针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2.
正确的集体荣誉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促使集体象一个熔炉一样,对全班同学起熏陶、感染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而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必须使他们能够珍惜每一次为集体争得荣誉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懂得荣辱观对班级发展的重要影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2.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改正,增强责任感。同时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了解"班级荣辱"与"我的责任"之间的内在联系。3.通过阐述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的关系,举例说明身边热爱集体的事例,向大家阐明关心,热爱集体的重要性,使每个人从思想上认识到  相似文献   

4.
<正>集体荣誉感,是指集体成员意识到集体的作用和价值,并自觉维护集体声誉的一种道德情感。它是联系个人与集体的纽带,它是推动集体成员积极向上、战胜困难的无形力量,同时一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是他关心集体的内部动因,是学生表现出的一切关心集体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而言是他们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小学各个年级段,学  相似文献   

5.
在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关键的一环。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会促使班级进步、人人向上,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由于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一生"。新一代的家长都受过教育,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比较认真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但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虽  相似文献   

7.
学生犯错后,教师会对学生的错误直接或间接地予以否定,从而消除并转变不良行为,这即是教育惩罚,其内涵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以消除错误。教育惩罚通过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痛苦而发挥作用,学生只有改正错误并做出良好的行为,才能减弱或消除痛苦。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自古代教育中就有,如果运用合理可促使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培养他们对自己错误负责的态度,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发展,如果  相似文献   

8.
学生犯错后,教师会对学生的错误直接或间接地予以否定,从而消除并转变不良行为,这即是教育惩罚,其内涵足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以消除错误。教育惩罚通过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痛苦而发挥作用,学生只有改正错误并做出良好的行为,才能减弱或消除痛苦。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自古代教育中就有,如果运用合理可促使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培养他们对自己错误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的精神支柱。每次为集体争光的活动,都将使全班学生受到一次“冶炼”,使他们增强集体荣誉感,因此,我们应抓住每一个教育学生为集体争光的机会,从而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去年,学校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决定在全校举行歌咏比赛。这正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誊感,也是用集体力量去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的好机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能采取了很多不同方法,其中不乏含有惩罚的手段。惩罚并不等于打骂,其内涵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以消除错误。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呵护,一种艺术。只要罚之有方,罚中有度,度中有情,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合理的惩罚往往能让学生改掉学习过程中的恶习,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让他们爱上英语,乐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集体的作用和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首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才能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谭秀平 《成才之路》2010,(20):67-67
教育学家有这样一个教学理论:“集体是形成新人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集体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集体主义者,也只有在集体教育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用集体舆论、集体的作用和集体的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用集体荣誉感召学生。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应从各方面入手,多渠道、多层面地教育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在树立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感召学生。  相似文献   

13.
集体荣誉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巨大磁力场,它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谴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就是依靠人们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理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品德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的方法。自我教育分为个人的自我教育和集体的自我教育。个人的自我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集体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指一个集体内部的互帮互教,通过社会实践,发现自身的优缺点,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行为。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是18~22岁的青年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已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基本可以用自己的头脑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盲目地服从他人的观点。此外,…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好胜心强,对荣誉更为向往和珍惜。但是,小学生的个人荣誉感较强,集体荣誉感较为模糊。所以,在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二是通过各项活动来培养集体荣誉感;三是集体荣誉感要体现在学习上;四是强化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生全方位地行动起来,并持续地贯穿于每一个教育细节当中。  相似文献   

16.
只有让学生在班级体中活起来,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才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从小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逐步学会用良好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班级集体是儿童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生活在这样集体之中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会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由于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一生”。新一代的家长都受过教育,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比较认真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但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虽有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愿望,却事与愿违,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集体荣誉感”是指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成员意识到集体的一种尊严的情感体验,即大至国家、某一地区,小至某一学校及至某一班级中的一员,它是以维护所在集体的利益作为崇高目标的。自觉地维护集体利益,意识到不利于集体的话不说,不利于集体的事不做,个人的行为自觉地服从集体的规范。在集体荣誉感强的集体内,任何一员为集体作出了成绩就会感到自豪;当集体受到挫折时,每个成员就会挺身而出,维护集体的利益和尊严。  相似文献   

20.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他们中很多都是留守孩子,这给班级常规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行为比较散漫;由于缺少家长监督,他们上进心不强,学习不够认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