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味张齐华老师的文化课堂,让数学文化的魅力浸润课堂,融入教学,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打造中学高效课堂出现的一些误区基础上,结合农村初级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就打造农村初级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了还原教育本色、转变数学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建设良好数学课堂氛围和创设高效数学教学情境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放课堂,还数学教学的生活本色。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不少的小学数学课堂却刻意追求形式,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本色,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但形式和手段背后露出的虚假、浮华之现象。因而,目前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摒弃虚假、浮华,理性回归真实、自然的课堂本色是当务之急的研讨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让初中数学课堂回归自然,还数学教学以本色,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体验性生态课堂是以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因素的动态情境为教学背景,以学生亲身体验作为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呈现学生在生态情境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种生态课堂,应该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改多年,"生态"两字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已经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6.
让初中数学课堂回归自然。还数学教学以本色,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体验性生态课堂是以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因素的动态情境为教学背景,以学生亲身体验作为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呈现学生在生态情境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种生态课堂,应该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世.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改多年,“生态”两字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课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生态课堂中的那些“真”.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需要回归数学教学本色,本色课堂也脱离不了创新,怎样才能使这两者自然结合,这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的本色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数学,探索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呈现出的“教学化”特色。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改实践,分析了合作学习、三维目标整合和激励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改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给数学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数学课堂呈现勃勃生机。但仔细审视当下的数学课堂,我们还是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教师为了全面呈现新课改的理念,无止境地给课堂做加法,结果导致课堂处于"浮肿肥胖"之中,与有效数学教学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才能为数学课堂"清洗"冗繁,让课堂"瘦身",还原数学本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共生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学生、教材、技术等各种积极因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和谐课堂。这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创新课堂教学环节,注重预设与生成、教材与生活、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等结合,关注数学严谨性与思维性,体现数学生活化和价值度,努力构建共生课堂,真正使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彰显数学本色。  相似文献   

11.
"本色"的数学教学有两重内涵,一是"数学的本色",二是"数学教学的本色".本色的数学追寻数学思想的显发和儿童的思维敞亮.在"本色"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展现"数学味""简约性"和"动态化",以便给儿童提供"简约而不简单"数学大餐.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期待追寻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色支撑,而生态化有效教学应该是数学课堂的本色之一.生态的有效的数学课堂必须是开放的课堂、真实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开放是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真实是指师生表现出全部的自由创造的活力,智慧是指主动探究、大胆猜测、大胆想象、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能够实现这三点,课堂就是生态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问题.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接受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应力求把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还学生课堂生活的本色,让数学课堂向生活延伸.  相似文献   

14.
魏华 《教师》2012,(18):76-76
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的外衣下,一些数学课堂开始显得喧闹和浮华,造成了数学本质内容的流失。因此简约高效回归数学常态课堂,使学生在开放、生成的情境下了解数学本色教学之所在,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语文本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文本展开整合处理、对文本主旨进行深度发掘、对文本教程实施全面优化,使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生活本色、生命本色和生态本色。本色课堂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阐述了打造简约、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探寻回归小学数学本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本色课堂的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本色课堂中不仅能够营造更好的教学气氛,也能够让学生们有更多收获。本文将具体谈谈小学语文本色课堂导学研究。一、彰显师生的生命本色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打造出本色课堂,首先需要彰显师生的生命本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当是平等的,这一点必须在课堂中得以体现。首先,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当平等对话,学生们可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或者疑问,当然,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或视角提出质疑。这  相似文献   

18.
摒弃奢华、做作、虚浮的数学课堂,演绎真实、朴实、生成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关注、追问和思考数学课堂的本色。数学是充满魅力的,课堂是真实、简约的,因此,数学课堂本色应是简约、流动和充满魅力的。教学中,要认识、彰显数学课堂的本色,善用删"赘"存"精"、化繁为简、启思怡情等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本色之要义,使数学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追求目标。课改初,我们走了不少弯路,比如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淡化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致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效率低下,等等。现在,在追"新"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多地开始关注并深入地思考课堂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使数学课堂得到了理性的回归,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逐步开始去包装,存本色,有"数学味",实现了"原生态"的教学方式。一、教学内容回归实效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习题的生活味""例题的情境味""方式的趣味化"。但是数学课堂的"数学味"正在逐渐被淡化。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改的同时,不忘数学的浓、重、厚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展现课堂的数学美、数学味以及课堂情境等方面入手,挖掘并展示数学之美,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