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最近20多年里诞生并发展的互联网,造成了社会传播的极大震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在传媒领域,互联网以对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递和互动的超凡能力成为具有颠覆能力的全新媒体。它正在改变媒介生态,传统的媒介生存空间和生存规则也必将随之调整,随之而来的,将是市场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2.
许大兴 《青年记者》2016,(24):69-70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电视媒体是人们了解社会、获取资讯的最主要渠道.如今,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移动终端的优势凸显,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已经与日俱减,相比于新媒体,在时效性、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愈发凸显.受众被新媒体分流,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降低. 新媒体给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无可阻挡地在迅猛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和迅速采编方面的巨大便利使得它与新闻的天然特性即迅速、及时、即时组成了最佳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3.
孙麟  谢琴  严冬芳 《新闻前哨》2008,(12):103-104
在现代社会里,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科技、文化、生活,电视媒体无处不在。电视镜头可以深入地震震央、奥运赛场、卫星发射基地、战争最前线;电视记者可以走进故宫与吉庆街、非洲丛林和南极冰川、医院的手术台或法院的审判庭。它告诉你新闻与天气,分辨正义与丑恶。现在,电视媒体却遇到了强劲的对手——电脑与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舆论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具有传统媒体时代不具备的新特征.在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还改变着整个社会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格局和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显得更为复杂,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它能够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信息是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已成为web2.0时代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社交媒体信息记载着社会公众的日常行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可作为社交媒体档案长期保存,因为它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社交媒体信息在得到有效保存前就已经丢失。通过对近几年学术界互联网档案研究热点的归纳分析,总结得出目前学界有关以内容为研究对象的社交媒体档案收集研究薄弱的结论。在借鉴传统档案收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社交媒体的特点,梳理出社交媒体档案的收集范围以及方法,最后基于互联网爬虫技术提出基于内容的社交媒体档案的收集流程。  相似文献   

6.
刘晓丹 《今传媒》2013,(6):91-93
在风险社会,媒体是风险信息沟通系统中的重要因素。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中,媒体是重要的风险放大器,它通过传播风险信号、污名化、涟漪效应等,强化了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媒体传播和放大社会风险,还关乎新闻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的建构逻辑。除了纸媒、电视外,研究媒体与风险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电影、科幻小说、互联网等其他新媒介。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在融入互联网思维、理解"互联网+"内涵与意义的同时,应接地气地与社会广泛接触。互联网思维强调创新性、系统性、开放性,能促使高校教师教学思维要及时更新,促使学科、专业、课程间的整合,促使教师教学的沟通与合作。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实践教学平台应开放、共享,应实现校园媒体实践与社会实习融合。校园媒体实践是社会实习的预备期,社会媒体是"真刀真枪"的生态环境,与职业发展直接挂钩。高校应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合理利用校园媒体的优势,有计划地普及、推广、完善校园媒体的运作,实现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实践教学优势互补,充分互动,形成更加完善、完整的新闻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社会逐渐进入信息时代,而信息化的普及也带动了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壮大,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闻传播方式,同时也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媒体新闻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具有高效性与实时性等优点,其多元性也促进了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当下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其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对传统媒体新闻与自媒体新闻的融合发展提出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是互联网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上传权限开放,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等特征,短视频已经成为平民百姓都可以掌握的一种互联网传播工具。作为低门槛的媒体形式,短视频既展现出了它强大的包容性,也暴露出了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力。  相似文献   

10.
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壮壮 《今传媒》2011,(4):99-100
在这个媒介社会里,手机媒体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交织,无论学者们将这一草根媒体定义为第五媒体,亦或媒体之王,都彰显了它巨大的传播威力。依据5W模式,我们描绘出手机媒体这一新媒体的传播模式,这一新兴媒体传播模式的转变带动了整个社会关系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卢壮壮 《报刊之友》2011,(4):99-100
在这个媒介社会里,手机媒体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交织,无论学者们将这一草根媒体定义为第五媒体,亦或媒体之王,都彰显了它巨大的传播威力。依据5W模式,我们描绘出手机媒体这一新媒体的传播模式,这一新兴媒体传播模式的转变带动了整个社会关系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超媒体时代。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媒体社会地位的大大提高,在社会上享有极大的公信力,各国都会把媒体作为组织社会和动员社会的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应用,以报纸和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在经受日益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13年6月,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达5.91亿,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相似文献   

13.
11月21日,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说:网络媒体在这个时代具有鲜明的社会烙印,也注定了它有可持续发展和赢得青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能力。但是,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好处自不必说。互联网给时代和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冲击绝不可小视。我认为,中央领导同志所讲的善用、善待、善管媒体,对于互联  相似文献   

14.
网络编辑:引领新媒体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媒体的世纪,中国在其中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将由媒体大国发展成媒体强国,而新媒体无疑是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引擎。在新媒体大家庭中,互联网已由一种信息技术手段演变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媒体,它无疑是新媒体家族中的代表和核心,网络媒体的发展是新媒体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5.
未来的主导新闻媒体不是互联网媒体 一直有人认为互联网媒体会成为未来传播世界的主导,而我们认为,互联网媒体在未来可能主要会扮演搜寻、检索、存储和汇集各种信息的平台的作用,它不会是主要的新闻传播煤介.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新已经深度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于媒体行业来说,传媒行业格局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呈现相互融合发展之势。面对大形势、大趋势,传统媒体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节目定制是湖北之声在媒体转型中的有益探索,频道为2019世界集邮展览定制的节目《邮票里的湖北》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组定制节目充分体现了湖北之声的融合意识。一、《邮票里的湖北》节目界定如果说它是一件产品,它已显示出品牌的价值;如果说它是一个项目,它已体现出团队的执行力;如果说它是一种模式,它已透露出媒体的发展希望。2019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湖北之声编发了一组节目《邮票里的湖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宇 《传媒》2016,(5):63-65
社交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社会信息流通的重要方式.在虚拟社交空间诞生之前,人们在咖啡馆、剧院、竞技场、浴室等场所交流信息、开展社交.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交流、交往的方式,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或多或少让位于虚拟空间里的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虚拟空间里的社交活动已成为人类社交的重要方式,也改变了媒体经营管理理念和内容生产运作方式.半岛电视台一位频道负责人亚西尔·阿卜希拉阿胡(Yaser Abuhilalah)用比喻的方式定义了当下媒体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从前观众只是电视媒体的观看者,现在则是伙伴,因为媒体和观众之间需要相互借力、互惠互利.从真实的咖啡馆到虚拟的社交媒体,传统媒体一直需要这样一个分享、互动的平台.当前,社交媒体仍在发展之中,传统媒体也需要积极运用社交思维完善业务布局、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向各国的政府管理者提出了挑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它已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窗口和平台,同时也日益成为新的意见表达渠道。探讨网上言论自由与社会安全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媒体和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摆在政府和媒体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它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信息产业领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整体、政治化结构,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在这里,仅就互联网对媒体的影响以及媒体的应对策略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