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勇 《科教文汇》2008,(36):95-95
阅读是阅读者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注重语言知识的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2.
曹秀芳 《今日科苑》2010,(11):182-182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生记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相似文献   

3.
熊晓丹 《科教文汇》2008,(13):71-71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其所占比重和初中语文教材相比大大增加,文言文教学的深度广度难度随之有了较大的增加.新课改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一是让学生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作品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推荐了背诵的篇目。去年和今年的中考题都有加重了默写古诗文的内容。今年默写分数占10分之多,这表明对语文积累的强调。但我们不少老师仍未重视起来。今年中考有很多考卷的  相似文献   

5.
李高彬 《科教文汇》2008,(34):103-103
《高考说明》中“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是一项能力考查,文言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责任。针对现代文而言,文言文教起来比较死板,收益也甚微。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了解学生、翻阅资料、同行交流、大胆尝试,不断总结和改进,进行了文言文教学五转变的尝试,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沈春晓 《科教文汇》2008,(31):103-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中能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古为今用”。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剖析高中文言文教学滞后的现状,提出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看法及在新课标程标准下进行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做为语文教师要准确研读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把握好识字、篇章理解尺度,切实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能力和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8.
沈春晓 《科教文汇》2008,(11):103-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中能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古为今用"。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剖析高中文言文教学滞后的现状,提出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看法及在新课标程标准下进行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而在高中每册课本中都安排了2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内容。由此可见,文言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当前文言文  相似文献   

10.
要想使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感兴趣,关键在于教学要得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强化通读通讲意识,领会作者在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并在讲解时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一、备课时的处理——通读1.读注释,查资料,有己见。我们可以把古诗词看成是古代诗人通过时间隧道发给我们的电报,需要解码。注释就是解码的钥匙。但由于作注的人对诗词的理解感悟不同,所作的注也就有所不同。教师备课时要认真读注释多思考,这样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如《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最早的注释是“机杼声”,后来又加上了“叹息声”,现在的课本选了这两…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利用小组提高数学整体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文 《今日科苑》2010,(10):240-240
目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大包大揽,讲得过多过细,力求字字落实。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小,以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大失,更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仅就在新课改背景下,转变文言文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中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一、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13.
李宁 《中国科技信息》2007,(16):219-2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师应该站在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的高度,用不浅易的准备和浅易的教学方法来教浅易的文言文,那么整个文言文教学就会真的显得浅易了。  相似文献   

15.
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为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很多试题越来越多地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要求考生在比较中完成对诗歌的赏析。比较阅读,更能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鉴赏和运用能力。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张声桂 《内江科技》2006,27(6):141-141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是学生阅读能力测试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呢?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首要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再以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课中听读,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美感感受;达成背诵,增加学生古代美文的积淀;最后再以探讨的形式,“觉疑难,明是非”,让学生综合掌握文言知识。  相似文献   

18.
传统阅读教学中师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对阅读材料中词、句和语言点的分析上,轻视语言内容的整体理解与分析。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对课文是“只见木不见林”。对于学生阅读的失败,初中教师大部分会把原因归结为学生阅读量和生词量不够,从而让学生做大量的阅读练习,背诵更多的单词和文章,结果师生在英语阅读上是费时多,收效微。由此可看出,传统阅读教学只注重量的积累,忽视了学生学会阅读能力的培养。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并且借助阅读进行学习,让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让学生获得成功学习的方法,不仅是课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选择的句子往往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对这样的句子的考查,能够看出我们对整篇文章理解、掌握的程度,能够看出我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下。但从阅卷的实际情况看,此题的得分率仍旧偏低。究其原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开启古代灿烂文化宝库的钥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然而文言文晦涩难懂,尤其是一些现在不常用的生字,学生都不认识,更难理解。另外,学生平时不用文言文交流,也基本不写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仅限于教材,为考试所迫,根本提不起兴趣,更别说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