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竹  耿涌  薛冰  付加锋  唐笑飞 《资源科学》2011,33(4):620-62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5省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5省份1995年-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脱钩分析,探讨5个省份1995年-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5个省份在1995年-2008年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迅速增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态势;预计伴随经济进一步增长,碳排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增长趋势;如何实现碳排放总量减排而又达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绝对脱钩",是中国低碳经济战略的首要难题。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化,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低碳经济首先在发达国家抢先推广,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碳标识、认证、碳排放控制制度.进入21世纪以来,控制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已经建立,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温室气体的控制已成为技术性措施的内容,低碳经济造就国家新的竞争优势.全球战略性行业向低碳方式转变、调结构已成趋势.低碳产品发展最终结果导致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城市节能与碳减排政策情景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悦怡  张力小 《资源科学》2012,34(3):541-550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能源消费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达到全球排放总量的80%。因此,将城市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主阵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借助情景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发展路径对城市未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可能影响。通过构建LEAP模型分析基准(BAU)、政策(BP)和低碳(LC)3种不同情景下2007年-2030年北京市能源需求、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低碳情景下北京市能源需求总量预计2030年将达到88.61Mtce(百万吨标准煤),分别比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低55.82%和32.72%,碳排放总量分别比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低62.22%和40.27%,且在2026年达到拐点,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能源结构优化效果明显,低碳情景下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达到57.75%,高于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16.93%和11.25%;相比于基准情景,工业部门在政策情景和低碳情景下节能减排贡献率均最高,建筑和交通运输部门将在北京未来低碳道路上发挥出巨大潜力。这些结果将为北京市未来能源发展和建设低碳城市提供重要的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是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低碳经济具有导向性,战略性、全球性、持续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为根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经济发展理念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的延伸和扩展。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文章在界定低碳土地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发展权和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的理念。饭店作为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场所,发展低碳经济是饭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主要分析了饭店走低碳经济之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绿色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马杰 《科技风》2011,(23):220
在当前全球变暖的形势下,气候变化多端,全球都在围绕着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理念来进行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开发,从而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率,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的目标,这一举措正在一定程度上使全球经济转型和能源发展的方向受到非常深刻的影响。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发展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因此,本文探讨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和新能源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日前,在全球不同结构建筑的生命周期中都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了使地球温室效应得到有效控制,了解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问题以及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比较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比例很大,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以江苏省62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测算了2001—2014年各县域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动、时空差异演变,进而开展了各县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承载系数和农业经济贡献系数差异分析,根据矩阵聚类分析进行了空间区域划分,全面揭示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性、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①全省排放量年际变化波动较大,2007年以后快速增加,年均增长4.37%,而排放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均降幅4.26%。②排放量空间分布逐步集聚,而排放强度则逐步均衡化,到2014年已经相对离散。③排放量、排放强度及ESC基尼系数较为合理,而ECC(经济水平-温室气体排放)基尼系数超过了"0.4"警戒线,仍有上涨趋势,应引起特别注意。④为凸显排放对农业发展承载贡献的区域差异性,将62个县域单元划分为四类:"高承载力-高经济贡献"型、"高承载力-低经济贡献"型、"低承载力-高经济贡献"型、"低承载力-低经济贡献"型,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农业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策略。本文对县域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分析评价与聚类,不仅为江苏省及各县市制定农业节能减排政策、实现低碳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从微观县域层面在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上深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资源科学》2011,33(4):612-619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节流"指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1.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付加锋  刘小敏 《资源科学》2010,32(2):205-21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在面对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时的政策选择难度加大,情景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不可能在先设定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再采用反演方法设定情景并保障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更多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和能源技术、经济竞争力,并在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投入。因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约束下,通过调整部门能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加以实现。然而,"低碳"经济情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通过不同情景设计来选择较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情景模式。本文将对构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情景框架,关键指标的选择与设定,情景逻辑性检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而科学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转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国家,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并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发达国家企业积极实施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专利战略,在低碳技术专利竞赛中抢占先机,中国企业急切需要运用专利战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本文比较分析中国企业在全球低碳技术专利竞争中的现状,建构了低碳创新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框架,分析不同类型低碳创新企业专利战略选择,并就中国低碳创新企业实施专利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碳化视角的东北地区振兴——以吉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论文以东北地区振兴为背景,探讨吉林市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提出吉林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工业重镇,已形成了以石化、汽车、冶金、电力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实现吉林市产业升级和现代化改造,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和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将吉林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状态;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普及先进高效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核电技术;促进低碳生产方式、低碳消费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实现大规模减排温室气体目标,以利于吉林市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更全面、系统、并力求实际地展望和创造自己未来的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低碳交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交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一般交通的共性,又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低碳交通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呈现出一系列特点,我们要遵循预防、系统、协调和政府主导原则,从观念、科技、制度、结构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发展低碳交通,实现交通的真正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模型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技术引进和创新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参与国际合作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低碳经济基础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建库,数据库主要包括4类数据:"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社会经济人口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本文将低碳经济模型中的各种条件、指标与空间要素结合,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低碳经济模型GIS空间分析系统,提供低碳经济模型可视化、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空间分布表达、趋势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功能。经实践验证,证明该系统能直观反映不同区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未来情景类型,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与演化规律研究提供应用支撑,为环境决策和节能减排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低碳化视角的东北地区振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守先  庄贵阳 《资源科学》2010,32(2):230-234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论文以东北地区振兴为背景,探讨吉林市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提出吉林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工业重镇,已形成了以石化、汽车、冶金、电力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实现吉林市产业升级和现代化改造,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和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将吉林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状态;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普及先进高效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核电技术;促进低碳生产方式、低碳消费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实现大规模减排温室气体目标,以利于吉林市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更全面、系统、并力求实际地展望和创造自己未来的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为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抚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而低碳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驱动.文章阐述了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分别就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低碳技术国际转让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论述了典型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国情与现状,总结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实验经济学分析出碳排放交易制度目前的处境和地位以及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各种措施中为什么以碳排放交易制度为主。碳排放交易制度实施具体难点是交易价格制定的困难性和复杂性。选择单一拍卖价格比双向价格体系更为有利。如果碳排放交易与碳排放税相结合,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