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专利创造性客观化的内涵和研究意义,指出在实质审查中专利创造性客观化是通过创造性判断的客观化实现的,并结合具体的审查案例讨论在创造性判断的客观化中两个重要内容:创造性判断主体客观化和创造性判断方法客观化,并分析两者对于创造性判断客观化的显著意义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反思目前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的创造性判断客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药物晶型专利并不属于化合物专利范畴。在专利审查指南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化合物专利创造性的审查标准不能当然地适用于药物晶型专利的审查,也不能人为地扩大和替换审查规定的特定概念。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不是审查药物晶型专利创造性的唯一标准,药物晶型创造性审查更适合"三步法"和显著进步的一般性规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专利与商标》2010,101(3):83-83
实用新型检索报告制度是2000年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时引入的,是为了解决实用新型专利未经实质审查,法律稳定性不强的问题。根据2001年《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6条,检索报告仅就专利是否符合新颖性或者创造性作出评判,不涉及其他的专利授权实质要件。  相似文献   

4.
专利质量及其测度方法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单项专利和机构专利两个方面研究了专利质量的内涵外延,提出了单项专利和机构专利质量测度的方法和指标体系。认为专利质量是专利技术水平高,撰写较好,能够经得起审查、无效和诉讼程序具有较大市场价值的专利,本质是专利满足专利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程度。对单项技术来说,专利质量必须同时满足技术质量和法定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对机构来说,除测度技术质量和法定质量外,还要测度专利实际产生的价值,专利质量是指专利技术质量、法定质量和经济质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专利创造性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比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日本)与我国对专利创造性的判断标准,认为我国发明专利创造性标准过高,影响创新活动的社会效益。从事创新活动应当对专利法和审查指南关于创造性的审查标准进行反向理解,为创新活动提供思路和研究方法。专利制度通过创造性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间接传达了保护创新的制度价值,创新活动需要汲取专利法和审查指南关于创造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评判是专利审查和答复审查意见中的重点和难点,专利代理人和审查员对专利的创造性评价的分歧直接影响到专利的授权与否,为了避免在实践中片面的、单独的理解区别技术特征造成的创造性判断错误,需要对发明创造的技术进行整体的判断,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对技术方案的整体理解和创造性评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专利创造性判断很难避免受到判断者个人主观倾向的影响,如何避免主观化,使得创造性的判断尽量客观,是专利创造性判断的一大难题。本文试以审查实践中碰到的实际案子为例说明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的撰写对创造性判断的影响,探究如何更加客观地进行创造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公民解某于2001年12月19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名称为“手机自动隐形拨号报失的实现方法”的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在本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5月23日向解某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载明:权利要求1、3、23、24、45相对于对比文件1(FR2791509)、对比文件2(JP10341281)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从专利无效、行政诉讼的案例看药物晶型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晶型发明专利涉及化学制品的研究热点和企业专利布局的重要领域,一直是审查、无效以及专利诉讼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若干涉及药物晶型的无效和诉讼案例的审理过程,围绕药物晶型创造性争议的几个重要问题展开分析,提供目前在无效、诉讼阶段对晶型药物创造性的趋同性判断,以期为药物晶型方面的专利申请、专利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专利制度设置中,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采用了不同的审查方式:只对发明专利进行实质审查。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仅仅进行形式审查,致使後两种专利权的稳定性相对较弱,较易受到挑战。例如,在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诉讼中,被告常常会对原告专利权人据以起诉的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遇到这种情况。法庭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於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以及《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相关规定’考虑是否中止诉讼。  相似文献   

11.
在案件的实质审查阶段,如何抓住对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的有限机会,针对通知书中涉及的创造性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是专利能否被授权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如何对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以期为该类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创造性审查一直是专利实质审查中的重点和难点。审查员对于创造性的判断,一般都是采用《审查指南》中所介绍的"三步法",而在实际评判过程中,即使基于同样的证据,不同审查员的审查结论有时也会有所不同,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事实认定的差异,突出表现为对本申请或对比文件公开内容的事实认定差异;对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事实认定差异;以及对公知常识、是否具有"技术启示"判断的事实认定差异。由此可见,事实认定几乎贯穿了"三步法"评判  相似文献   

13.
专利行政审查和司法审理是发明寻求专利保护的前后两个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各司其职,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同一项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在行政审查阶段和司法审理阶段所确定的范围有所不同。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以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为切入点,以司法审判案例为桥梁,分析司法审理和专利行政审查中的差异,探寻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解释标准执行一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人们检索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就必然导致在专利实质审查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网络证据的使用问题。由于网络证据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时间难以准确确定,证据容易消失,专利实质审查中如何判断网络证据的效力一直是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对网络证据作为现有技术在专利实质审查中的使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药物标准专利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授权将会损害社会公众的正当权益。本文对仅以纯度限定的已知化合物、杂质化合物、对照品用途专利的创造性和/或新颖性审查标准和应当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对药物标准专利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审查。  相似文献   

16.
正专利复审的案件逐年增加,复审程序中的一些特殊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就实践中几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予以简要讨论。一、专利复审中的客体问题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复审请求的客体仅限于对专利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具体包括两大类:一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初步审查时,发现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4条的规定,经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这一规定是专利审查程序中复审程序的法源基础,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对复审程序也作了相应的细化规定。但专利复审程序的法律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立专利复审程序,业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显缺失,导致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前后说法不一。本文从现实案例出发,对专利复审程序作出较为细致的分析。本文认为,专利复审程序的法律性质应符合其设立的初衷,即专利复审程序的法律性质属于法律救济,目的是规范审查程序正常进行,纠正审查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由此为申请人提供救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定法院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有关专利申请的审查决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有关复审和无效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其二是法院对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专利申请权属纠纷和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本文旨在对前者有关专利性司法审查的专利行政诉讼作一疏理:通过回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评判是专利实质审查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影响专利审查效率和质量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一件PCT申请案的授权过程及授权文本,比较了EPO与SIPO的创造性标准异同。对比文件的选用也影响专利审查效率和质量,在PCT审查中,PCT最低文献量的规定又直接影响了对比文件的选取。自2012年7月1日起,中国专利文献正式纳入PCT最低文献,自此PCT审查必须要检索中国专利文件,PCT审查在效率与质量的把控上又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0.
权利要求书是专利申请文件最核心的部分。权利要求撰写的质量,将影响到后续审查过程中对其新颖性、创造性的评判,而且还决定着该专利所能保护的范围。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