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抚顺市是国内外知名的煤都,采煤历史已有百余年,矿区部分地块存在的地质灾害给抚顺地区的城市建设、生态与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依据地质结构控制论的理念,对其进行建设条件分析,最终作出矿区部分地块稳定条件与工程建设条件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抚顺市新抚顺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口规模预测过程中与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产生的矛盾,探索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采取之下而上的方式遵循经济规律,实施求是的确定人口规模的方法,使城市规划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抚顺段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进行计算,对抚顺市水环境进行模糊评价。  相似文献   

4.
梧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应结合地质灾害的发育和集中性特点,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进行区域性治理。另一方面应将地质灾害治理与城市景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水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阻碍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着天水市城市的发展。该文从天水市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成因及对策等方面阐述地质灾害对天水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佳  卞玉梅  张一  金尚荣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232-232,305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辽宁义县地质灾害的发育主要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集中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密切相关。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致灾因子,利用GIS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各因子进行属性叠加统计分析,对义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7.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当前抚顺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中心工作.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监测指标.本文重点就抚顺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为抚顺民生的改善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针对芷江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成因,提出的观点(或解决方案)。在地质灾害行业起到防灾减灾作用。芷江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对芷江县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特征。统计分析后得出,芷江县地质灾害以小型土质滑坡为主,主要发育在侵蚀堆积岗地地区,发生时间与降水集中月份及暴雨期基本一致。由此得出,芷江县地质灾害主要受控因素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相似文献   

9.
抚顺市浑河大伙房水库作为辽宁省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将直接影响沈阳、抚顺及下游流域的饮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本文对大伙房水库上游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汇总分析,计算出各控制断面水环境容量,并对水环境问题进行了简短的诊断识别。  相似文献   

10.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多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生态足迹方法只能描述现状的局限性,利用多维度生态足迹构成分析,详细计算了抚顺市近10年来的生态足迹需求和供给,分析了生态足迹供需结构、布局、平衡状况和资源去向。通过分析生态足迹构成帐户以及6种生态足迹土地类型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进一步解析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运作特点,将资源输出剥离以后考察城市在产业分工、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2004年抚顺生态赤字高达承载力的5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扣除资源输出后,化石能源的消耗仍占足迹的80%以上,表明其第二产业严重依赖能源工业,工业不发达、产业链级低,导致生产效率低。城市亟待转型,同时需加快生态治理和地质修复。针对生态足迹的结构,对抚顺的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取向、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出改善建议,提出生态修复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地质条件和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人类工程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也各不相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也差异甚大。本文采用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的概念,首次对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开展了定量评价,为职能部门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相关研究人员开展全省地质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23)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具典型黄土梁峁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差,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灾害坡型统计、地形地貌、岩性、外界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了解横山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抚顺中尺度地震实验场建设与相关问题研究成果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 《中国科学基金》2003,17(2):107-108
由抚顺市地震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抚顺老虎台矿中尺度地震实验场建设与相关问题研究”,在多方支持下,完成了2002年度计划,已经构建起中尺度地震实验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通过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发现巴青县境内地质灾害220处,主要为泥石流及崩塌,其次为不稳定斜坡、滑坡及潜在溃决冰湖。该区内的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岩土体类型、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调查,有效地提高了巴青县地质灾害研究程度,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文成-泰顺地震资料和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结果,对文成-泰顺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地震地质灾害具规模小,威胁性大,突发性及隐蔽性等特点,其预防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进一步的成因分析发现,地震地质灾害与地震强度、震中距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地震地质灾害随地震震级增大而呈加剧趋势,地震发生后,岩土体变松散,在冰冻、台风、暴雨及长时间的降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后期次生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本研究可为相关部门编制地震地质灾害规划提供参考,对进一步做好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抚顺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非集约化使各类资源的供给、保障难度迅速上升,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节能减排的实施,为抚顺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加强节能监管,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经济总量,加强政策引导,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公众低碳理念等举措,可以为促进抚顺市的经济发展,提升抚顺市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成为了阻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广东省兴宁市某公路工程为例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及周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项目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或滑坡)和地面沉降。尽管本研究提出来多种防治措施,但不同地质灾害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本文就以喜马拉雅东部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AHP)、MAPGIS等方法对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问题进行区划与评价。研究发现,本区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层、地形、降雨量及地质构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陕县为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中崩塌和滑坡共占总数的88.2%。境内地质灾害受大气降雨控制明显,雨讯期的6~9月份产生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79.6%。针对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管理,统筹安排,按近/远期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有效监测或治理,并逐步完善区内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江山市地质灾害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通过对江山市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成因机理及人类活动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江山市地质灾害点具有点多面广、但分布又相对集中等特点;并且其形成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主要受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将江山市划分为高、中、低及不易发4类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综合上述结论及江山市经济状况,对本市不同区域的不同灾害点提出了治理或搬迁等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