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因此,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一定要学习这种语言所表现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2.
易军宜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134-13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中学英语教学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语言的翻译也就是对文化的翻译,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我们在进行英汉、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兼顾两种语言的文化,做到翻译传神。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词汇差异是语言差异最直接的体现。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因而文化差异自然体现在词汇层面上。各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标准,语言规则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阐述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对词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智慧的积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体。语言与文化有如“水乳交融”的关系。邢福义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犹如管道或轨道,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语言差异的文化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因此,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一定要学习这种语言所表现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习惯。同时,语言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语言和文化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目的语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本文在对医学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跨文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义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桥梁。英汉两种语言各属不同的语系,从而两种文化在历史和语言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两种语言的历史,语言思维习惯和词汇特点等文化方面内容的了解就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不同的语言要素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寓示着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各种动物在不同的语言里也褒贬不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成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汉泰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有利于了解两种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学习俄语,一定要了解俄汉两种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差异,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本身的过程,也是接触、了解另一种民族文化的过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说,要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及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因此,在俄语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俄罗斯国情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民族院校俄语专业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学,还应该考虑民族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同时应了解该语言国情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在俄语教学中,纯语言性的释义是不够的,应从基本文化知识、词的背景、词的文化象征意义、风俗习惯、成语、俗语等方面进行国情文化知识的讲解。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在俄语教学中注重渗透俄罗斯的交际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加强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身势语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某些心理特征。身势语属于非语言交际系统,是语言系统之外的边缘部分,与语言交际理论密切相关,涉及交际场景,交际者双方的社会文化与心理特征。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俄汉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已是交际的主要障碍之一。了解并把握俄汉身势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有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准确地表达意思,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角度分析俄汉多义词产生的原因,以汉语的“打”和“意思”二词为语料,指出汉语多义词在俄语翻译时要考虑的诸语境因素——语义和搭配、文化背景及上下文,以期对学习者避免俄语汉化现象,提高俄语言语能力,以及对教师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东西方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化心态、宗教习俗以及历史进程的不同,形成的哲学观也就不尽相同,这主要表现在:1东方哲学的整体性、统一性与西方哲学的分析性、对立性;2.东方哲学的具体性、形象性与西方哲学的抽象性、逻辑性;3.东方哲学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观和西方哲学以自然为中心的客体观。哲学和语言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汉俄两种语言在表层结构上所体现出的巨大差异正是由于其深层结构所依托的哲学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个性,文化差异和不对应构成了文化空缺,对翻译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俄汉语言各有其特点,在诗歌文化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文化空缺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翻译的难度。通过分析文化空缺的形成以及分类,并总结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言文字特征,对俄语翻译的工作提供了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俄语人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使者,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要有意识地去认识文化差异、自觉地尊重和积极地协调差异,能够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这就要求俄语专业教学要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语言传授的同时,更要进行文化的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谚语和俗语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俄语谚语俗语中可以了解到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动物意象、宗教思想观念,同时还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俄汉语谚语和俗语的民族文化差异,总结课程设计的优缺点,以完善今后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