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两部作品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及叙事模式上表现出诸多不同,然而作为在各自领域获得较好声誉的两部作品,仍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作为灾难文学可资借鉴的经验。身份认同、内在价值追求与艺术表现手法的高度契合,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小说与电影在各自领域的声誉。与此同时,不论《余震》从个体的层面出发,还是《唐山大地震》从群体的层面出发,将现实关怀深入到更隐秘丰富的内心世界,突破伦理道德的肤浅表达和意识形态的简单图解,在灵魂的自省以及文化的反思中,释放其应有的艺术张力和社会功效,是灾难文学普世性价值及其主体性建构的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2.
《唐山大地震》成功的运用了电影传统的叙事模式,避免了宏大的叙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讲述唐山地震大灾难之后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电影运用传统的亲情叙事模式设置多条情节线索讲述了地震灾害后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和余震,以及个体在经历灾难后命运的改变,从个体人物形象表现让人为之动容的人性光辉和亲情伦理。这种平民化和个体化的叙事模式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一种亲情的回归、一丝心灵的慰藉,这种温暖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次情感的巨大认同。  相似文献   

3.
从灾难片的影视视角入手,在小说到电影的变化和"姐姐"的形象等方面,分析认为电影《唐山大地震》实际上是一场来自心灵的地震。它将主流价值与商业运作结合,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死去同胞的国殇,更对活着的人造成伤害,破镜何以重圆?最后从资本的强力投入、唐山精神、城市名片、电影的英雄主义、电影的催泪标准讨论了灾难电影与城市营销。  相似文献   

4.
卞玲莉 《新读写》2010,(10):58-58
来到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个讲述了23秒、32年的故事,触动人心。  相似文献   

5.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在全国公映之后,该影片也被推向国际市场。字幕翻译的质量对影片在国际市场的广泛传播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对《唐山大地震》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后,指出"压缩"和"删除"是字幕翻译所特有的两种重要翻译策略,同时也指出了该片字幕翻译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今最有分量的海外华人女作家之一,张翎被赋予了多种的界定,对她及其作品的研究也在以不同角度、各种方式延伸着。作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个体在突变的环境中,历练的痛苦与无奈正是张翎在文化与地域的交融中,经岁月的流动和历史的见证所着重关注的实在,因而,他者的语境为解读张翎作品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小说《余震》是张翎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进行的创作。与以往不同,在这次的书写中,张翎将依托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历史背景,将母国设置为主要的故事背景。因此,对于擅长通过小说在东西方之间搭建对话的张翎而言,透过他者语境对小说《余震》的解读就显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影《1942》上映以后,票房和评价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电影所讲述的沉重故事和呈现的惨烈画面,似乎不为观众所接受,但当细细品尝电影,我们会发现,在沉重故事和惨烈画面背后,是冯小刚用电影语言对人性的深度叩问.影片以1942年河南灾荒为大背景,从灾民和官员两个群体入手,对人性的失落、挣扎、归回与救赎做了精彩展示,是继《唐山大地震》后,又一部力图传递给观众温暖和力量的电影,再次体现了导演冯小刚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8.
冯小刚今夏巨作《唐山大地震》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随着媒体关注度和观众期望值的提升,冯导不失时机地推出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全新修订版,与电影同期上市。在书中,冯小刚延续了他电影中常见的冯氏幽默,与他的贺岁剧相似,这本书又一次展示了他的诚实与幽默。  相似文献   

9.
《倾城之恋》所使用的电影叙事语言、电影线形结构和电影造型手法等特点,都表现出这部小说的电影叙事策略。小说通过电影叙事达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充分展现了张爱玲杰出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被称为电影的"第二语言"。在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音乐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个性化的释放。在"大片"、"大制作"电影强势争夺观众的背景下,《我的父亲母亲》与《山楂树之恋》作为小成本电影以另一种风格、另一种方式感染和感动着观众。其音乐创作注重"中国元素"特别是中国民间元素、民族元素、原生态元素的创造性运用,传统而不老套,朴素之中又透出清新,成为电影整体结构中鲜活而独特的魅力元素。  相似文献   

11.
影片《深海》和《南方纪事之浮世光影》看上去截然不同,后者堪称女性主义电影的佳作。实际上,《深海》在貌似“男性电影”的外表之下,隐匿地表达了女性主义。可以说,两部影片外表相异但殊途同归,是台湾电影中女性主义表达的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缓冲     
两个小时前,包了一年的网停了。电脑的屏幕上是网被断开前打开的网页,是我从百度提问里求来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热门的电影已经缓冲到73%了。  相似文献   

13.
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影片,主要描写了修道院里的阿比斯院长指派见习修女玛丽亚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的曲折、感人的故事。解读电影《音乐之声》,可以发现其中蕴涵的教育管理。拟对影片中体现的修道院院长、女主人公玛丽亚、冯·特拉普上校的教育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对现实中的教育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影与光的描写成就了《银河铁道之夜》作为文学作品、电影作品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影与光在表现主人公、作家的孤独感以及心情起伏、主题深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互文性角度对名导塔西姆.辛的《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进行解读,其电影在参照了格林版《白雪公主》的文本主线的同时,在角色和人物关系的塑造上进行派生、超越。该电影对童话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和诠释,丰富了童话的寓意,故事映照出现代社会的人物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素质往往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电影《音乐之声》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思益 《辅导员》2010,(17):54-54
暑假,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那山崩地裂、生死大救亡的场景,那劫后余生32年的故事,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  相似文献   

18.
冯阿信 《音乐世界》2010,(21):12-12
虽然山下智久的电影《明日之丈》要到明年2月上映,等待是有点难耐,不过有我们贴心地为您准备了花絮剧照。请紧跟我们的脚步,先睹为快解解眼馋.看看剧中的山下有怎样的努力,怎样的表现,听听剧情之外的山下智久有着怎样的坚持,又有怎样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熊出没之过年》是系列动画《熊出没》的2013年春节贺岁电影。其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后收视率突破3.85,一举打破央视少儿频道开播以来的最高纪录,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追捧。文章试图结合影片中独特的动画角色、巧妙的电影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意蕴这三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从而揭示其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He Is Legend     
《音乐世界》2010,(17):11-11
将于9月10日在北展剧场召开个人演唱会的李健,最近变得异常忙碌。李健之前不仅去到南非拍摄了《好望角》的MV,他还为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创作了主题曲。为工作各地奔波的李健,正在书写属于他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