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  相似文献   

2.
侯文 《初中生》2008,(7):28-33
变格作文就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即选取平时练笔中有特色的习作,将其变格后成为所需要的作文。变格时可以根据作文的要求,整合平时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件,或看到、听到过的故事,形成文字。可以变换人称,可以变换叙述角度,  相似文献   

3.
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习作的立意改变为应试作文所需要的立意。  相似文献   

4.
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  相似文献   

5.
"变格作文"专栏征稿要求: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习作的立意改变为应试作文所需要的立意。评点指出变格后作文在立意上质的改变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6.
变格后作文《莺莺和张珙大团圆》,它除了契合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话题外,还契合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诚信”话题——一篇作文两中全国高考作文话题,其写作经验十分宝贵!变格前后两文的“明说”相同——以张珙与莺莺的爱情作内容。但是,两文的“暗说”不同:变格前作文以老夫人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变格后的作文以老夫人作为不守诚信的代表——其变格方式是“更换‘暗说’内容”。  相似文献   

7.
有出彩点的优秀课堂习作对备考具有重大意义--考生可以根据试场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将自己有出彩点的优秀课堂习作变格为能得满分的应考作文。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出彩作文》首期(《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9月号下半月)和本期,就刊出了这样的作文,其变格的途径有下述三种:  相似文献   

8.
离而不弃     
这两篇相互变格文章为将课堂习作变为应试满分作文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依据高考话题主旨对课堂习作材料的属性作新的选择。例如:“树”的材料,变格一作文因其主旨是“回归”,凸显其“静静站立”;变格二作文因其主旨是“行走”,凸显其“把那枝叶伸向了天空,伸出了墙外”。又例如:对“生活在何处”的回答,变格一答曰“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变格二答曰“在我们的脚下,山那边的灯光微笑着召唤我们走过去”。两位作者能这样做——用新话题主旨去给课堂习作中的材料属性重新定位——思维品质具有变通性。  相似文献   

9.
守而不痴     
变格后作文为将课堂习作变为应试满分作文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依据高考话题主旨对课堂习作材料作辩证分析。例如:运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材料,变格前作文因其主旨是“清醒出走”,故正入反出“愚痛”之意;变格后作文因其主旨是“坚守”,故正入正出“不弃”之义。“愚痛”和“不弃”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材料中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依据作文主旨选准某个侧面,作者运用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出彩习作很有意义——根据高考作文题旨要求,变换主旨,从而取得优异成绩。本刊曾经介绍了八种变格途径。现针对"材料作文"新情况,推出下列习作变旨新措施——根据所供材料主旨,变换习作主旨。一、按旨重新选定事物属性习作所写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可依据高考作文题旨重新选定其属性。  相似文献   

11.
空座     
变格前后两篇出彩作文,都采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凸显主旨。变格后作文变换了升格前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且在行文时围绕变换后的动词描写新的细节——变格方式。变格后作文中的“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宜更换为“现在怎么还有年轻人”。以更加凸显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2.
怀念长头发     
变格前作文以头发之“轻”承载亲情之重,很有特点。全文用“头发”组织材料,跌宕起伏。“忽然看见一个‘男人’在照镜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出彩之笔!变格后作文为凸显变格后的主旨,其变格的方法还有:①变换“要钱”的背景。变格前是“我要买词典”,变格后是“任课老师要我买复习资料。②变换“我”对妈妈剪去长发的“感受”。变格前“我欣慰”,变格后“我心渗血”。③改变了标题。“头发伤痕”,无理而妙,发人深省。④卒章“豹尾”,入木三分。“下星期,交15块钱”一笔,将变格后作文的主旨向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13.
变格前后两文对立立论,都能成立。变格前作文将“修身”定位为“克服弱点”——小节;变格后作文将“修身”定位为“具备忧国忧民之心”——大节。变格前作文最后自然段中的“他们走向成功不是努力克服弱点”,宜改为“他们走向成功不是竭尽全力克服弱点”。变格后作文运用对比论证,对林和靖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做出独特的分析——有创意。  相似文献   

14.
编者推荐:变格前后两文所用材料都是"换糖",但是主旨各异——变格前作文为"怀念童年",变格后作文为"不可重来"。变格的措施是:变换表述主体,变格前是"我";变格后是"换糖货郎"——用"有生意不做"的超常之举,凸显"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成长之歌     
此文疑是从原先的习作《忆童年》变格而来的——显示了作者思维的变通性。《易经·系辞》云:“化而裁之谓之变,行而推之谓之通。”原习作构建了“童年”的“象”,现用“拥有与寻找”二者关系“裁”之,“推”出“珍惜‘拥有’,永远‘寻找’”的主旨。但是,这篇从习作《忆童年》变格而来的《成长之歌》还要再升格:为着紧扣“拥有与寻找”的话题,应删去前两部分,强化后面两部分,标题改为“寻找童年”。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训练作文题是:《一件好事》。要求学生把自己做过的或听到的、看到的事像《送小妹妹回家》那样,按事情经过有顺序地写清楚。文题直接提出了阶段作文习作训练的重点。 本次习作训练是小学生作文从听话训练转为习作训练的第四篇文章,与前面几次习作训练相比较,可视为一道作文基本功重点训练的综合题。它既包括前面每次训练所学过的内容,又增加了“按事情经过有顺序地写”这一训练内容。这里所说的“顺序”实际上又包含了时间推移与空间变换两种顺序。这道题目,对学生来说,完成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进行指导。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送小妹妹回家)这篇习作例文所体现的综合性,贯通思路、理序成章,引导学生突破本次作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编者推荐:变格前后的两篇文章看似相同,其实差异很大,正如评者所言,[相互变格一]重在“他励”,[相互变格二]重在“自励”——两篇变格作文的标题,很巧妙地蕴含“他励”或“自励”之意。如果将[相互变格二]的写作重心放在“字写得好”以后,就是两篇可相互变格——主旨相近,但有迥异——的典范作文了。两文还可各自变格:[相互变格一]由写母亲“他励”,变为儿子“自励”;[相互变格二]由写大仲马“自励”,变为朋友“他励”。这种变格方式,非常实用,不必另找材料。  相似文献   

18.
"变格作文"专栏征稿要求: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  相似文献   

19.
《出彩作文》在全国教育界首先提出“出彩作文”的理念——“作文有了科学的要求”;在全国出版界首先推出“升格作文”和“变格作文”专栏——“期刊园地新添了奇葩”!《出彩作文》刊出经过全国名师荐评的特色作文,帮助高考考生掌握“作文快速出彩”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0.
《出彩作文》在全国教育界首先提出“出彩作文”的理念——“作文有了科学的要求”;在全国出版界首先推出“升格作文”和“变格作文”专栏——“期刊园地新添了奇葩”! 《出彩作文》刊出经过全国名师荐评的出彩作文,帮助高考考生掌握“作文快速出彩”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