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巧设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如在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每周一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大家唱的是什么歌?能背诵出歌词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歌词。提问:“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与课文中哪一句话是一致的?”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抗日战争面临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对。”教师接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自恃工业比较发达,军事实力大大超过中国,狂妄地企图速…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作如下尝试。 一、充分利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周海涛 《现代教育》2003,(10):53-53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开始阶段不应拖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演员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一个设计巧妙的导语,犹如一点灿丽的火花,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新颖别致的开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导语设计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导语是上好每节课的前奏,如果导语设计得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我在教《咏鹅》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如果谁先猜对了,谁就是聪明的‘一休’。”紧接着。我就用学生熟悉的调子唱出了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靴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同学们听了。  相似文献   

5.
抓好阅读教学,可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能深入理解有关词句所特有的感情。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  相似文献   

6.
导语是一堂课的‘“序幕”。课堂序幕如何拉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好的导语起码有四大作用:第一、激发兴趣,是组织调控和驾驭课堂的有力保证;第二、能迅速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第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四、承上启下,过渡衔接自然。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简单谈一谈激兴式导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及心理特征的制约,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话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通常的方法:一是形式上求趣,如出示图片、实物并用启…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笔者认为,好的导语应具有以下性质。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笔者认为,好的导语应具有以下性质。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自求了解”浅谈刘文廉阅读是培养学生“自求了解”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以达到“自求了解”的效果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  相似文献   

10.
一、引用名言,激发兴趣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师说》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从师求学上有个成语叫‘能者为师’: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今天学习的《师说》一文,作者就引用了这句名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主张‘能者为师’呢?作者引用孔子名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希望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应该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一直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巧用“悬念”“设疑”手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讲读课文前巧设导语,质疑激趣。在导语中设置悬念,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进一步探究课文做好铺垫。如教学《田忌赛马》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齐威王的三匹马分别比田忌的好,为什么比赛的结果却是齐威王的马总体上比田忌的马慢?”学生顿时愣住了,眼睛直盯着我,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就抓住这样的时机,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引向课文内容,学生学习课文时果然特别专注。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导语和悬念的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14.
新编教材第一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画面设计,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受到了审美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将学生引入课文中美的意境中。 一、指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形象美 《蒲公英的种子》全文表现了一种美的意境。我精心设计导语,带领学生“入境”。教师问:“‘我’是谁?”学生回答“‘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教师进一步引导:“蒲公英的种子在跟我们说话呢!说什么?你们听!”——教师范读课文。这个环节活泼、自然,教师绘声绘色,学生情绪饱满。 “一朵毛茸茸的小花”是“我”的形象,她是那么可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丁帆、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必修”)是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编写而成的。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0个专题”,“专题名称下有‘导语’,引导学生进人学习专题”。显然,这20则“导语”是为学生学习专题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6.
孙晋 《语文天地》2010,(5):68-69
许多语文名家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曾经使用的几种设计导语的方法.请同行赐教!  相似文献   

17.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是许多教育者共同探讨的话题。本人在教学之中比较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浅谈这方面的体会。巧设导语 ,激发兴趣。 课前导语是把学生引向课文意境的桥梁。语文课最讲究艺术性 ,而“导语”是艺术中的艺术。一段简短精彩的“导语” ,可以给学生以兴趣和启迪。要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上来。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内容 ,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 ,在一堂课开始就激发学生兴趣。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 ,下面简介几种 :(1 )语言渲染法。例如 :我讲…  相似文献   

18.
胡维红 《文教资料》2011,(30):78-79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中职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导语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和问题悬念的提出,从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可使学生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导语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小的一部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想象、联想、形象思维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好,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进入一种亢奋、积极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设计得不好,枯燥无味,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课堂效果将直接受到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导语的设计,总括一下,有这样几种设计方法: 一、从文章题目入手设计导语如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当我把题目写到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