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高一教材《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实验2-6]用脱脂棉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此实验的成功率极低。原因是滴加水时,脱脂棉易迅速吸水而潮湿,不易燃烧。对此我们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2003版)第五章第四节关于“Na 与 Cl_2反应生成 NaCl”的演示实验中,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置于石棉网上的小块金属钠,待钠熔成球状后,再将盛有 Cl_2的集气瓶倒扣在 Na 的上方,从而使其发生反应。此操作具有不妥之处:①钠在加热时易生成钠的氧化物,其颜色与 NaCl 的颜色类似,影响实验现象观察及结果的判断;②难以控制加热时间。时间过短,Cl_2倒扣在 Na 上时只能看见其冒烟而不见燃烧;加热时间过长,钠就会燃烧,此时将 Cl_2瓶倒扣在其上时不能充分说明钠是在 Cl_2中燃烧;③Cl_2是有毒气体,此操作污染环境;④氯气的收集和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是分别操作的,给实验带来不便。为了克服上述实验不足,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一、对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1.改进理由 根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2]制取过氧化钠时,往往是得不到过氧化钠的。此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加热到钠熔化并有大量火星出现时没有及时撤离酒精灯,还在继续加热。另外,该实验的温度也不好控制,且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  相似文献   

4.
对金属钠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用易得的器材、巧妙的方法探究了钠在空气中的颜色变化、钠在空气中燃烧、钠与水反应等性质.新改进的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方便,有益于环保,既有利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又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验探究能力等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钠是钠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Na2O2与H2O、CO2的反应及计算,并且可以衍生到有机物的燃烧及其产物与Na2O2反应的考查.现对教材中Na2O2与H2O、CO2的反应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规律,并拓展到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所得产物与Na2O2反应后固体质量及气体体积的变化.一、Na2O2与H2O、CO2反应的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化学教材和高等院校的无机化学教材里,均写到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其实这一描述这是违背了科学事实的。事实上过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Na2O、Na2O2、NaO2等组成的混合物,NaO2(实为Na2O4)才是导致固体呈淡黄色的原因.并不是过氧化钠造成的。因此采用一种新的的制备方法.制备较为纯净的的Na2O2.来证明这一点.并以此澄清过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的科学事实,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必修)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通过向盛Na2O2粉末的试管中滴加水。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木条复燃,表明生成了O2。再通过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Na2O2粉末,用胶头滴管向棉花上滴2—3滴水,观察棉花着火的现象,验证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8.
袁丽霞 《化学教学》2005,(1):115-116
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中实验的不足。高一化学新教材[实验2—6],Na2O2与H2O反应使脱脂棉燃烧的实验按教材的方法进行演示,教师普遍反应实验很难获得成功。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后发现,教材的方法存在两点明显不足:一是,Na2O2包在脱脂棉内,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的实验操作,很难将Na2O2与H2O反应放出的热量使Na2O2周围实际已被水浸湿的脱脂棉达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二是,石棉网放在桌上,脱脂棉燃烧也会对桌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再者也不方便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在空气和 O2/CO2气氛下进行烟煤和褐煤的燃烧实验以考察压力和气氛对煤燃烧以及 CO,NO,SO2析出过程的影响.采用排放峰值与排放总量2个指标来评估压力、气氛和温度等操作参数对煤在增压流化床富氧燃烧过程中 NO 及 SO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在增压富氧燃烧时 CO,NO 和 SO2析出规律和增压空气燃烧时的规律相似,各组分气体均呈现单峰析出;O2/CO2气氛下,压力从0.1 MPa 提高到0.7 MPa会抑制 NO 和 SO2生成;随着温度的升高,NO 和 SO2的排放峰值和总量均增大,常压时两者增加的幅度要高于加压时.  相似文献   

11.
1作反应物1·1纤维素硝化反应中所用脱脂棉是反应物1·2多糖纤维素的水解用到的棉花是反应物1·3用棉花团包裹Na2O2粉末,然后用胶头滴管向Na2O2粉末上滴2~3滴水,或通过长玻璃管用嘴向Na2O2粉末中吹气,棉花团能燃烧。棉花团作反应物。2作载体2·1作液体载体2·1·1焰色反应时可用脱脂棉作盐溶液的载体,沾取加乙醇后的盐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焰色。图12·1·2有些实验易产生污染性气体或有毒气体,为防止污染空气,可用浸有某种试剂的棉花团堵在试管口或导气管口吸收有害气体。如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吸收HC l、HB r、H I、H2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对Na2O2与CO2反应、Na2O2与H2O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得出Na2O2与H2O的反应实质是Na2O2先水解生成H2O2,H2O2再分解放出O2,并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1.在实验室里钠应保存于煤油中的原因是().①Na易与O2反应②Na易与N2反应③Na易与H2O反应④ρ(钠)ρ(水)⑤Na不与煤油反应⑥ρ(钠)>ρ(煤油)钠保存于煤油中,可与空气隔绝.A.①②③B.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③⑤⑥2.将4.6g钠投入到95.6g水中发生反应,假设无水蒸发现象,则所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体系结构 1.钠及其化合物(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性质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其重点是: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原理和现象.②Na2O2与H2O、CO2反应的原理,会从电子转移角度来解释,注意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差和固体质量差在计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杨承印  李蕊 《化学教学》2016,(11):57-59
H2、CH4及CO这3种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教科书上均表述为淡蓝色,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很难达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改变导气管材质、控制气流速率、改变气体与空气接触面积等因素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表明气体流速是影响火焰颜色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气流速率能使这3种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基本上达到淡蓝色.  相似文献   

16.
Na2O2与CO2的反应是Na2O2的重要性质之一,在学习过了CO2与Na2O2的反应后,许多同学遇见SO3与Na2O2的反应也采取类推的方式,推出产物是Na2和O2.那么SO2与Na2O2究竟能不能发生反应呢?若能发生反应,产物又是什么?如何用实验验证反应的产物?这是一个值得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有些资料认为:NO2不能与Na2O2反应,但可支持余烬木条燃烧。对此,我们反复做了探究实验,事实证明以上两种观点均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准备 (一)熟悉常用于物质鉴别的特殊现象 1、火焰特殊颜色:①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②蓝色:H2S在空气中燃烧;③淡蓝色:CO、CH4、H2在空气中燃烧。  相似文献   

19.
针对Na2O2与NO2反应机理存在分歧,通过热力学分析、对比实验和定量实验,探究了Na2O2与NO2反应的产物.结果表明,Na2O2与NO2反应产物中既有NaNO2,又有NaNO3,并作了粗略的定量测定.期待此结果能为相关内容的教学及试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Na2O2是高考的热点物质,有关Na2O2的实验探究题有一定的典型性,应当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现例说这类题的解题技巧。1Na2O2与二氧化硫反应探究例1.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