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决定物理学习成败的王牌——密度密度是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一节非常重要的内容,夸张点讲,它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八年级下学期的浮力和压强等知识的"成败".因此它是学好浮力、压强等知识的王牌.〈教师教学用书〉中写到"本章继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之后,介绍质量与密度,为八年级下册的力学部分打基础""密度是学习质量之后引入的一个新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以后学习压强和浮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要点 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研究了浮力的产生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物体浮沉的条件,既是《质量和密度》、《压强、液体压强&;gt;两章基本知识的具体应用,又可与“简单机械”、“功和能”的知识相联系组成综合题,可说是初中力学知识的中心.本章的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一、背景分析与设想《浮力》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对浮力的认识----浮力的初步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测量、浮力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本章各节内容的综合性较强,应用到前面学过的密度、重力、液体压强、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知识。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基础。浮力现象学生较熟悉,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  相似文献   

4.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作准备;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的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阿基米德原理”一课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浮力的规律。从知识结构上看,它既是“浮力”一章教学内容的核心,又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这节课不仅要使学生学到有关浮力的新知识,同时还应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二力平衡、密度、压强等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属于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压力"、"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其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力学知识在航空技术上的重要应用,属于科普性内容。知识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很好地体现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一节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体验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密度是初二物理要求学生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初二力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理解好密度概念,应用好密度及公式(ρ=m/V)解决有关问题,是学好压强、浮力等重要力学内容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力是中学物理力学问题分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初中物理力学的入门知识,是今后学习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同学们应对力的确切物理含义要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力又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  相似文献   

10.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 .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3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本章概述本章教材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力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讲述压强和流体力学的有关内容.压强和流体力学的知识,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初中物理中,压强和流体力学的初步知识都是重要内容.过去这一部分内容在初二年级学习,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感到有较…  相似文献   

11.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  相似文献   

12.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它不仅跟压强和浮力等重点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跟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密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液体的压强”是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该节教材是前面压力、压强知识的深化学习和理解,是学习后续知识“大气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而“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教学,无疑是搞好液体压强知识教学的重要前提。该实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只要教师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得当,他能够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浮力的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的综合,它是平衡力、液体的压力和压强、物质的密度和质量等知识的综合,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特别是浮力与物质密度的测定的结合,它不仅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拓展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本文将对浮力知识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质量和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各地初中毕业升学试卷中,几乎每卷都有本章知识的试题.特别是与浮力、压强、简单机械等知识联系起来出了条件隐、解法活、难度大的力学压轴题,往往使学生穷于应付,容易失分.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和做好一些简单易做的小实验,多看一些例题,多做一些习题,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解题的能力.一、学习目标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本章知识可归结为一个“掌握”,二个“知道”和六个“会”,即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质量及其单位,知道水的密度;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  相似文献   

16.
《浮力》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章不仅涉及到浮力的概念,而且还跟前面学过的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物理知识还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框架,所以在学习《浮力》这章时,许多学生感到问题变化多,理不清思路,解题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本章的内容呢?一、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概念时应注意以下5点: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2“.浸在”的含义。“浸在”应包括完全浸入时的“浸没”和部分浸入时的…  相似文献   

17.
物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下面就我们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初中物理《浮力》一节的教学尝试谈谈自己的体会。初中学生对浮力知识已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等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仍是新知识。此外,学习本节内容要用到前面所学的有关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液体压强等诸多知识,这就给他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物理中的力学知识是对最直观的现象研究,人感觉到手里的物品沉重是因为重力的作用,船漂浮于水面上不会下沉是因为浮力的作用,古人靠钻木取火,是依靠摩擦力,可见从古至今,力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初中物理力学主要是学习重力、浮力、运动和力、质量和密度等。这些教学内容都与生活密不可分,它相比其他章节的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它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教师要让力学这一章节的教学效率提升,则可以引导学生从自  相似文献   

19.
浮力的计算     
在初中物理力学部分中浮力是重点和难点,浮力的知识与重力、密度、压强、简单机械等内容紧密联系,综合性强,解法灵活、题型多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多的公式、等量关系让学生思路混乱,解题无从着手,特别是涉及浮体在受多个力作用下的计算较为复杂。现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浮力”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在学过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问题的.这也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本章内容共分四课时.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和第四节选学课,教材既有演示实验和理论推导,又有原理和应用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推理和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2.学生分析学生虽然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往往受生活经验的干扰,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