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物理概念是一种陈述性知识,展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物理习题课程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具有程序性特征的行为过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在心理过程及其表征、保持与发散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基于对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规律的相关知识,提出物理习题课教学中要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一种"陈述性知识",是回答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这两种知识的心理操作不同,有着不同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规律.因此,习题课的教学只有按照"程序性知识"形成的心理学规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才能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介绍技能和策略的心理学规律以及促进这种心理结构形成的教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一种“陈述性知识”,是回答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这两种知识的心理操作不同,有着不同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规律。因此,习题课的教学只有按照“程序性知识”形成的心理学规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才能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介绍技能和策略的心理学规律以及促进这种心理结构形成的教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36):170-171
本文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借鉴心理学中关于知识分类的方法,对物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教学模型。本文以"物质的密度"一节的教学案例为例,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利用现代知识观来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有利于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种对知识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思想对学科教学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应用这种知识分类方法与思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对物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加以区分,并对两类物理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理论依据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且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 ,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策略性知识用图式表征。陈述性知识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策略性知识回答怎么做才更好的问题。对物理教学而言 ,陈述性知识主要指物理概念和规律。2 .学习的同化说认为 ,知识学习的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心理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指出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  相似文献   

7.
王硕 《课外阅读》2011,(5):111-112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一类是程序性知识。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更多是陈述性知识,忽视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形成写作能力,急需我们每一为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著名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而将迁移分成4种类型,即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和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笔者据此从促成正迁移的角度,对高三生物学复习方法作一肤浅归结。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义的知识分类可以将地理知识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和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等问题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等;地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地理感知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而程序性知识是培养地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关键。根据不同知识类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教学包括物理知识教学、物理实验教学、习题课教学三个方面.其中,习题课教学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它对于深化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中汲取广博的实际知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怎样才能提高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分为两类,即表示"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表示"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是融知识、技能、策略为一体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的教学要遵循程序性知识认知学习规律,经过理解知识、命题表征阶段获得陈述性知识;再通过相同与变化情境的练习,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最后在评价和修改中认识知识应用的适当条件,获得策略性认知,从而可以在跨情境中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12.
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在教师知识构成中的比例.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要努力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有三种途径:师范教育中增加实践的时间;采取"学徒式"的教师成长模式;加强教师元认知的获得训练.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知识分类教学论如何有效地运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作一初步探讨,阐明任务分析技术对英语教学设计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运用任务分析技术来进行英语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教学和学习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 ,多半不是发生在陈述性知识方面 ,而是发生在程序性知识方面 .从知识的发展和转化角度看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从一个重要的因素——学习情境的视角 ,探讨通过创设情境促进知识转化 .在我们的研究课题“高中物理课堂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进行到中期时 ,通过对观察、个案和谈话方法所获得资料的分析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学生在学习中 ,面临的困难更多不是发生在陈述性知识方面 ,而是发生在程序性知识方面 .如 ,在获…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知识更需要教? 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程序性知识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从教学效率的一般规律性要求来看,程序性知识更需要花时间去教,因为这类知识更有利于形成相应的能力.比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的概念、特点、作用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怎样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知识则属于程序性知识.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写作所需的知识加以分类,划分哪些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哪些属于程序性知识,分类越细致越有利于具体的教学实施.而程序性知识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什么?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利用转基因技术设计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方案,如何培育无籽西瓜等.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皮连生教授综合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加涅的智慧技能学习层次论以及I.R.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理论.提出了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该教学过程模型既能指导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又能解决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难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教学步骤。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阐述高中化学课程程序性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教学程序。认为要增强程序性知识教学的意识,了解程序性知识教学的基本程序,研究促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整块的知识以图式表征.根据广义知识的表征特点,选择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是:构建网络化的认知结构,精致练习,有意识地教学策略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是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和改进,就习题课教学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