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引言王通,字仲淹,生于隋初,讲学河汾,以儒学道统自任,仿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修春秋之例,撰《礼论》、《乐论》、《续书》、《续诗》、《易赞》、《元经》诸书,合称六经。力主修己治人,德治礼仪、王道仁政之学及大一统思想,殁后,门人私谥为文中子,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承南北朝玄学销歇旧局面,下启隋唐以降新儒学建设新局面的转折性关键人  相似文献   

2.
青年修养读物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也是青年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师益友,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为了促使这类读物更快更多更好地发展起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它的研究。青年修养读物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演变我国是个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修养。在古老的《易经》中,就提出了“修身”、“修省”的命题。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在后来的《礼记·大学篇》中,则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同时,也对“修身”的内容作了规定,即:“格物”、“致知”、“诚意”、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如何利用女性关怀伦理帮助女性馆员提升职业伦理的问题,指出女性馆员应在对读者的真诚关怀中走出自我,达到修己以安人。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人本思想、修己安人思想、中庸思想、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人本思想、修己安人思想、中庸思想、和谐思想等及其对今天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人物,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起着主导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在历代帝王那里都是宠荣有加,被冠以各种封号。但从“五·四”之后,孔子及儒学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反封建的声浪中儒学被视为维护封  相似文献   

7.
张雪梅  梁严冰 《历史档案》2007,1(3):105-1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916年2月,易白沙发表《孔子评议》一文,认为“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1,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站出来批判孔子及其儒学的人。稍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也纷纷撰文,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1917年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之一,也是封建社会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统治之学。但是儒学也并非从孔子创立之初就一举跻身庙堂的,直到汉朝初年,从儒学中分化出来的齐学充分发挥了通变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凌先威 《大观周刊》2012,(31):29-29
孔子是我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几千年来,有人对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亦有人要打倒孔子,但是无论怎样,儒学都以它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中国社会.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深处形成厚厚的积淀。孔子在道德方面的高度修养和“博施于民”、“仁者爱人”的思想境界.“宽猛并济”的为政主张.以及他所提倡的忠信宽恕的人生态度等等,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资料系统的安人之道黎洁华(中山大学哲学系资料室)高校图书资料系统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作为一种事业服务机构,只重视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吃“皇粮”过日子,缺乏竞争机制和活力;资料工作人员经济收人普遍低下。作为“教辅”人员,其辅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动荡不宁的社会,也是一个“女子与小人难养”的社会,他对当时女子和小人的生存处境格外关注。孔子仁学的目的是让作为统治阶级的君子能够克己修己,为女子和小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清代伊始,清政府设置了教育机构——国子监。之后,出于加强儒学思想统治的需要,清代统治者不仅将国子监看作是一个教育机构,更将其作为宣传儒学思想、祭祀孔子等先儒先贤的神圣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动荡不宁的社会,也是一个"女子与小人难养"的社会,他对当时女子和小人的生存处境格外关注.孔子仁学的目的是让作为统治阶级的君子能够克己修己,为女子和小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陈微 《图书馆》2017,(9):44-48
清末著名学者王闿运的楹联,将宋代以来的儒学发展隐括为"濂溪一脉""吾道南来""大江东去"三个阶段,从儒学文献的角度而言,可以将这三个阶段的学派源流著作统称为"道南文献"。"道南文献"有《道南录》《道南渊源录》《道南一脉》等共约80余种400余卷,主要可分为四类:濂溪学相关著作;《伊洛渊源录》及续作;以"道南"命名的著作;概述道统、学统类著作。"道南文献"的道统谱系以濂学为"元创",以濂洛关闽为"正脉",概述圣学"统宗",意在梳理宋代以来儒学的传承脉络,确立儒学正统、理学正宗。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以后,在其故里留下了学习礼乐的传统.他的子孙"即宅为庙","世以家学相承,自为师友"(《阙里文献考》卷27《学校》),开始了庙学合一.2000多年来,随着孔子创立的儒学被统治者推为国学,特别是从唐贞观四年(630年)开始,政府诏命州县学府皆设孔子庙,于是孔子也遍祀于学府,孔庙也由祀孔圣地逐渐演变为、国家推崇儒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晓言 《中国广播》2007,(9):78-78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都曾产生很大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一书中。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承《七略》而来。向、歆父子整理书籍,充分借鉴了前代成果,即从事物分类以至典籍分类、学术分类,以及孔子以来的图书整理传统。而在汉代,由于孔子本人的被尊崇,使得孔子进行的图书整理事业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图书整理事业被看作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张震 《大观周刊》2011,(30):79-79
继承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教育进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可补时代之偏。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爱的教育,否则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孔子提倡的德育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9.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1].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从师于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著有<孟子>一书.  相似文献   

20.
朱熹学派,指的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所开创。并以其为代表的,包括其弟子以及再传、续传在内的南宋理学思想学派。近年来,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一些学者多将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以区别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厦门大学教授高令印先生认为:"朱熹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孔子和与孔子有关的儒家经典都是经过朱熹比较准确地整理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