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创于1984年,是由原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以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凝聚态物质科学研究为核心,包括人工微结构物理、量子调控电子学、纳米结构物性和器件、软物质功能材料、微结构材料设计和理论计算、基于微结构的能源材料等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方向。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物质科学为依托,  相似文献   

2.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创于1 984年,是由国家计委首批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凝聚态物质科学研究为核心,包括人工微结构物理、量子调控电子学,纳米结构物性和器件、软物质功能材料、微结构材料设计和理论计算、基于微结构的能源材料等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1994年1月21日,南京大学与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在南大隆重举行“南京大学微结构科学技术高等研究中心克立奖研基金”协议书的签字仪式。签字仪式后,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主任闵乃本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我国企业界不乏有识之士,教育界要多与企业家联系,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教育、支持教育,共同开创我国教育的新局面。”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是1985年首批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开展基础研究,出成果、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在“六五”、“七五”期间,由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依靠国家直接投资,先后建立和装备了“固体微结构物理”、“配位化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后,在“八五”期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又建设和装备了“近代声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后,章建辉适应并爱上了科研这种虽清苦但不时有成功乐趣的工作。因此,他选择进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科研之路。通过多年的辛苦积累,终于凭借突出的科研工作,成功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章建辉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6.
王牧1962年12月生,1991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固体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结晶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凝聚态结构与动力学委员会(C5)委员等。  相似文献   

7.
国家计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对已验收合格并正常运行满三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最近,已会同有关方面修订了《评估规则》及《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高校应参加评估的有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等九个实验室。七月十九日,国家计委委托基金委召开了会议,向参加评估的十五个实验室正式进行了部署。同时,经同行评议,对符合开  相似文献   

8.
贯彻国家重点实验室边建设边开放的方针,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于1984年开始创建,1986年正式开放,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到目前为止,已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第一流水平的仪器设备;已开始形成一个由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攻读学位的研究生组成的学术群体。五年来,先后接受了3批共58项研究课题;接待中外客座专家与学者54人次;在取得一些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一批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几年的实践使我们休会到,要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办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世界总是这样神奇奥妙,原本毫无关联的事物,当它们统一到一体时很有可能会摩擦出新的火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光学作为物理学中一个古老的分支,与21世纪先进的纳米微加工技术和材料生长技术结合,诞生了超构材料这个新兴交叉学科。站在这块交叉学科的前沿高地,具备多重身份——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  相似文献   

10.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开放实验室,于1999年10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先后于1992年、1997年、2003年连续3次在国家组织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1997年被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先进集体。一研究方向开展新型润滑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从分子层次上探索摩擦化学机理和材料损伤防护的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性能润滑与防护材料及减摩和抗磨技术。针对摩擦学和材料科学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实验室主要…  相似文献   

11.
<正>闵乃本,1935年8月生,江苏省如皋市人,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晶体生长、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学超晶格等,是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973计划"光电功能材料"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主任、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工晶体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中国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2.
LED照明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照明技术,1986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发明了生长GaN(氮化镓)的新方法,GaN基材料和器件很快成了研究的热点。在国内,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年筹建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朱清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高分子物理专家,现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中心开放实验室高分子微结构与核磁共振研究室,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公共技术部核磁共振实验室负责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聚物序列结构、微小成分等微观结构层次上的核磁研究;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聚烯烃研究,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研究;医用骨伤外固定新型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实验室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由彭一刚院士领衔的数十名教授及相关科研人员,主要为天津市及国家重大城市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5,(2):43-43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00年10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以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为基础,组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类国家实验室。2001年6月正式启动运行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6,21(4):F0002-F0002
龚旗煌,生于1964年8月,福建省莆田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首批“长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光学所所长;中科院——北京大学联合超快光科学和激光物理中心常务副主任。200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奖。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鉴于1995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化学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0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扩充“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化学联合开放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重新组建成“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2001年3月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18.
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邓风研究组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的Jean—Paul Amoureux研究组合作,通过设计新的脉冲序列和相位循环,发展了一种能使检测灵敏度得到3倍增强的二维27A1DQ—MAS固体NMR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原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经连续两次(1995和1999年)国家评估为优秀实验室后,通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推荐,国家科技部批准,2000年2月开始组建,2001年3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后正式运行。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两部分组成,北京部分依托于化学研究所,长春部分依托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3年实验室在科技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再次被评为优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当今已发展到以合成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为特征的新阶段。高分子科学作为一个高…  相似文献   

20.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 (联合 )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试点合并组建的国家实验室 ,是在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的。新组建的实验室有利于学科交叉、管理创新 ,体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发展目标  实验室以国际材料科学前沿为导向 ,国家需求为驱动力 ,努力建成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为我国高性能材料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不断提供创新性成果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