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4,(7):2-3
在教育的神殿里,我觉得那样的寒气逼人、冰冷彻骨。为什么在里面像死一般地无声无息?为什么在里面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踱来踱去?为什么他老是皱着眉头,铁板着脸,手中还握着一大把分数?为什么在这个本当四季如春的教育的花园里一年到头是严冬?鸟儿、花儿、儿童在哪儿?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这里面就有个"心理效应"问题.教师只有自觉运用"心理效应"这个杠杆,才能善于把握教育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教学案例 《一夜的工作》在情境描述、情感表述、语言运用上有不少独到之处,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独特,并使其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呢?一教师作了有益尝试。 师:知道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就是总理的办公室,你想里面的陈设会怎样?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中学数学教学难点的成因及其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 四师辩 "难", 是耶? 非耶? 某日,路过数学办公室门口,里面传来了激辩的声音,我止步静听: 教师甲: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我讲了一遍又一遍,学生还是听不懂,搞不清y为什么随x的增大而增大?为什么k>0,b>0时,直线y=kx 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看来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忧思录》里面讲了一个调查案例:一个大学教授问大学生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上课总是哈欠连天?一个女生说——老师,你们在课堂上只给我们压力,而不给我们魅力。  相似文献   

6.
问:为什么要主张“社会即学校”,反对“学校即社会”? 答: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因为在这样的办法下,不论校  相似文献   

7.
我们怎样做教师?教师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学生为什么要学?怎样学?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教师?为什么教育的使命落到他们身上?教与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帮助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让教育的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作者用热情而生动的笔触探讨严肃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下,中小学教育科研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教师教科研仍存在动力不足、参与面窄、参与程度不深、实效性不强等状况.当笔者读到一个农村教师因为申报的课题得不到上级部门批准,发出"我要做教科研"(见案例)的声音时,笔者先是震惊,接下来则是疑问和深思.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倡导教师教科研,而广大的教师却参与不足或不愿参与?这里面真实的原因是什么?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教科研活动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应该起何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萍 《河南教育》2004,(8):40-40
对于物理概念,要求学生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即弄懂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和“干什么”。这正是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三部曲。从这三部曲里面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下面以“物质的密度”教学过程为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遇到一门课程,我们势必要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紧扣的是教育价值问题;学什么和怎么学,追问的是教育的实用性问题。教育的价值问题指导课程的定位,教育的实用性问题决定课程的学法。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金华市的谭刚问:前一段时间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闹得人心惶惶,这个东西里面有致癌物质,那个东西里面也有……我很困惑,为什么突然会有这么多东西都不能吃了呢?是不是吃了有致癌物质的食品,就会患癌症呢?  相似文献   

12.
仲晓青 《幼儿教育》2002,(11):14-14
研究“管子”?这能行吗?与幼儿生活经验接近吗?有研究的价值吗?不如问问孩子们!“为什么我用吸管牛奶就被吸上来了呢?”“隧道也是管子吗?”“人体里面也有管子。”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的眼睛就像放大镜,在他们眼里一切事物都是新鲜有趣的;他们的眼睛又像显微镜,能发现事物的细节,并把它们作为研究的话题。下面请听听我们的小故事吧!  相似文献   

13.
当两个以上的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形容词该如何排列?为什么不能说a black new pen,而要说成a new black pen?这里面有无规则可循?  相似文献   

14.
教贵得法     
在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况: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教,会给学生留下不同的印象。有的老师使学生觉得如乘轻舟,一路顺风;有的老师使学生感到如入深山,举足艰难。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善教者,得法,省时省力,“事半功倍”;不善教者,不得法,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有些学生往往把“染”中的“九”写成“丸”,多写一点。如何教好这个染字呢?有这样三位老师,他们的教法确实是称得上独具匠心,耐人寻味。有一位老师教“染”字时,把“染”拆成三部分:水(氵)、木、九。“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水’呢?因为染色要用水;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木’呢?因为染料是植物;为什么‘染’字里面还有一个‘九’呢?因为在古代‘九’表示数量很多,这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认为科学与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但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为什么筷子放到水里看起来是弯的?为什么自行车放置一段时间后需要加油?为什么会有海市蜃楼这种现象?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生本教育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作初步的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物理教育创新?我们怎样进行物理教育创新?两个问题是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时代背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课标要求提出物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以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开展物理教育创新,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指导教师教学有实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课,请学生做播音员,转播上节课学过的两次赛马的过程)师:面对这两场比赛,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疑问:同样的马,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生:因为田忌调换了顺序。师:调换顺序就一定能赢吗?生:不一定能赢。师:不一定能赢为什么又赢了呢?这里面的奥秘和窍门何在?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孙膑是根据什么想出这个办法的”这个问题来进行深入探究。反思:转播环节的设置,把读与说相结合,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开阔了语文学习的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并由此环节巧妙过渡,设置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冲突,明确探究点,…  相似文献   

18.
松花蛋之谜     
肖雨 《初中生学习》2005,(5):103-103
松花蛋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剥开蛋壳,片片美丽的“松花”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松花蛋是怎么制成的?为什么里面会有“松花”呢?  相似文献   

19.
最近,马来西亚的教育代表团到通州听课,客人们感到很困惑:"孩子为什么那么乖?为什么只叫举手的孩子发言?不举手的孩子不是可怜?" 面对马来西亚客人的困惑,再联想到我们孩子们整齐划一的朗读声、拍手声,许多时候的发言甚至像事前排练好的.  相似文献   

20.
钱苏萍 《考试周刊》2014,(6):118-118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教改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在不断培养学生,可是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不能立即胜任企业的工作呢?这说明在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中,教育导向有问题,学到最后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在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个趋势,本文就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及如何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