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晚清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晚清女学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呈现出多种教育形式,这一历史进程打破了传统家庭教育的格局,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背景下,遵义教育开蒙学、兴女学、创职业教育、倡社会教育,本文就这一时期遵义教育从传统向近代的变迁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3.
唐文治出生于内忧外患丧权辱国的晚清时期,主动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由仕途而转向"教育救国",借鉴英美日等先进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首创工科教育,为近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晚清的实业教育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对晚清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晚清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实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李王侠 《兰台世界》2012,(25):45-46
民国建立伊始,政府便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必要改革,其中教育制度的变革尤为明显,新成立的"教育部"替代了晚清的"学部","学校"的名称取代了晚清的"学堂",而且逐渐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以往封建社会旧制的现代教育体系制度。在学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英语教育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其在英语教育体系设置、英语课程教材编撰和英语课程师资配备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与历史突破。一、英语教育体系设置民国伊始,政府便设立了教育部,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正式  相似文献   

6.
新出版在民族危亡中诞生 "新出版"诞生于晚清,它与"晚清出版"是两个概念.后者是时间概念,前者是性质的指示."新出版"是晚清读书人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用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它的出现比鸦片战争要晚.进入晚清最早涉及时事的出版物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它有两个内容:以"筹海篇"为中心的抵御外侮和以介绍英国为中心的外国知识.  相似文献   

7.
云南"晚清钱王"王炽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白手起家,做到"三代一品红顶商人",被称为"清朝之国库"。然而,这位出身云南的商人,不仅在经商上极有才华,还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心,为晚清时云南地区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性别与现代中国的历史有着深切的联系,这已经为很多研究所证实.晚清的废缠足开女学是其中显著的一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女性的传统命运,促使了她们"由外而内"的变革,还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之一和重要部分.辛亥前后中国男性的"剪辫易服"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9.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废科举、兴学堂、建立现代教育行政机构。晚清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术风气的转变,加快了近代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张之洞大力倡导"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对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发展近代工业与教育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女性阅读现状及其对"女性期刊"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社会文化的视角对我国女性阅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女性阅读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非所谓的"女性期刊"所能左右。"女性期刊"或"女性读物"的提法,有将女性的阅读对象和内容规定于狭窄空间之嫌,阅读是人类共同的文明现象,不应该也不可能有性别之分,期刊不能以性别来界定。应尊重妇女、维护和保障妇女权益,关注两性的阅读差异,给女性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女性阅读量增大和阅读内容多样性的选择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看了<繁花>后,被节目所承载的厚重所感动,被节目所呈现的诗意所触动,更被节目所传递的硬度所震动,因此也就有了三八节北大未名湖畔对该节目研讨的行动.我们真心地希望在当下媒介躁动的生存环境中,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代背景下,从多学科多视角来思考这个节目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媒介责任与价值诉求,通过不同的声音与角度去挖掘、阐释这个节目的蕴含与启示,以期通过二次传播,放大它的声音,实现优秀节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慰安妇”是日军推行的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她们是被日军蒙蔽、欺骗乃至强征的性奴隶。这些性奴隶并非自始至终都被称为“慰安妇”。除了“慰安妇”这一称呼外,她们还经历了“P”“卖淫妇”等蔑称以及“妻子”“大和抚子”等敬称,体现了性奴隶“配给”制度下受害女性在日军心中的复杂定位。战后,“从军慰安妇”一词拉开了声讨“慰安妇”制度的序幕,“性奴隶”则恰当地阐释了“慰安妇”的本质,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慰安妇”制度的罪恶和日本政府不承认历史甚至歪曲历史的用心。  相似文献   

14.
侵华日军华中"慰安妇"罪行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等亚洲被侵略国家实行的"慰安妇"制度,是一项残暴地摧残妇女、践踏人权的严重罪行.大量证据已表明这是不容抵赖和否定的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红红报道)在近日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办的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上,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一露面,就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她,这位老人就是泸沽湖的传奇人物、"女儿国"摩梭的末代王妃肖淑明.  相似文献   

16.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7.
<女诫>为封建妇德理论发源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贻害颇深.文章简述班昭生平,介绍<女诫>内容,略论<女诫>承先启后之地位与作用,并对班昭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
20.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