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5800万,他们迫切需要培养正确解读信息、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四级阶梯的构建是基于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留守儿童群体媒介接触特点和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规律三个维度的融合考虑。其实践路径是在四级阶梯框架下,把自上而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推广与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农村社区运动相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人的形象"是思考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电子媒介交流为主导的当代,"电子媒介人"已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电子媒介人的出现使儿童教育不得不直面如下遭遇:"合法性危机"、"童年的消逝"、"自然缺失症"。为更好地挽救儿童教育,我们要以"学习共同体"来应对"学校合法性危机",以"儿童是社会行动者"理论重估儿童教育中的"童年消逝"现象,将"身体生活"作为儿童成长的基点,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相似文献   

3.
儿童信息危机包括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虚拟和信息图像化,其主要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儿童加速了"成人化"倾向,呈现出"催赶式"的成长状况;儿童读写能力下降,深度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儿童无法准确提炼有效信息,易受不良信息和虚拟信息的误导。应对儿童信息危机的对策如下:保护儿童的权利,与儿童共享信息权;注重儿童的媒介参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制定和完善国家信息政策,颁布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律;加强信息监督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媒介自律精神;注重印刷媒体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针对媒介教育者面对后现代媒介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从当代儿童媒介环境发展的本质与儿童社会地位的变化出发,指出培养批判消费者是媒介教育的现代主题;通过分析英国媒介课堂的教学试验,提出了实施媒介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身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当前的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教育的承担主体模糊、媒介教育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失当、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偏失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众媒介在给儿童带来新鲜与便利时,也制造着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扰,如何保障儿童在媒介社会中健康成长是我国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媒介本身出发,分析媒介的本质含义,考察儿童媒介教育的历史进程,借鉴国际媒介教育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儿童媒介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主导性媒介基础。现代学校教育建立在印刷媒介的基础上,其教育基本理念与印刷媒介的特点密切相关。我们已经进入电子媒介时代,而电子媒介有不同于印刷媒介的特性,对构成现代教育基础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世界、主体、交往、知识等等都有自己的理解。在电子媒介盛世,弄清楚电子媒介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触网年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儿童活跃在短视频等社交媒介中,由单一的信息受众转变为信息生产者。本研究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观察儿童独立管理社交账号的特征与社交表现,通过融入儿童的网络社交实践中,分析其在社交媒介中的自我呈现。研究发现,儿童在社交软件上的自我呈现行为是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表现,但其独立创作的背后依然受到平台生态影响,并建立在对成人的模仿之上,且社交互动、追求虚拟数据是儿童自我呈现的动力之一,易出现过分关注虚拟数据的现象。因此,在满足儿童媒介需求的同时应加强对儿童的媒介教育,正视儿童在媒介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前儿童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家长简单粗暴的处置态度、家长不注重孩子良好的媒体接触习惯的培养、家庭成员媒介素养水平低等问题。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观念,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迫切需要启动的工程。它是少数民族抵御电子"符号暴力",维护传统文化边界的的需要,是信息时代少数民族有效利用媒介信息,快速发展民族经济、进一步缩小与主流社会经济差距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