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薛峰 《考试周刊》2009,(49):45-45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作家由于思想素质、文化修养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以为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也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  相似文献   

3.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以为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也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作家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不同,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不相同。为了能够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了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  相似文献   

6.
所谓比较法就是对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以确定两者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运用比较法进行语文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文章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对此笔者将比较法在文章标题上的运用、比较法在同单元文章中的运用、比较法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的运用、比较法在思想内容教学中的运用、比较法在课文与学生习作方面的教学运用、比较法在文章结构方面的教学运用、比较法在表现手法方面的教学运用几个方面做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7.
董剑 《考试周刊》2012,(1):40-41
语文,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学习语文需要细心,需要用心去体会,尤其是要学会归纳总结和比较,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下面我就如何运用比较法来学习语文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文学常识中有很多需要比较来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非常必要。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国英 《学周刊C版》2014,(2):150-150
比较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驾驭知识.应用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有比较 ,才能鉴别 ;有鉴别 ,才能发展。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中 ,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析其异同或高下 ,以便透过事物共性洞察其个性 ,从而得出某个结论 ,用以指导学习或实践。作为教学方法的比较法 ,以其简便适用 ,且收效显著 ,已被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使用 ;就语文教学来说 ,比较法如运用得当 ,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语文教学采用比较法大有必要中国教育伊始 ,采取的便是启发式教学方法。这种沿循了两千多年的教学方法 ,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固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重要认识方法的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这是由地理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所决定的。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也是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有效方法。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或各部分地理知识进行比较,掌握其共性或显著差别,以便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法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分类比较法、联系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综合比较法等。那么,如何运用比较法使教学效果更好呢?首先,要对所比较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而且了解得愈清楚,比较的效果就愈好。其次一定是同类事物之间才能进行比较。在比较同类事物中,也要选择两者有相…  相似文献   

12.
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将相同或相似甚至是相反题材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对学生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由比较而欣赏其佳妙,由比较而领悟其真谛,由比较而鉴别其优劣,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比较法教学的因素和内容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总结和把握,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法的优点更好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屠洪根 《教学月刊》2005,(10):35-37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法就是运用比较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走到“抽象与概括”的彼岸的桥梁。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组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具体理解文章的词句,把握作品的思想艺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并且还能使学生学会求同辨异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是对各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异同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发现其本质及其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教学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优劣因比较而自现,差异因比较而了然。特色因比较而鲜明,让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就等于将一把分析鉴赏文章的钥匙交给了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比较法教学,求其同寻其异,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思考.在比较中学会学习。在比较中悟破天机。鲁迅曾说过:  相似文献   

17.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始于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比较”是思维过程的重要一环,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想过程,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比较可以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精确。中学语文现行教材的一大特点是设置了自读课文。笔者认为在教学自读课文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下面就谈谈自读课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高三册自读课文《夜》,就和同一单元的已学过的鲁迅的《药》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又同中有异,在教学中就可作比较。《夜》和…  相似文献   

18.
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求同比较法、求异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比较法,必须注意事物间要有可比性,要有相同的比较前提和科学的比较标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学生物课的“比较法教学”黄青王竹林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对于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命现象的个性和共性的认识,都是在反复的比较中得到的。因此,中学生物课程运用“比较法教学”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内在联系,而且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可收到事...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法在历史科学研究中被普遍采用。没有比较,就不能有鉴别。历史科学的研究非常注重史料的鉴别。因此,我们要利用史料研究问题,就得先鉴别史料的真伪。要鉴别史料,就得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史料的可靠度,才能得到准确而重要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