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迈进大学校园的许多大学生,由于适应能力较差,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影响其大学4年的成长发展。今年9月秋季开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下发《关于实施新生引航工程深入开展2011年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决定启动"大学生引航工程",深入开展新生思想...  相似文献   

2.
亢小峰 《教育》2011,(29):30-31
时下,大学新生入学已经结束,但是新生们的消费热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因为,不论是父母的溺爱、新生们的攀比之心,还是逃离苦涩高考后的放任、大学生活的烂漫,都难以让消费一词在大学生活中落停。消费本没有什么,但是,作为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来讲,并不只是"我的消费我做主"那么简单。理性消费是关键大一新生刚进校门,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消费理念,都得基于自身的经济条件。消费不只在开学初,消费无时无  相似文献   

3.
江琛 《教书育人》2012,(33):58-59
大学新生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大学生如何迅速融入大学生活,迅速明确自身定位对合理规划整个大学生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目前大学新生教育的弊端(一)新生教育实施时间短,缺乏可持续性新生开学是各高校实施新生教育的集中时间段,新生教育的具体实施往往由各系开展,实施时间集中在军训期间,大多为一月甚至只有一个星期,整个新生教育的实施时间短,内容单一,军训结束后缺乏有效的关注和干预措施,不再有后续的教育措施,新生教育流于形式,无法达到新生教育的预期效果,不能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二)新生教育内容简单,缺乏针对性新生教育内容简单、重复、缺乏实效性是新生教育的一大弊端。各系部制定新生教育内容很少能做到与时俱进,针对不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关键教育步骤。高校要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构建"辅导员-专业教师-班主任-优秀学生"的立体化工作体系,有效加强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促进大学新生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为大学新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14,(19):45-48
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大学校园里的新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开学致辞。开学致辞是大学气质最直观的展现。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展望未来,无论是张扬理想还是尊重现实,无论是强调社会责任还是注重个人修为,校长们在致辞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都将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被称为“新生必备甜点”的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  相似文献   

6.
张永飞 《教育》2011,(29):21-22
新生消费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对那些商家们来说,这是一块美味诱人的"唐僧肉"。为了能够在新生开学消费上分到一杯羹,每年开学之际,商家们都会施展出浑身解数,对新生们展开"围攻",力求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而那些即将步入"新生活"的准大学生们,由于尚未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商家的"包围圈"里。促销实为推波助澜《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吸引新生消费,北京中关村的各大数码产品卖场每年都会举行"新生购物大  相似文献   

7.
张永飞 《教育》2011,(29):17
每逢高校开学之季,就会形成一股新生消费的热潮。许多尚未成为劳动者的大学新生,突然之间变身成了狂热的消费者。是什么驱动了新生的消费欲望?中学时期被抑制了"在大学里,女生就应该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如果不用化妆品,没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新生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对于大学生顺利开展四年大学学习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具有促进意义。高校要采用有别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方法,坚持"实用性、人性化、个性化"的原则,将新生教育分模块、分阶段、系统完整地开展新生教育,同时将新生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为四年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效果直接影响大学新生的成长成才与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实效性,帮助大学生顺利适应新生活,需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加强引导工作,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矛盾和特点加强疏导工作,同时要做好大学新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只有把握好这三个着力点,才能使大学新生成功地实现角色转换,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为健康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学新生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基础,起着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导航"作用,本文分析了现有大学新生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新生教育改革与探索的三点具体措施,即:建立大学新生教育的三位一体保障机制、开设专业导论课及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1.
陈杰人 《学习之友》2014,(10):20-20
开学第一课,对于学生一个时期乃至一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不管是中小学新生开学,还是大学新生开学,抑或是各年级学生的新学期开始,这人生新时期的第一课,需要每个人尤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好好把握。  相似文献   

12.
"大学学什么,大学生活是怎样的",这是每一个新入学的大学生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能够使得大学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人格力是人格效能的发挥,包括人的智力、意志力、亲和力等方面。通过对江苏省4所高校737名"90后"大一新生研究分析,发现"90后"大学新生的人格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人格力是"90后"大学新生新环境适应的重要内在因素,应重视大学生自身人格力在大学适应中的积极意义。为此,建议从开发人格力的角度,提升"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汪青  杨齐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1):104-107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大一年级则是新生进入新的大学环境之后的一个重要的适应阶段。现代大学生普遍具有思维活跃,有激情,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部分大一新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产生排斥和不满的情绪,甚至不满现状,针砭时弊,宣泄负面的、不满的情绪,构成了大学校园"愤青"群体。以一个典型案例,结合90后大学新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对新生适应性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马艾迪 《大学生》2013,(20):36-37
正9月16日,我们奔波到了北京的大兴区。在此之前,我们查看了一些大学的开学日子,发现很多大学在一个星期前就开学了,好在北京建筑大学正好开学,于是毫不犹豫地奔向北京南郊。我们想看看新生们开学的状态和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到底是怎么样的。到达建筑大学的时候,新生们正忙着入住宿舍,有的人是自己扛着大包行李,有的人是父母帮着铺床叠被。一群妈妈们拿着塑料盆儿、塑料衣架往宿舍赶,爸爸们则抱着学校发的被褥给孩子们筑巢。一大拨穿着黄色T恤的高年级学长有组织地引导帮助新生。我们就在一些看上去比较有意思的人面前停下来。  相似文献   

1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节,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批大学新生进入各地大学校园。又有一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即将进入这些大学新生的生活和学习天地。如何在校园中与其他同学相处,是大学生尤其大学新生必然要学会处理的一道题目。面对室友的"电子媒介"  相似文献   

1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大学新生报到肯定都是带着行李来,可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有这样一名新生,她说她是"带着酒量上大学"。该生名叫张滢,17岁,来自武汉市洪山区,前不久被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录取。张滢是在姑姑家长大的。姑姑一家都有点酒量,在她高考后,姑姑建议她练一练酒量。张滢说,一开始的时候我不太喜欢酒的味道,咽不下去,喝了几次之后感觉还可以。她说,一个女孩子有点酒量是有好处的,一来可以应酬大学里的社交,二来可以自保。(武汉晚报8月27日)对于"带着酒量上大学",舆论很纠结,以今天大学教育的现实和社会环境来说,这样做或能起到这名学生所起的某些"效果";而从教育角度分析,这样的入学教育,实则是教给学生适应社会的"灰色技能"。其实,每年大学新生开学以及大学毕  相似文献   

18.
地方     
《教育》2013,(29):13
广东:向大学新生宣讲就业政策与职业发展目前,广东省教育厅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雏鹰行动"大学新生就业政策与职业发展宣传教育活动,将大学生就业政策与职业发展宣传教育关口前移,以大一新生为服务对象,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解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职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入学为高校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大学新生如何在入党过程中真正做到思想和行动同入党,熟知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的高校辅导员在遵循党员发展原则基础上,结合高校党建要求、新媒体发展态势、大学生特色需求等方面,开展"‘三微三讲’重入党启蒙教育,‘线上线下’促党员质量发展"活动,提高大学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在了解和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中往往面临着很多的困扰和难题。北京化工大学充分利用新生第一年的关键时期,建立了以"学业指导课"、"知名教授第一堂课"和"新生研讨课"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导学模式,以帮助和启迪大学新生能够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提高专业认同并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