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2.
叶雪梅 《师道》2002,(6):40-41
在一所学校里,学生把一个老师扔进了游泳池,大批学生围在游泳池边上。老师想上岸,学生用脚把他踢回去。老师在水里来回挣扎。慢慢地,他沉入水底。没有人救他,也没有人叹息。学生们高高兴兴、神采飞扬地观赏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何死去。这一天成了“革命”的盛大节日。  相似文献   

3.
惩罚的艺术     
一堂成年人心理咨询培训课正在进行,教室里坐满了一批“老学生”。一个中年男子从后门悄悄地溜进了教室。他猫着腰,屏住呼吸,企图逃过老师的视线。他迟到了。正当他弯下身子准备坐在最后一排的最旁边的一个座位上时,老师叫住了他:“这位同学,请到前面来好吗?”他的脸顿时羞得通红,他连忙说:“对不起,老师,路上塞车了,所以我……”老师温和地说:“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迟到的理由,可是你毕竟迟到了,就奖励你表演一个节目吧。”“表演节目?”中年男人更加羞涩了,手指不停地绞着书包带。“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我从来没表演过节目。”他不知所措地解释着,希望老师放他一码。  相似文献   

4.
<正>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高中林老师用爱心诠释了一位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展现了自己的教育情怀。高老师巧用"爱"的艺术。他认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学会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高中林老师爱学生,他不仅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与学生一起运动;还努力走进学生内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发生冲突,而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则是一门艺术.这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个教育案例:一个语文老师把班级里作业写得极不认真的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打算进行批评教育,谁知其中一个学生当众愤然地将作业撕成两半……而此时这个语文老师凝视了这个学生几秒,然后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继续和其他学生谈心.那个学生则趴在旁边的空桌上,开始写着什么,原以为他认识到自己错了,孰知他在写其他作业……这个语文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回去吧,好好想想."这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6.
赖细兰 《师道》2004,(6):40-40
一位老师发现班上的一名学生有早恋倾向,就把他找到了办公室。老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顺手从桌上拿起一个生的小杏让学生品尝,然后问学生是什么滋味。学生皱着眉头说:“又酸又涩。”如是老师又顺手拿起一个熟了的小杏让他品尝,并问学生的感觉如何,学生回答说:“又香又甜,非常好吃。”老师问道:“为什么?”学生回答道:“因为开始的那个小杏还没有成熟,吃起来自然又酸又涩了。”老师便开始开导学生:“中学生谈恋爱就像吃小杏一样,过早地品尝它,只能是又苦又涩,自食苦果,待到它成熟的时候再去吃,才能香甜可口。”学生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接受…  相似文献   

7.
善意的谎言     
肖扬萍 《湖北教育》2006,(12):63-63
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尊重师长,可对于老师的教诲总有些“问题学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难怪有老师抱怨:我为学生付出了一切,可他们依旧不听话,不懂得尊重老师。笔者曾担任多年的班主任,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个学生叫张毅(化名),是一个“问题学生”,就在我对他失望的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接受我国记者采访时,讲了这么一件耐心寻味的小事:那是安南上中学时,一次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师教导着他的学生。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个白点。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  相似文献   

9.
张钦 《江西教育》2003,(19):26-26
有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一位低年级老师让同学们迅速说出几道口算题的得数,有一个基础很差的学生脱口而出:3+2=6。其他同学纷纷吵嚷:错了!错了!老师没有指责他连这么简单的题目竟做错,却平静而和蔼地鼓励他:“真聪明,你的答案与正确得数只差一点点。”接着老师耐心地启发他,直到他了解错在何处并真正弄懂为止。这位老师的做法,叫人佩服。叫人佩服的不仅仅是他的耐心,更是他的宽容。试想,如果他当时严厉呵斥这名学生“为什么不认真想想?”“坐下去!想好再说!”“以后不准随便乱说!”那么今后这名学生还敢回答问题吗?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相似文献   

10.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便想请他送一个玩玩。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你在外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说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  相似文献   

11.
安娜 《吉林教育》2004,(3):45-45
1.走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读出你的爱。有一句话说地好:“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让学生平视你的眼睛,从你的眼神和语言中读出你的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言,都在学生心中有很重的份量。学生都希望他的老师跟他们说话时目光在自己身上,甚至老师蹲下来目光与他的目光在一条水平线上,他们都希望他的老师的脸上  相似文献   

12.
夏英  李红 《四川教育》2004,(11):27-27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走进教室,准备迎接每一个学生的到来。站上讲台,我习惯地巡视四周。突然,一个孩子的目光和我相遇。我刚想用微笑和他打个招呼,他却躲开了我的视线。我顿觉奇怪,径直走到他面前:“牛牛,怎么了,有什么事跟老师说说?”牛牛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了昨天的语文试卷,指了指那被扣掉2分的排序题,振振有辞地说:“老师,我觉得这道题我没错。”  相似文献   

13.
费慧 《教师博览》2004,(11):7-7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老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要求送他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老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荥教师博览……………的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老师,每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班级时,一定不能光凭学生以前的成绩优劣就早早地下定论。新换了老师,大部分学生都会表现得比以前好,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把每个学生都看作好学生,这样也许是一件很不错的事。那些原来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是多么希望老师不要发现他们以前的“劣迹”呀。索性我们就假装认为他们都是好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渴望被人认可,当他们发觉自己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的时候,他会努力得让你心疼,他的潜力也会无 法估量。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非洲加纳的一所中学。一天老师走进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眼前看到的是什么?"学生们的眼睛毫无疑问地齐刷刷地盯住了黑点,共同回答:"一个黑点!"老师面露遗憾的说:"大家为什么总是把眼光集中在黑点上呢?"他继续说,"难道大家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不要这样只盯着‘黑点’啊!"这个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随后这位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画有一个不大的白点。他又接着问:"同学们,现在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自然这一次与上一次截然不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白点!""太好了!"老师这次满意地笑了,"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应该要学会看到亮点,学会看到光明。"老师话未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多梦的季节     
有这样一篇引人深思、令人反省的短文———《老师的忏悔》: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个中学教师,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时间,写了七大张,详尽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很详尽,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还有房屋建筑和室内平面设计图。第二天他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然而作业批回的时候,老师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打了个大大的“F”(差),并让蒙迪去…  相似文献   

17.
教师“弱能”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天。某学校教学楼内。靠近大门的一个教室里温暖如春,学生正专心学习。可是,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一名男同学却正在靠近楼门的地方笔挺地站着。一阵寒风袭来,他不由自主地往里边躲了躲,但随后他就被自己的这个动作吓坏了,他迅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同时紧张地向教室里张望了一下———还好,正忙于讲课的老师没发现他的“越轨”行为。“吁———”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原来,他是个正在被罚站的学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快下课了,可是那位老师仍然没有叫这个学生进去的意思,甚至,她连看都没看一眼这个被遗忘的角落。这名同…  相似文献   

18.
糖衣批评     
批评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就像甜甜的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因为甜甜的批评里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善意。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真情善意时,他们就会欣然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感谢式”批评周一升旗仪式上,学生们都在操场上站队,晓明没戴红领巾,班长要他戴上,他却说等老师来了戴也是一样的。班长把情况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老师来到晓明跟前,摸摸他的头,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啊!这么尊重我,在老师来时就戴红领巾。如果今后你能牢记自己是一个少先队员,自觉地佩戴红领巾,我会更感谢你的!”这个总是不愿意戴红领巾的孩子惊讶地望着老师,飞快…  相似文献   

19.
石启海 《师道》2003,(6):33-33
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节课。课上得非常精彩,其中一个细节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于老师布置学生读文感悟作批注,几个优秀的学生很快完成了,举起手来急于作答。于老师走到他们跟前,和蔼地说:“写完啦?那就等等其他同学吧。”说完,他起身继续巡视。刚走两步,旋即回转身,对那几个学生耳语了几句。只见那几个同学眉飞色舞地离开座位,像老师一样巡视起来。后来,于老师告诉我们,他对这几个学生说的是,你们班谁谁学习有困难,快去帮帮他们。这个细节让人难忘,首先因为真实。显然,于老师这样做是临时决定的。其实,让先做…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的《师道》杂志刊登了一篇颇为另类的文章——《假如老师欺骗了你》。文章大意说的是,某学生写信向老师发牢骚:当年老师教他规矩做人、本分做事为何会不吃香?为何那些不做实事、一天到晚吹吹拍拍的人反受到重用?老师复信说,假如老师欺骗了你,孩子,请不要埋怨,老师也是迫不得已的。最后这个老师说,为了使你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再教你一个秘诀:抛弃诚信,逢场作戏!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得最多的倒不是这个教师如此复信是否恰当,而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负面教育。坦率地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往往过分强调向学生宣传正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