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职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而在人类的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让学生知晓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和功能;注重差异表现,让学生理解非语言交际意义的异同;利用课内外时间,增加学生非语言交际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的能力,以达到高职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际在日常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语言交际相辅相成,促进交往的顺利进行。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有效运用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阐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及其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讨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以其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交际形式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自觉地运用非语言交际形式来辅助教学,还应该千方百计地传授非语言交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非语言交际的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跨文化方面研究了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如何应对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核心功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就是跨文化交际(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LisaA.Stefani,陈治安导读,2000)。跨文化交际有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交际的成败,但非语言能力也同样是交际成败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都已经全面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但往往是停留在语言交际的这一层面,忽视了对学生非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得体、自然地传达和…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中的非语言交际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对非语言交际的内容和作用,以及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作出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非言语交际在日常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的结合能共同有效传递信息、表达人们的思想。本文通过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及环境语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口语任务教学中的开发性研究,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对学生进行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励他们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及对知识的积极探索,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行为对有效交流起着重要作用。非语言交际行为主要由体接触、副语言、空间距离、肢体语言、图像、服饰等构成。因为非语言行为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了某些文化限制,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语境理解他们的涵义。非语言交际方式能够提高人际交往的有效率,帮助人们准确地互相理解,同时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言交际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局限性。课堂教学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都不可缺少。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是相互补充的 ,两者同时运用 ,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 ,而且促进了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更为注重交际环境的创设,以达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境促进学生之间的英语语言交流的目的。交际教学法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传入中国,并应用于英语语言教学中。交际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社会语言学基础上,融入了心理语言学,以语言交际的方式实施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传统英语语言教学中,仅仅将英语语言作为翻译的工具,而片面地强调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入交际法开展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未来职业特点设定课堂教学内容,以发挥交际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又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此可见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交际礼仪作为跨文化交际内容中的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类似,都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正如同中英两国语言受到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样的,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也有着较大的差异。研究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的差异对于推进我国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和帮助两个国家之间进行更为和谐的交流、互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跨文化交际中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的差异比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龙莺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2):145-147
语言语和非言语语在人际交往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作为语言的重要部分的非言语语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却谈论得比较少,更不用说外语教学中的非言语语的性别差异问题了。通过简要描述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非言语语方面的性别差异,帮助更好的了解不同性别学生的特点,从而更好的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同时为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对课堂教学会产生极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 :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师生关系 ;辅助阐释部分教学内容 ,帮助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约束及控制课堂 ;激发学生创造力 ,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适度使用非语言交际行为 ,以便促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体态语是无声的语言,属于非语言交际。它可以辅助语言,使语言的表情达意更丰富;有时它可以替代有声语言,暂时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本文对体态语的定义、内涵作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体态语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并指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体态语时应该注意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同时也存在许多文化差异。本文通过总结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使学习者了解校园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及其文化差异,从而避免文化冲突,改善校园师生关系,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差异既表现在语言交际中,也表现在非语言交际中。如果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极易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本文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强调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其重点是通过研究中美文化中身势语的差异突出跨文化特别是中美文化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只有认知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需要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外语学科语言交际的情景性、非母语学科的局限性等教学特点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指出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外语课堂中易出现的问题,并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和效果等方面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交际中,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使用非语言手段,但在不同文化中非语言交际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着重分析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提醒人们交际中应注意不同文化群体,以免产生误会。  相似文献   

20.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专的外语教学把焦点基于学生语言技能上,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策略在外语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具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交际策略的教授,包括拖延策略、转述策略、借用策略、求助策略和减缩策略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