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诗词鉴赏是检测考生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诗歌的重要考试内容。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诗歌鉴赏是费时最多,收效甚微的一道题型。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范围太大,让学生无从准备。从表达方式到表现手法,再到修辞手法,甚至结构技法,几乎所有文学理论的知识都有可能出现在诗歌鉴赏的题目里。例如200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涉及诗、词、曲,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爱情、哲理等多个侧面,测试内容涵盖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等全部考点。二是设问太宽,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2.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英语教材M6 U2阅读文本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介绍了5种简单形式的英语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每一种诗歌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归纳诗歌的写作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分析英文简体诗的特点,教会学生英文简体诗的写作方法,并且让学生尝试创作英文简体诗。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用于抒情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实际看,还存在着公式化、程式化的弊端,难以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及道德情操,无法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以诗解诗"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古诗词课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  相似文献   

5.
古诗的鉴赏教学着眼点是改变只凭借注释、教师讲解读懂内容、识记背诵诗句的教学模式,而应以诗的语言品味为基础,让学生学会鉴赏诗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笔者尝试着在古诗教学中"以诗比诗、以诗悟诗、对比鉴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感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纵观这节课的实施效果,发现"对比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认真倾听,发言踊跃,适时追问,机智应答,敏锐发现问题、深入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1):37-38
诗歌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明珠,由于其短小的篇幅能够呈现给我们无限的内容,让我们为中华文化的这种诗歌魅力所折服。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诗歌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师会从对读音和停顿的训练、词语的品读训练以及对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不能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充分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美感。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探究如何使诗歌阅读教学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体现,让学生在诗歌当中不仅体会到诗歌的文化魅力,还能有美的享受;让学生通过诗歌阅读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诗歌教学的实效,关键首先是要"慢下来",要有取有舍,无须面面俱到,但求"一枝独秀":一首诗词只着力解决一到两个特质性问题。不是点到为止,而是砭入骨髓;不讲则已,要讲就讲透,力争每一节课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益,进而会举一反三。"慢下来"的诗词教学,才是学生的最爱,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美好与可爱,真正爱上诗歌。  相似文献   

8.
李媛 《教师》2010,(10):78-79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学习抓住鉴赏诗歌的切入点,步步深入鉴赏诗美。3.体会作品深广的主题,感受诗歌的"中国味"。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抓好切入点,鉴赏诗美。教学难点作品主题的深入探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步骤及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诗歌和诗歌教学的特质是它的审美性.改变诗歌教学中"唯理性"倾向和"肢解式"的模式,必须重新"拾回"审美赏析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方法.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诗的意境和情感)、鉴赏美(诗的内容和形式)、内化美(美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美(美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人格提升、个性张扬.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诗人,而是要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下面就诗歌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赏析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高考考纲中的必考类型,我们要通过诗歌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积累古代文学知识,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高考时能自如鉴赏,顺利答题。1.培养学生读诗、背诗的习惯古诗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学习和鉴赏诗歌,应注重诵读,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来感受诗歌独特的魅力。创设情境,丰富导入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最根本的方法和技巧就是启发学生体悟诗歌。  相似文献   

14.
陈东喜  吴春云 《家教世界》2013,(12):152-153
诗歌思想情感类试题的解答,重要的是理解诗歌的内容,要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否则陷入模式化的解题套路,诗歌鉴赏就会沦为文学常识的考查,不仅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检验,考查的有效性也无法保证。而教学中如果按这种套路来做,高三复习课教学也只能是高投入而低产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读懂诗歌,进而能够准确评价、鉴赏诗人寄寓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我们从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李文菊 《成才之路》2013,(11):47-47
诗歌教学是学生鉴赏文学的最好手段之一,但在鉴赏时学生往往心中有意,口中无话。在教学中尝试以"读"为纲,先通读感知,再品读想象,由美读体验,后审读判断,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从而热爱诗歌,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正>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进行诗歌教学是值得一线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探讨、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激发读诗的主动性、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以及如何巧借古诗词有效开展课本剧教学,从而实现古诗词的创新教学,使学生真正地识诗理、知诗力、懂诗趣,从而走进诗词,徜徉在诗词中、陶冶性情,感受诗的美和魅力。一、创设情境,析题赏诗课之伊始,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孔雀东  相似文献   

17.
职高、中专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唐诗,还专门设置了《古诗词鉴赏》单元,其中诗歌往往以唐诗为主。从教材的选文也可看出唐诗魅力非凡。唐诗,精炼、浪漫、洋溢着乐观的人文精神。从大学时代起,笔者对唐诗就有很深的感情,一首诗就是一篇论文,一首歌,一份情。爱唐诗,就会爱上唐诗教学。唐诗给人以激情,激情让师生披情入文,共同在课堂的情境中享受唐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如果按题材内容划分,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以及咏怀诗等。不同类别的诗歌,其鉴赏角度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正>诗歌作为审美的结晶,具有启迪人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的作用。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及深奥的哲理,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需要有诗一样润湿的心田,诗一样艺术的语言。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对于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仅靠传统教学中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感悟,诗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标对诗歌课堂有这样的评价标准:"诗歌课堂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已成为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喜欢诗,爱读诗,真正提高诗歌阅读能力,在古诗歌教学中做一些有效尝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