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日益受到世界瞩目为运河文化走向国际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而传播手段则是"走出去"的关键一环。以往,运河文化的传播主要依托于传统媒体,但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向我们展示了优化传播途径的可能。通过分析国内外人工运河的传承与发展经验,结合当下热点技术,我们对新媒体传播运河文化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精神瑰宝,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山区人民无私奉献、忠于党、忠于国家的精神丰碑,是齐鲁文化重要又独特的组成部分.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维护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人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编码方式需与公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态度与偏好等密切结合.当前,沂蒙红色文化面临的传播困境,主要表现为叙事方式的刻板化和模式化.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以“讲好红色故事”为突破点,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直播、论坛等平台将“红色故事”传播到更宽广的时空领域.  相似文献   

3.
王娇  严实 《传媒》2023,(2):86-88
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正面影响。文章认为,应从三个层面来打造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包括在内容编辑层面引进全新传播内容和技术来增加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在场景创设层面通过“沉浸式场景传播”提升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实效性;在传播策略层面应用分众传播和意见领袖等方式实现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王宇龙 《传媒》2019,(5):76-78
红色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在场传播互动性不足、感染力不强等问题,媒介化传播与受众连接失效的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VR/AR等新媒体技术,增强在场传播的互动性、沉浸感;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和视频传播、游戏传播等形式,提升媒介传播的有效性,以此实现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邹波 《传媒》2018,(6):79-81
当前,江西红色文化传播面临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缺少红色文化领军人才、文化传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应努力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区,从战略的高度来布局;用"活"红色资源,把红色历史资料、红色旧址建筑、红色馆藏、红色艺术、红色餐饮等红色文化元素都挖掘出来,应用到生产、生活和交流中;引导民众广泛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播活动,提升地方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传播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做好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在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如何传播及红色基因如何传承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广安红色文化底蕴丰厚、覆盖面广,但由于地缘优势与信息科技优势不突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优势不明显。探索广安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策略,有助于传承广安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本文从新媒体环境视角研究广安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提出可以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等层面创新传播策略、丰富传播渠道、拓展传播媒介、强化传播机制,构建线上多矩阵+线下多维度的立体化传播体系,从而提升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度,拓宽传播的广度。  相似文献   

8.
刘宣辰 《新闻传播》2022,(14):17-19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红色文化的传播打破传统壁垒,创新传播方式,使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新媒体视域下,了解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分析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寻求相关应对措施,可推进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优化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丰富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9.
翁振 《传媒》2022,(23):60-61
<正>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披荆斩棘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2021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党百年更是给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红色文创的开发带来新一轮高潮,许多红色文物通过新媒体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等方式,开始从博物馆、纪念馆中“活起来”,走进大众视野。但是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文创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红色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少来自不同的红色传承基地的文创产品开发,其表现手法、产品种类却是基本相近甚至相同。  相似文献   

10.
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新媒体扩大了文化传播的空间,使传播路径更加多样化,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变为互动性的双向传播,新媒体也带来信息传播鸿沟的扩大,出现商业化、娱乐化、片面化的现象,针对这些挑战,少数民族地区要采取提高新媒体传播者的素养、构建多元化传播机制、打造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链、加强监督进而规范传播秩序等措施,使新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红色档案文化传播逐步由单向传输向多向互动转型,互动促进个人及群体情感能量聚集,并进一步推动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扩散。文章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以纪录片《红色档案》为例,结合互动仪式的四个启动要素,分析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互动机理及其效能,阐述“互动仪式”在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激发档案部门积极构建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互动仪式链,提升红色档案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不朽的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尤其在如今不见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中,面对媒体变化的新格局,更要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助力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实现主流化、深入化、多元化和大众化,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河南红色文化,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在挖掘、存储、分析等方面具有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价值性的特点。大数据技术为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价值。借助大数据技术拓宽广西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即通过借助海量数据搭建广西红色文化数据库,打造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矩阵,凭借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实现传播内容精准推送,形成多元化传播管理机制,可以进一步增强广西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吸引力,提高受众对广西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与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融合、万物皆媒的时代,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着内容形式刻板、精神感染力不足等问题和困境。传统媒体、新媒体多元的传播渠道、丰富的交互方式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跨媒介叙事成为传播领域的焦点论题。作为一部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觉醒年代》热播“破圈”引发热议,剧中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为国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唤起许多年轻人的共鸣。本文以《觉醒年代》的叙事文本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人物形象在影视、书籍等不同媒介中的叙事呈现,观察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以期为中国红色文化的跨媒介叙事实践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提升了文化传播力,丰富了社会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方式。新媒体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新时代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新媒体对科技传播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入手,分析新媒体在不同领域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京杭运河苏北段沿岸城市淮安、扬州以文化上的互融、互通形成运河双子城,本文提出了在运河文化共同体框架下开展区域协同,彰显主题形象的设想,指出其文化形象品牌战略主要内容:一是联手推介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品牌,使之成为"美好江苏"的有机组成;二是寻求外延扩展,走生态与水文化融合的特色化品牌之路;三是利用新媒体、新的传播手段进行品牌营销,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整合社会以及传播主流价值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托当前数字媒介生态环境,探究红色文化在当前以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为传播渠道的环境下,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沂蒙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因传播方式固化等原因陷入了传播手段单一、传播过程模式化等困境,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发挥均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通过对沂蒙红色文化的现状及其传播困境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利用VR技术和RPG模式等沉浸式的传播方式解决其传播困境的相关方案,为沂蒙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省域建构红色英雄社会记忆和融媒体视角切入,提出河北省红色英雄文化传播应进一步创新多元化传播方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英雄内容事迹。受史态类新闻理论启发,将红色文化历史以H5形式进行展现,实现红色英雄文化传播与地域记忆建构,以及故土、家国认同的共振。  相似文献   

20.
受众是整个红色文化传播过程的归宿,他们决定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本文在研究红色文化传播中受众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受众意识”和构建多元化受众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