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英语日趋广泛的应用,其用途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广。中国人讲带有中国腔的英语,不但保持了对其母语的忠诚,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世界打开了通向中国之窗,使这一世界语言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英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围绕中国英语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其性质和地位各执己见。本文依据Butler(1997)和Schneider(2007)提出的语言变体标准,将中国英语与公认的制度化变体——印度英语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英语是一种发展中的英语变体,还不能与制度化英语变体(如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菲律宾英语等)相提并论。正确认识中国英语的地位,有利于正视目前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发挥中国英语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文提出的中国英语必须满足的两条标准,认为英语本族语者的认同标准不具有现实意义;对文中的中国英语"基本上不存在"的句法和篇章层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证实中国英语在句法和篇章层面具有显著特征;同时,指出了《中国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文对中国英语研究有关问题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国际语言或世界语言,英语的繁荣和扩散及其在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中的重要性带来了英语教育的相应变化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标准英语,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等概念旨在从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角度来探讨中国英语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调查通过关于受访者英语学习经历及其对标准英语和中国英语看法的调查问卷分析中国大学生对标准英语的使用偏好,同时考察中国大学生对中国英语的了解和认同程度。中国学生对标准英语并无明显偏好,但中国英语的认同仍然被根深蒂固的"标准英语"的思想所束缚。  相似文献   

6.
例证的选配是衡量一部词典创造性以及价值的标准之一。从三部汉英词典中随机抽取一些例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的内向型汉英词典对例证的处理存在诸多问题。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作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书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疑问。因此,其对例证的选配也就必须具有满足中国英语学习者需求的特殊性。文章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特殊需求出发,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配例标准,以期将来能对该类词典的编纂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国外专家的认可。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中国英语还远没有完成在中国土地上的本土化,它无法与美国英语、印度英语等成熟的英语变体相提并论。中国的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性质没有改变,盎格鲁-萨克森英语仍然是教学的目的语,而非中国英语。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英语中反映中国社会文化并得到认可的词汇、短语(句式)以弥补文化失衡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已经在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对独具特色的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探讨了与标准英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英语”目前尚未成为一种独立的英语变体,现在将“中国英语”引入英语课堂并不符合实际,也无此必要.本文从坚持标准英语规范更能促进对外交流、坚持标准英语是否是一种语言偏见、语言功能与语言形式孰轻孰重、教师对学生英语表现的评价、翻译标准的讨论、本土教师与外教的比较等多个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式英语”影响了广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标准英语”的学习。教师要在研究“中式英语”定义和“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中英文化习俗、中英思维模式和中英表达习惯三个方面分析“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避免“中式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之后,以其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对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英语是"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中国式英语并不等同于中国英语,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本文就在翻译中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语言学多个领域出发,烈用多种理论就中国英语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争说明。文章肯定中国英语的影响,认为在英语本土化环境目前所处的状态和发展态势中目的不同的英语学习者应在不同阶段进行偏重式地学习,加强学科英语和专门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auditory processing, Chinese tone processing, English phonemic processing and English reading skill in a group of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hildren with a tonal L1 and Korean-English counterparts with a non-tonal L1. We found that general auditory processing contributed to variance in English word reading skill for Chinese childr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Chinese tone and English phoneme deletion skill. English phonemic processing, on the other hand, explain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unique variance in English reading for Korean childr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eral auditory and Chinese tone skill.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hinese children relied more on general auditory processing in reading English, whereas Korean children relied more on phonemic skill in reading English.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impact of cross-language differences in bilingual reading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由于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英语在学习和实际的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更多的人投身于英语学习的热潮中去。尽管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受到母语表达习惯的影响,致使包含有言语错误的英语表达随处可见,但是我们要意识到中国人纰漏百出的英语过渡语与已规范化的中国式英语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5.
刘旸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48-151
英语文化教学应该被带入中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能够帮助中国学生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并能帮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本文介绍了文化的概念,并把文化与语言的教学联系在一起。本文回顾了文化教学的历史以及目前在中国的大学中英语教育的改革现状,解释了为什么要在中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作者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困难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此期望能够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谈标准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我国学习英语及使用英语之现况,结合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标准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论述,探讨这三间的差别以及它们之间的不确定性。指出必要的区分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和使用规范的英语。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性也有区别,而在非正式口语中,其共性则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共性主要产生于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语体差异。书面语中的一些超常结构在口语中的使用恰恰体现了口语简单平易的特点,而且这些结构与汉语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对英汉结构共性的了解有助于减少学习者在口语交流中对汉语思维的顾虑,增强口语表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英语与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国英语的概念,强调了中国英语在英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重视中国文化,应用中国英语来表述中国特色,以丰富英语写作内容,同时促进中国英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式英语”到“中国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不是“洋泾浜”,不是“中国式英语”,而是在符合英语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表达中国人思想的英语。从历史学角度来看,这种英语是必然,不能被忽视,有了这种历史观,再看教学申从母语到目的语之间的“中间语”,我们就会明确方向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测试和问卷的形式,研究汉语构思方式的有意介入对英语写作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从客观数据角度来讲,利用汉语构思的作文在语言结构上表现得更为复杂;从评分的角度来讲,利用汉语构思的作文总体得分较高。汉语构思对英语写作总体上没有负面作用,事实上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