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造薄弱校经验综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唯目前,全国有不少地区在改造薄弱校工程的实践中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一)上海市静安区从“传统疗法”到“手术疗法”,实施“薄弱学校更新工程”。1996年上海市静安区完成了更新薄弱学校的工作,在全市率先取消小学升...  相似文献   

2.
门头沟区石门营中学是一所薄弱校。学校从1991年开始进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实验,结果摘掉了基础薄弱校帽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1991年石门营中学中考及格率由1990年的50%上升到67%,学校工作有了一些起色,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这时,工业上开展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给了我们启迪。学校决定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路,在学校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这个课题得到了区教育局、永定镇政府和区中学教研室的支持。我们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有…  相似文献   

3.
治理薄弱校造福海河人———记天津市加强基础薄弱校建设本刊记者翟福英田菊影阳春三月,杨柳吐绿,百草含笑。我们乘坐北京至天津的游一列车向海河驶去,此行目的是实地考察和采访天津市在加强基础薄弱校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参观...  相似文献   

4.
从本学年开始,全国各小学的体育课都将根据教育部所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进行教学。这是小学体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根据本刊了解,本省有七所学校,从去年夏天起,进行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的实验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现在,把他们的总结材料摘录一部分,发表在下面。  相似文献   

5.
“铁娘子”,“狠女人”,“独断专行”;“工作起来不要命”,“一个人救活了两所薄弱校,一个人管两所薄弱校”。她,湖南美丽的风景区张家界市崇实学校女校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薄弱校改造要“四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薄弱校改造作为一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台的综合系统工程,要坚持“四到位”,即政府投入到位、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到位、学校管理改革到位、社会舆论主持到位。目前,在薄弱校改造方面的有效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落实政府行为。这一点强调薄弱校改造是政府责任,主要是指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学校之间硬件的差距,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有:新加坡专门制定学校建设法,用14年的时间,依法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使其在学校占地、校园环境、设施设备、教师配备等…  相似文献   

7.
10年前,肇东市实验小学还是一所招不满学生的薄弱校。 10年后,肇东市实验小学已发展成为在绥化市乃至全省都数得上的一所现代化强校。奇迹是怎样出现的呢 ?2000年初秋的一天,笔者来到肇东市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访。耳闻目睹,让笔者真切地领会到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见到王学志校长的时候,怎么也难把他与肇东市实验小学这所现代化的学校联系起来,因为他的衣着打扮朴素得如乡下人一样。而他却是被社会和家长所信赖的、全校师生所拥戴的一校之长。 “硬件”一定要硬     1990年 11月 27日,一个…  相似文献   

8.
本期“专题报道”栏刊载了本刊记者采写的《星的摇篮———靶挡村小学教育经验纪实》。靶挡村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1988年,天津市首届津门童星评选,这所学校的宿萍同学获此称号。从那以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学校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荣获津门童星、红星少年、三好学生标兵等称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学,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人们疑惑着,探寻着他们成功的秘诀。其实,了解一下这所学校工作的全部,就会不难发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正是坚持“两全”方针,促进学生发展的自然结果。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靶挡村…  相似文献   

9.
基础薄弱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领导班子、师资队伍的问题,也有办学条件和学生来源的问题,因此,加强薄弱初中建设,需要综合治理。我市从1982年开始重视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质量问题,着重抓了五个环节,经过几年工作,见到了一些成效。一、调整充实基础薄弱校的领导班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薄弱校改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改造薄弱校的基本措施有二:一是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薄弱校的“硬件”办学条件;二是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软件”。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大,不少薄弱校的教学用房等“硬件”逐渐“硬”了起来,而教学等“软件”则相对滞后,还比较“软”。笔者认为,改造薄弱校的“软件”首先要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风信子 《天津教育》2005,(10):14-16
祃校长,从履历上看,您的经历是很丰富的,历任三所学校的副校长、校长。尤其是在长虹小学时,您将一个薄弱校转变为天津市文明学校,其中一定有很多值得推广的工作经验吧。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这盘大棋上,学校是颗重要的棋子;在学校这盘大棋上,薄弱校更是颗关键的棋子。薄弱校如何突围创强,关乎我们怎样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由杭州市江干区两所薄弱校组建成立的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在短短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个中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13.
赵红霞在肇东市教育可谓名人。她在1996年8月任肇东市新风小学校长,当时这所学校还是一所薄弱校。她以“办现代化学校,育创新人才”为目标,带领全校教职工,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仅用3年的时间,就把一所薄弱学校建设成为省、地、市先进学校,而今,她又新任肇东市三友小学校长,短短半年的时间就使一度陷入困境的三友小学又焕发了勃勃生机。这位女校长有什么法宝?她在治校上有什么高招?本刊记应肇东市教委的邀请,对赵红霞校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4.
翟沪 《教育文汇》2003,(2):21-21
上海市推行“小班化教育”试点取得了较好进展。目前全市共有279所小学自起始年级进行“小班化教育”,占全市小学总数的32.7%。一、试点先行,积累和推广“小班化教育”经验。各区县以“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为抓手,在试点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向全区(县)辐射。如成立了“小班化教育”研究小组,组织试点学校校长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交流各校的研究动态和信息;组织召开“小班化教育”经验交流会,及时向全区推广试点学校的研究成果,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教研、科研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小班化教育”研究等,从而相继出现了一个个“小班化教育”研究群体。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小班化教育”的能力。各区(县)、学校都十分重视对  相似文献   

15.
一、基础薄弱校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薄弱学校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是源于社会的某些因素,又是教育系统和学校内部多种因素所酿成的。因此,治理基础薄弱学校,须以治本为目标,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手段的综合治理措施。各地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治理基础薄弱学校,第一,不能急于求成,这会导致某些短期行为;第二,不能精蟒点水,这会导致精力和财力的分散;第三,不能一哄而起,这会导致工作的浮躁和隐患;第四,不能顾此失彼,这会导致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政府行为是治理基础薄弱核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  相似文献   

16.
一手抓薄弱校改造 ,一手抓特色校创建 ,是平遥县确立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条基本方针。近年来 ,平遥县坚持把加强薄弱校建设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和突破环节来抓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区域性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找准突破 ,落实规划 ,构建改造薄弱校的目标管理系统实施素质教育 ,办好每一所学校是关键。由于历史原因 ,平遥县中小学发展极不平衡 ,地域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1993年初 ,县教委组织对全县学校调查评估表明 ,全县共有小学 382所、初中5 7所 ,其中薄弱小学 15 8所、薄弱初中 32所 ,分别占小学和初…  相似文献   

17.
一、广州市弱智教育的现状1985年,广州市开始在市区4所小学试办弱智儿童辅读班;之后,逐年增设,至今已在13所小学开设这类辅读班,共招收弱智学生202名。其中荔湾区的致爱学校是弱智专门学校,各区都将有个别学校逐步过渡为弱智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水头小学始建于1950年,新校于1999年兴建。学校教室和教辅场室充足,设备设施齐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声誉。学校先后被授予“大沥镇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佛山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树立“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以优良的校风培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感染人,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的指导思想,通过短短的三年时间,由一所乡村薄弱校跃升为“省一级学校”。学校开展了教…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2009,(22):7-8,13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试验样本县,共有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试验样本学校,其中试点学校2所,对比学校1所。从2007年3月项目全面实施至今已经一年多,我县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按预定方案开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此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解决择校生问题治本的办法是加强薄弱校的建设。近年来,北京市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薄弱校面貌,使一些学校摘掉了帽子,北京78中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所中学建于1962年,唯一的一栋教学楼的墙壁已斑驳陆离,教师们四五个人挤在一屋办公。1987年以前,北京78中是全市有名的“困难校”,学生犯罪率高达8.4‰,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中考合格率却处在全区最后一位。每年招来的学生总是想方设法转走,入学时一班40个学生,最后只剩20—30个,全校学生不足300人。“后进生”达新生总数1/4多。教师、干部也人人思动,一下子走了三四十人,学校几乎到了停办的境地。经过9年的努力,这所学校于1995年甩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