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曜经》中的“大秦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普曜经》,主要讲述释迦牟尼降生、成长到成佛的事迹,又称《方等本起经》,梵名Lalitavistarasutra,共八卷,为大乘之佛传,收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册。西晋永嘉二年(308)正式传入中国,译者为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因为译者熟悉西域多种文字,又了解中国对中亚和西方国家的习惯用语,其译名对解开许多历史之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普曜经》有净饭王太子与其教师的一段对话。太子  相似文献   

2.
在《我与地坛》里 ,我看见一种很深的宗教文化———佛文化。佛经记载 :相传公元前六世纪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 ,有一次走出王宫 ,被人世间的巨大苦难震惊———穷人的陋巷阴暗肮脏 ,讨饭的乞丐像一团团行尸走肉 ,断腿的残疾人在地上呻吟爬行……于是释迦牟尼辞别了父母妻儿 ,舍弃了锦衣玉食 ,独自来到荒郊野外的一棵菩提树下 ,冥思苦想 ,整整七天七夜 ,其间经历了美女和恶魔的引诱和恐吓 ,他都岿然不动 ,最后灵光乍现 ,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得道了。地坛对于史铁生 ,一如菩提树对于释迦牟尼。只不过释迦七天…  相似文献   

3.
敦煌古代二月八日的行城(行像)活动与剑川二月八日太子会同为民俗文化性质的佛教行事,相差千年,但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关系。两者不仅在形式和规模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与相近之处,而且敦煌早期有关二月八日活动缘由的记载与剑川二月八日太子会关于纪念释迦太子出游四门而设的渊源也相同。  相似文献   

4.
党燕妮 《家教指南》2007,(2):104-109
敦煌本《阎罗王授记经》(《佛说十王经》)显示了中古时期敦煌乃至中国十王信仰的盛行,是研究中古时期民众信仰及佛教本土化、民间化表现的重要资料.本文对《俄藏敦煌文献》中的10件《佛说阎罗王授记令四众逆修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残卷进行了释录缀合,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敦煌莫高窟第 2 85窟北壁的壁画八佛之名称及所据经典等 ,目前有 5种说法 ,对此 .本文依据北凉法众所译《大方等陀罗尼经》卷 2《授记分》等 ,认为此八佛为无量寿佛、释迦牟尼佛、维卫佛、式佛、随叶佛、拘楼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相似文献   

6.
莫高窟第76窟是北宋时期开凿的一座中型洞窟。此窟东壁有《八塔变相》,现仅存第一、三、五、七四塔(余四塔已自然毁坏)。现将这四塔的内容考释于下。一、释迦牟尼降生大塔释迦牟尼降生大塔,为《八塔变相》中的第一塔变,该画在此窟东壁南段最南侧的上部,从画面上可以看出此塔由砖砌而成,分为基座、塔身和塔顶装饰(如轮相、露盤等)。塔座为金刚座形,塔身作覆钵式;塔的两侧,菩萨乘飞腾的大角羊,羊的后足踩  相似文献   

7.
娱乐太子图     
正新疆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石窟,有236个洞窟,绘有壁画的洞窟有70余个,现在完整的画面虽已所剩不多,却仍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石窟中,壁画构图巧妙,形象丰富多彩,艺术手法洗练,色彩单纯明快,人物形象异域情调颇浓,人物以全裸和半裸者居多,与敦煌及内地的石窟中的壁画迥然不同。在克孜尔76、99、110、118号石窟中,都绘有佛传故事《娱乐太子图》壁画。释迦牟尼出家前,身为印度  相似文献   

8.
《马可波罗游记》(下简称《游记》)广泛涉及宋元时期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详细地记载了“唐古(弋心)省沙州城(敦煌)一带所见丧葬仪式的全部过程。这段史料不仅对了解当时敦煌的民情风俗,而且对考察宋元时期丧葬礼俗的变化,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下面,我们试将《游记》中宋元时期敦煌葬俗的记载加以解析(据福建科技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第98窟是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的功德窟.该窟窟顶四披绘制了约700身千佛,每身千佛都有对应的榜题.通过抄录和核查这些千佛榜题,笔者发现,第98窟窟顶四披的千佛名应出自敦煌本《佛说贤劫千佛名经》,其底稿应与S.6485《佛说贤劫千佛名经》类同.窟顶四披上方画十方诸佛赴会图,并有“奉请(十方佛)……来居此窟”之题记;窟顶四角绘有四天王像,也有“谨请(天王)……来降此窟”之题记,参照传世佛教忏法典籍和一些敦煌礼忏文的“启请”仪式,笔者认为,第98窟应该是一个忏法道场.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0月10日,日本友人青山庆示先生带着家藏的八件敦煌写卷来到了敦煌文献的故乡─—莫高窟,将这8件文物捐赠给敦煌研究院。经专家考察鉴定,青山示庆先生所捐赠的8件写卷均为敦煌藏经洞出上文献,它们的年代自北魏至五代。其内容有佛教典籍、历日、酒帐,其中有一件《佛图棠(澄)所化经》,当是北魏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佛教传贴(图版22)。一《佛图澄所化经》校释《佛阁澄所化经》现还未发现有传世本,敦煌文献中仅此一卷。《佛图澄所化经》青山示庆原编号为3—C,敦煌研究院新编号为785。卷高27cm,宽17cm,共抄写文字11行,首尾完整…  相似文献   

11.
千佛在敦煌早期石窟的各类题材所占壁面比例中居于首位,是敦煌早期石窟艺术中十分兴盛的题材。莫高窟第428窟四壁上层保存了敦煌石窟中最多的影塑千佛,有1485身,它们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精心制作而成。该影塑千佛与西壁五塔图中央大塔上层的白衣佛构成三世三千佛,其在第428窟中的造作与北朝时期僧尼坐禅观像和僧俗信众礼拜供养三世三千佛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敦煌变《太子成道经》叙述释迦牟尼从其母“右胁出身胎”、“袖中生,,出。这与印度古代的种姓等级制度密切相关,是婆罗门教所谓不同种姓的人从梵天不同部位生出的神话之体现。“右胁”出生主要是秦汉以后“尊右卑左”观念的影响;释迦太子出生后“九龙吐水”洗浴其身。“九龙,,是佛教输入后中国化的产物;释迦牟尼娶妻时所问“三从”,是借用儒家提倡的妇道。来表明印度古代妇女在宗法家族中的卑微地位。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22日,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成果名单揭晓,从"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获悉,敦煌研究院主编的大型图书《敦煌石窟全集》荣获一等奖,专著《敦煌壁画风景研究》、论文《观像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净土教行仪--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新探》荣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4.
尼雅遗址出土仆去卢文书中有一件(511号)是与浴佛有关的文献,系仆去卢文书写的梵语佛教文献。此文书不属于经论,根据内容看应当是赞文或愿文之类。本 文对文书做了若干笺注(参照贝罗译本及波叶尔等拉丁文转写本),复原了当世浴佛仪式的若 干内容,并与有关的浴佛经典、史籍及敦煌所出同类文书等做了比勘。  相似文献   

15.
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岁时佛俗指岁时活动中的佛俗。岁时本是民间一年四季的常规性活动,带有浓厚的传统民俗色彩,但随着佛教的传入,佛俗亦与我国的岁时活动相互交融,或佛教行我国的民俗,或佛俗演变为我国的岁时。本文首先介绍唐宋时期敦煌地区正月的岁时佛俗。  相似文献   

16.
载于《敦煌变文集》中的《太子成道经一卷》、《太子成道变文》四篇、《八相变》、《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133),均由王庆菽先生主校,另一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305)由王重民先生主校。《变文集》出版后,续有徐震堮,蒋礼鸿、项楚、郭在贻、袁宾诸先生对上述篇目于以补校。偶有未竟,笔者亦为之拾遗若干。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明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径引改后文字,引诸家校勘省称“某校”,出处见文末。  相似文献   

17.
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梵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天,亦称大梵天、大梵天王或梵童子。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神,与护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并称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变为佛教世界中的色界天主。每当佛出世,必定最先来请转法轮,而且常与另一位护法神——欲界天主帝释一起,从天而降,侍卫于释迦牟尼佛之左右,称为左右胁侍。从《摩奴法典》所载及有关图像看,行迹不定的被婆罗门教奉为宇宙至高神的梵天,多作四面四臂,形象颇怪诞。那么,佛化以后,梵天仍是保持原来形象,还是按照佛教要求重新塑造,这虽在佛经和佛教艺术中有迹可寻,但都比较朦胧,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上,我们可一睹其形貌。克孜尔石窟第13、17、38、69、100、114、175、186窟,各绘一幅昙摩钳太子求法焚身的本生故事画,描绘释迦牟尼佛前生为昙摩钳太子时,深乐正法,遣使求索。为试  相似文献   

18.
根据《魏书》记载,北魏立皇后时要举行一个奇特的仪式,这就是"铸金人"以占卜吉凶。占卜时所铸造的"金人"就是佛像。这一习俗开始于道武帝拓跋=时期,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后被废除,实际仅仅实行了两代。在北魏前期,这一习俗与佛教的兴衰相始终,是北魏崇信佛教在生活习俗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1.本生故事组画北凉 275窟临本76.5×312.5厘米装裱88×324.5厘米史苇湘(临)“本生”是指释迦牟尼降生在净饭王家为太子以前某一世的行善故事。《毗楞竭梨王身斵千钉本生》(左一)和《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本生》(左二)的某些内容相似,都是描写从前阎浮提有一大王,前者名毗楞竭梨.后者名虔阇尼婆梨,两个王都心好妙法,同样遣臣宣令求说妙法,有一婆罗门名劳度叉,自称  相似文献   

20.
岁时佛俗指岁时活动中的佛俗.岁时本是民间一年四季的常规性活动,带有浓厚的传统民俗色彩,但随着佛教的传入,佛俗亦与我国的岁时活动相互交融,或佛教行我国的民俗,或佛俗演变为我国的岁时.本文介绍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八月至十二月的岁时佛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